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宿遷醫改:退到墻角的奮力一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8日 11:59 經濟觀察報 | |||||||||
特約記者 包永輝 本報首席記者 章敬平 宿遷報道 通曉宿遷醫改前世今生的主政者,沒有吹噓他們的“先知先覺”,坦陳他們的改革,是被逼出來的。他們的改革之所以能夠不避艱險地推進,得益于宿遷的改革班底,這個班底中,今年1月被選舉為江蘇省副省長的仇和,充當了英雄的角色。
“四座大山” 1999年的仇和,還是中共宿遷市委常委、副市長。這一年,宿遷開始著手醫療衛生改革。若干年后,仇和還記得標示宿遷衛生資源的幾個關鍵數據:全市擁有衛生資產4.95億元,人均衛生資產和千人擁有衛技人員處在江蘇省最后一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000年底,仇和當上了宿遷的代市長,他的目光投射到暮氣沉沉的宿遷醫療改革。他看到所謂的改革,只局限于醫療衛生單位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并沒有突破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醫療衛生體制、體系和制度。政府還在充當著“看上去萬能實際上啥都不能”的福利供應者。 與所有的計劃體制下的市長一樣,仇和最初的想法,也是將醫療衛生當作社會事業,也和大多數人的“共識”一樣,覺得政府應該包攬。遺憾的是,財政堪稱拮據的宿遷市府,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銀兩,填充這個“無底洞”。 現任中共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說:“2000年醫改之前,宿遷的人口是520萬,我們創造的財富是多少呢?地方一般財政預算收入是6.8個億,當時地方財政供養人口是11萬,人均年財力不過6200元,不到北京一個普通白領一個月的工資。” 雷厲風行的仇和,搞了一次扎扎實實的調研。調研顯示宿遷醫療衛生界的難處,比比皆是,被宿遷官場秀才們概括為“四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是“高筑的債臺”。截至仇和當市長的時候,宿遷百余家鄉鎮衛生院總資產不足2個億,負債近1億,資產負債率為48.8%,有的鄉鎮衛生院已資不抵債,2/3的鄉鎮衛生院工資不能正常發放。 第二座大山是“凋敝的硬件”。全市鄉鎮衛生院僅有門診樓24幢、病房樓6幢,僅有13家衛生院擁有生化分析儀,10家衛生院有陳舊的X光機,有近10家衛生院沒有B超。全市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達不到一級綜合醫院的基本設備標準。2000年,全市衛生事業投入不足500萬元,平均每家鄉鎮衛生院獲得的投入,差不多3萬元。沭陽縣青伊湖鎮衛生院,醫師徐士影告訴我們,改制前由于投入不足,醫院的手術臺只有三條腿,稍微難一點的手術都做不了。 第三座大山是“90%的春苗”。“春苗”是1960年代一部電影的女主人公,一個無產階級的“赤腳醫生”,她從未接受過醫學院的專業教育,也沒有良好的文化背景,有的只是一顆赤忱的心。30余年過去了,當年的“赤腳醫生”非但沒有絕跡,還以另一種形態,大量藏身于鄉鎮衛生院。90%以上沒有職稱或者初級職稱的醫務人員,不就是當年的“春苗”嗎?如果硬要問現在的“春苗”和當年的“春苗”有什么不同,我們只能說:沒有了服務窮苦人的赤忱之心。 第四座大山是“人心散了”。鄉鎮衛生院“運轉難——服務差——收入少——運轉更難”,已經形成惡性循環。 兩條路,究竟選擇哪一條 “四座大山”猶如四面不同的鏡子,從四個不同角度,折射出舊的衛生體制的弊端。曾在宿遷市擔任過多年副書記、現任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的謝波說,舊的制度設計產生于傳統的社會主義理念,即公有制加平均主義。從理論上說,公有制加平均主義是一種美好的制度設計,用今天的話說,是體現以人為本的。但是這種體制實施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具有充分的社會資源,政府有足夠的財力把醫療機構辦得既多又好; “如果不具備這三個條件”,謝波說,“愿望良好的制度設計必然會被嚴峻的現實所打破。” 小時候接受過“赤腳醫生”服務的仇和,對“四座大山式的弊端”何以出現的思考,就像謝波一樣透徹。 怎么辦? 和“幕僚”們反復磋商數日的新任市長仇和發現,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維持舊體制,“茍延殘喘”。走這條路,沒有任何政治風險,還能贏得暫時的掌聲。等到有一天真的病入膏肓無藥可醫,他可能早已不在市長任上,擦屁股的事,自有人干,無需他費心。 另一條是創設新機制,“刮骨療毒”。任由鋒利的手術刀從有毒的骨頭里劃過,忍住短暫的疼痛,圖得長久的新生。他決意通過政府的“有形之手”引導市場的“無形之手”,大力吸收社會資本投入醫院建設彌補衛生資源的嚴重不足。走這條路,他個人要承擔極大的政治風險,弄不好還會因此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但他覺得,只有捅了醫改這個“馬蜂窩”,才能從百姓看病難看不起病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 風雷滾滾,亮劍劃清楚河漢界 作為宿遷市的CEO,仇和相信,沒有執行力,再好的決策,也不過是一紙美好的藍圖。