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兵到排頭兵:民營經濟與中小企業三年磨一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9日 15:2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朱宗文 剛忙完5月的第三次廣東省民營經濟工作暨表彰會議,劉煥泉又開始緊張而興奮地投入到籌辦第三屆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中博會)的工作中。劉煥泉的興奮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三年中,他親歷了廣東省民營經濟連續三年的迅猛發展。
三次民營會議 2002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赴廣東履新前,曾主政全國民營經濟強省浙江4年,4年中浙江民營經濟突飛猛進。如今,浙江已擁有各類私營企業35.9萬家,堪稱“民營企業”樂土。民營經濟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出口創匯額四項指標已連續多年居全國之冠。 “對發展民營經濟,張德江書記在浙江積累了豐厚的心得,來廣東更是如魚得水。”劉煥泉接受本報專訪時如是說。 “民營經濟一有陽光就燦爛,一有雨露就茁壯。”張德江曾說過這句名言并在浙江廣為傳誦。 就在張德江到任廣東后的第三個月——2003年2月,他就深入佛山等地考察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并在他的提議下于當月召開全省第一次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會上做出了廣東省第一個《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明確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各項政策。 自此,廣東省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重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3年,張德江在他的《解放思想,加大力度,開創我省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廣東省民營經濟發展總的思路和做法,他將廣東省民營經濟發展路徑概括為三句話:大力優化“五個環境”,重點支持“四類企業”,致力推進“三個創新”。 后來,劉煥泉根據張德江的講話精神歸納總結出廣東民營經濟工作的“一二三四五”。即一個法律體系完善,二個體系建設(擔保體系和服務體系)、三個創新(體制、技術、管理)、四類企業(科技型、外向型、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型、農產品加工型),五個環境(政策、政務、法制、市場、輿論) 現在回想起來,2003年2月可以在廣東省民營經濟發展史上重書一筆。 因為同樣是在張德江的提議下,2003年2月26日,廣東仿效浙江的經驗在省經貿委內設省中小企業局并正式掛牌成立。 “為理順民營經濟宏觀管理體制而設立省中小企業局,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為加快廣東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加快我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眲ㄈf。 據了解,中小企業局肩負著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八大職能:政策法規、協調服務;戰略規劃、結構調整;監測分析、目標措施;改革發展、技術進步;交流合作、市場開拓;服務體系、規范中介;融資渠道、資金管理;企業分類、資訊發布。 “自2003年起,廣東省還做出另一個重要決定,五年內由省財政撥出20個億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其中,每年2億元共10億資金主要用于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和技改。這些資金重點扶持外向型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型企業和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的企業,以及一些好的項目!眲ㄈf。 三年里召開三次民營經濟工作會議,這種高密度且高規格的會議對其他的省市來說是罕見的。 “今年我省私營企業戶數比開會(指2003年初的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時翻了近一番,現在戶數已經位居全國前列;民營經濟貢獻很大,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擴大出品、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發揮了很大作用;民營經濟發展好了,廣東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可考慮明年再開一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對搞得好的給予大力表彰!睆埖陆2005年12月6日在省直有關部門座談會上指示。 短短三年內,廣東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三次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民營經濟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而《廣東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也在第三次民營經濟工作會上亮相。 一個“練攤”的平臺 2004年10月,首屆中博會在廣州隆重揭幕時,并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視,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這一“初生牛犢”在成績上并不謙讓同城的廣交會。 以同年的第96屆廣交會作為參照,中博會雖然只有約1860個展位,但開展五天就接待來賓11.8萬人,總交易額達320億人民幣,規模只有前者的1/14,成交額卻達前者的1/5。 自此,國內的中小企業首次擁有了專屬自己的高規格展會舞臺。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中博會竟是張德江在百忙之中一手倡導下并創辦起來的。 2003年12月20日,張德江在考察首屆廣東省民營企業產品博覽會時,便萌生把這一“省字號”會展進一步提升為“國字號”會展的念頭。 在那次視察活動即將結束時,張德江說了這樣一番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所有企業當中,我國90%以上的企業還將是中小企業,所以中小企業是個永恒的命題。……必須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發展壯大的舞臺,凡是中小企業,都得練攤! 張德江視察講話的三天之后,廣東申辦中博會的決策開始納入省政府的議事日程,兩天后,廣東省政府正式向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邀請函,建議聯合主辦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 “這既是廣東又是國家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當時幾乎是與時間賽跑,省里迅速成立了申辦領導小組,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鐘陽勝任組長,在省中小企業局設辦公室!眲ㄈf,為了實現“廣東速度”,在籌備中博會的短短的3個多月里,相關的工作人員放棄了不少節假日。 在第一屆取得相當成功的基礎上,為了走向國際化,組委會決定第二屆中博會與中法中小企業博覽會一起舉行,而這個“點子”同樣出自張德江的大腦。 2004年張德江出國訪問路過法國,駐法大使出面陪同的時候向他透露了法國總統希拉克將帶1000家企業去中國的消息,張德江一聽,思路立刻引向了“中博會”。 