★《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黃樂楨/北京報道
6月2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次發布《2006亞洲太平洋地區人類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向亞太地區發出警告:“貿易使不平等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在東亞的成功故事背后,隱藏著‘無就業增長’的挑戰,年青人與女性正經歷著‘無就業增長’,勞動人口的增加遠遠快于工作機會的增加。”
“事實上,‘無就業增長’在東亞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表現非常嚴重,尤其是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畢儒博(Bill Bikales)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直言不諱。
但他的這一說法,并不為國內專家完全認同!斑@種說法不太準確,”7月4日,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是帶來了很高的就業,由于勞動力供給等原因,失業率沒有下降,表現出低就業的增長態勢,確切地說是‘經濟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丁元竹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也指出,“不能簡單地說中國的‘無就業增長’很嚴重,我們要充分的看到在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在目前看來,勞動力過度的依賴市場的作用,很有可能使這種狀況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現狀:高增長與高失業并存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看來,“無就業增長”是指“雖然產生就業機會,但是遠比投入市場的勞動力的增長和經濟增長的速度緩慢”。通俗地講,“無就業增長”絕非是沒有就業的經濟增長,而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落后于就業機會或就業人數的增長。
畢儒博承認,“在《報告》中并沒有發現有更多數據說明中國的存在這個問題。”但在他堅持這樣的看法:中國的“無就業增長”是很嚴重的。
該《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于出口的持續上揚,中國的經濟增長一直處于一個非常高的增速之中,高達10.1%;而同期,就業的增長率卻只有1.1%。
《中國經濟周刊》在查閱近幾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統計報告發現,2001年~2005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分別為:8.3%、9.1%、10%、10.1%和9.9%,而同期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改革開放以來最高的5年,而且遠遠高于上世紀90年代。(1990年~2000年間的我國平均城鎮登記失業率只有2.8%。)
7月4日,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鍵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從數據上看,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是與高失業并存的。”
此時,廣東社會科學院科研組織處丁力處長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不同觀點,“廣東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排頭兵,高失業并不是很明顯。”他說,“廣東能解決近2000萬的外來人口的就業,在就業總量上是不存在‘無就業增長’的。”
而來自欠發達地區的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調研處的陳石俊處長也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了同樣的觀點,“在江西,一直以來實施的是就業優先戰略,2005年我們GDP的增長速度是12.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48%,是低于全國水平的。”
然而,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對于上海市而言,高的失業率與經濟發達也是不相稱的。2005年末該市城鎮從業人員598.3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7.5萬人,登記失業率為4.4%,則高于全國水平的。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莫榮認為:“事實上,我們從中國的GDP就業彈性系數(見注)的變化也可以看出,中國吸收勞動力的能力是呈下降趨勢的!
據莫榮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的GDP就業彈性系數為0.303,90年代為0.104。本世紀前5年就業彈性系數為0.105。
“由此,中國的經濟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經濟增長模式越來越像低就業增長或是無就業增長模式。”丁元竹說,“不管怎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確實給我們提了個醒!
原因:經濟結構變化是根本
該《報告》在共性地分析產生“無就業增長”的原因時認為:以服裝、紡織品和鞋等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實現工業化,供應鏈向上端移動,逐漸變成資本密集型產業。由此產生的就業機會變得越來越少。
《報告》還指出,“如果政府執行低利率也會加劇‘無就業增長’的發展趨勢,因為勞動力給了資本優先選擇權,雖然對提高經濟增長有利,但給就業埋下了隱患。同時,企業不愿意雇傭更多工人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勞動合同過于嚴格!
亞洲開發銀行的莊鍵認為,在中國出現這種狀況“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結構在變化,經濟結構逐漸地脫離勞動密集型產業進入資本密集型產業,相同資本帶來的勞動就業的增長自然就比過去減少了!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三大因素導致目前這種現狀,宏觀經濟的周期因素;結構性調整的因素,比如產業結構變化,一些舊的產業逐漸退出新的產業形成的時候,也會造成一些失業;經濟體制改革因素,國有經濟進行改制重組,有一部分工人會下崗,形成失業。
而廣東社會科學院的丁力則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首先是就業壓力大,就業和需求不能完全匹配,比如,有知識勞動力的失業比率在上升,現在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有200萬人,不少大學生畢業即意味著失業;其次是長期以來的勞動力轉移帶來的壓力;第三是結構性調整形成的就業壓力。原來的國有企業改革結構調整造成的下崗人數在增加。
丁元竹也持類似的觀點,他分析說,“中國正進入一個重化工業時期,資本密度加大,技術更新加快,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是下降的,資本開始排斥勞動力。加上我們人才的結構性問題,供需矛盾,大量的勞動力沒有工作,而很多企業需要大量適合市場發展的人才,勞動力相互排斥也是原因之一!
對策:政府應加強干預
丁元竹曾撰文指出,“由于種種因素而產生‘無就業增長’現象,將使勞動力成本下降,下崗失業和收入分配不公將變成社會不穩定的根源。”
而據國家發改委的消息,2006年,新增勞動力達到峰值,16歲以上人口增長達到高峰,勞動力資源增量有1700多萬人。預計全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從需求情況看,預計今年城鎮可新增就業人員約1100萬人。勞動力供大于求將達到1400萬人,比2005年增加100萬人。(見本刊6月19日相關報道《第三次就業高峰》)
丁元竹說,“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政府已經開始意識到,應該從追求‘經濟增長優先’轉向以就業增長為中心!
事實上,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目標,未來5年,我國城鎮將有4500萬人走上工作崗位,登記失業率將控制在5%以內。
那么,如何化解“無就業增長”呢?對此,莫榮建議,首先要更多地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其次,要更多地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再者,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因為它們能吸納更多的勞動力。
丁元則強調了政府的干預作用:積極用公共財政才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加大對再就業的培訓也是必要的。
畢儒博也建議說,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區的投入,以此促進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從而解決更多就業。
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也提出了抑制“無就業增長”的建議:通過調節利率;逐漸廢除為了提高資產回報率導致勞動力外流的財政激勵機制;調節勞動力市場政策,鼓勵崗位的適應性和再培訓。
注:就業彈性系數是就業人數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即GDP增長1個百分點帶動就業增長的百分點,系數越大,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