是時正是首屆中博會開幕的前一天,張德江在當天晚上回到廣州聽取游寧豐關于中博會最后的籌備情況匯報時,兩人商討了在第二屆中博會期間舉辦中法中小企業博覽會的計劃。第二天,借中博會開幕式舉行前的簡短時間,在休息室里,張向前來參加會議的國家部委領導談了他的想法,想法很快博得了大家的贊同。 2005年1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在第二屆中博會上,同期舉辦中法中小企業博覽會。 “廣州市組織了750家企業參加第二屆中博會,佛山市拿走了560個攤位,江門市有103家企業參展,潮州占據了280個攤位,簽訂各種經貿項目金額12.3億元。梅州100多個產品參展,汕頭市代表團達500多人,東莞9大行業110家企業參展?梢哉f為全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擦亮了一個‘亮點’!眲ㄈf。 據悉,將于今年9月15至18日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博會將由前二屆的國內展上升為國際展,目前有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這標志著中博會三年邁上三個臺階。 “追兵”變“排頭兵” “外向型經濟看廣東,鄉鎮企業看江蘇,民營經濟看江浙”。1990年代以來,廣東民營經濟曾一度落后于江浙,然而“十五”期間,廣東民營經濟卻以驚人的速度躍起。 據統計,2006年3月末,全省個體私營企業數達279萬家,總量居全國首位。五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十五”期間廣東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最為迅猛,占全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14.77%,一舉超越山東、江蘇躍居榜首。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在全國工商聯九屆四次執委會上肯定廣東這幾年的成績,說廣東是全國民營經濟的排頭兵。”劉煥泉說,而在幾年前,廣東還只是一個追兵。 在這次廣東民營經濟由“追兵”向“排頭兵”邁進的過程中,讓劉煥泉感到最為欣慰的就是——融資難題得到了緩解,民營企業在創新和“走出去”戰略上取得了不小成績。 “融資難,一直是民營企業的‘老大難’,但在廣東更難,2002年底,全國信用擔保機構有500家,但廣東僅有18家,遠少于浙江的200多家。當時,不少中小民營企業一旦出現資金周轉問題,很有可能意味著死亡。對那些高新技術產業來說,可能還意味著部分研發工作胎死腹中!眲ㄈ勂甬敃r的狀況就心有余悸。 為此,劉領導的廣東省中小企業局成立后的第一次專題會議的議題就是中小企業融資擔保。2003年,擔保業務終于起步,2004年和2005年廣東省連續出臺《關于加快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優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開展業務的政務環境的若干意見》。 近兩年,廣東省還各拿出幾千萬元的專項資金補助擔保機構,同時推動成立信用擔保機構的自律組織——廣東省信用擔保協會。 “到今天,全省正常開展業務的擔保機構達到112家,注冊資本金90.2億元,比江蘇高出0.4倍,比浙江高出1.4倍。戶均注冊資本金8053萬元,是江蘇的3.3倍,浙江的4.9倍,累計擔保金額429.1億元,擔保企業39488戶!眲ㄈf。 劉煥泉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壯大信用擔保體系,不斷探索債券融資、租賃融資、典當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 讓劉同樣感到欣慰的還有廣東民企的“創新”戰略和“走出去”戰略。 “截至2005年民營科技企業已達7316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半數以上;民營企業擁有高新技術產品占全省80%以上,民營科技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超過90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100億美元!眲ㄈf。 一位專家曾這樣說,既具備“企業家精神”,又掌握科學知識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的涌現,將成為“十一五”乃至更長遠時期內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生命線,成為2020年建成“創新型廣東”的希望和信心所在。 “華為、美的、格蘭仕……,這些從廣東制造走向廣東創造的民營企業,正扮演著‘急先鋒’的角色!眲ㄈ鐢导艺。 2005年11月21日華為公司與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英國沃達豐簽署全球采購框架協議的事讓劉煥泉記憶猶深,“幾年前,走出國門‘與狼共舞’的幾乎清一色是國有企業,現在廣東的民營企業作為一個群體進入國際視野,開始海外擴張之路。2005年廣東省民營企業在境外設立企業68家,協議投資額2.35億美元,分別占全省境外投資個數和協議投資額的55.3%和53.2%。” 劉煥泉表示,今后幾年,廣東將加大民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從技術創新、帶動出口等各方面對企業進行扶持和激勵,在行政審批、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協調、便利、高效的服務體系,向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創造“走出去”的良好外部環境。 ·數字· 近年來,廣東省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以2002年為階段起點,廣東省民營經濟三年來連續保持著迅猛發展的勢頭。2005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8602.49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39.64%,比2002年提高了近5.3個百分點。至2006年3月末,全省個體私營企業數達279萬家,總量居全國首位。 五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十五”期間廣東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最為迅猛,占全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14.77%,一舉超越山東、江蘇躍居榜首。 截至2005年民營科技企業已達7316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半數以上;民營企業擁有高新技術產品占全省80%以上,民營科技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超過900億元,出口創匯超過100億美元。 第三次民營經濟工作會上傳出聲音——廣東“民營軍團”還力爭到2010年,實現增加值16750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至50%。 ·觀點· 廣東省力促民營經濟實現“五大轉變” 1. 必須從主要依靠人緣地緣優勢向主要依靠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2. 必須從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向全面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先進制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 3. 必須從主要依靠省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外向型發展水平; 4. 必須從現有的中小規模經營向規;、集群化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 5. 必須從比較粗放的經營模式向注重信用、質量、生態和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摘自廣東省2006年民營經濟工作暨表彰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