選定第二條道路之后,宿遷市府開始頒發日后必定要遭受無數磨難的醫改方案,一個被簡單定性為“公立醫院私有化”的方案,一個被簡稱為“賣光式改革”的方案。 2000年的宿遷醫療衛生界“小道消息”上天入地,漫天飛舞。改革前夜,風雷滾滾,政府官員和醫護人員之間不露聲色的相互試探,營造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 是年秋天,宿遷市府在滾滾風雷中,亮出醫改之劍,四度揮舞,劃清了四個急需劃清的楚河漢界。 讓醫療衛生界始料未及的是,政府亮出的醫改之“劍”,竟然首先割斷了醫療和衛生之間的“兄弟關系”,也就是所謂的“醫衛分家”。 所謂“醫衛分離”,就是把醫療和衛生兩類不同性質的服務分開,政府行為與市場行為分開,在非競爭性領域堅持政府主導,在競爭性領域引進市場機制,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以仇和為代表的宿遷決策者認為,醫療與衛生有著本質的區別。衛生服務包括預防、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等內容,行為指向是群體性,具有非排他性、非擁擠性和不可分性,應定性為公共產品。醫療服務則指就診、住院和治療等,行為指向與衛生服務不同,是個體的,具有很強的個人消費性質,消費時可以分割,具有排他性和擁擠性,不應該定性為公共產品。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醫療與衛生服務體系,就必須進行“醫衛分離”。 按“醫衛分家”的原則,宿遷市在有錢可賺的醫療領域敞開了大門,誠懇地邀請社會資本進入。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迅速改變衛生資源極度短缺的窘況,提高辦醫水平;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狀況,形成“鯰魚效應”,激活整個醫療市場,降低服務價格,改善服務態度。 同樣基于“醫衛分家”的原則,決策者決意將政府財力集中到社會資本不愿進入和市場調節失靈的領域,如疾病控制、傳染病防治、婦幼保健、血液采供、醫療衛生救護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公共衛生事業。他們重點實施了“521”工程,即:建設五大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中心、公共醫療衛生救護中心、婦幼保健中心、血液采供中心)和市、縣、鄉、村配套網絡,完善兩大執法監督體系(醫療衛生和藥品執法監督體系)和一個醫療保障體系(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醫療制度)。 醫改之劍,不僅要劈斷醫療衛生之間的紐帶,還要劃清辦醫者和管醫者之間的界限。這一改革被稱作“管辦分離”。 所謂“管辦分開”,就是從辦醫主體上把辦醫者與管理者分開。計劃經濟時代,政府衛生部門既是辦醫者、管醫者,又是執法者,標準的老子監督兒子式的“三合一”體制,宿遷市府想好了,他們最多只能身兼“裁判員”、“教練員”兩職,千萬不能再當“運動員”。 思路既定,宿遷市府打算改革原有公立醫院的產權制度,搞民有民營。由“辦醫療”為主向“管醫療”為主轉變,政府的職能重點放在了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公正、公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上,衛生局長再不是管理醫院人、財、物的“總院長”。 醫改之劍,并不滿足于醫衛分家和管辦分離,它還要斬斷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之間的聯姻,搞“醫防分設”。 數十年以來,我國公立醫療單位的職能定位模糊,最典型的是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提供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兩個不同性質的服務產品。在收入不完全上繳和支出不全撥付的情況下,受利益導向驅使,很容易發生“有償服務”擠壓“無償服務”,預防保健大打折扣。 宿遷市府決定推出“一鄉兩院”,即分別設立鄉鎮衛生院、鄉鎮醫院。鄉鎮衛生院由政府舉辦,主要承擔疾病控制、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衛生監管、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等公共衛生職能,不從事醫療活動。其人員、業務、經費隸屬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鄉鎮醫院實行民營。 醫療之劍的最后一揮,改變了政府資金的投向,即由過去的“補供方醫院”變成現在的“補需方患者”。 仇和說,從補供方到補需方的轉變,是多年行政中的教訓的總結。他打了一個比方:“當年搞‘菜籃子’工程,如果平仰物價,則抑制了生產者積極性如果政府直接補貼進入“菜藍子工程”的農民,又對其他菜農、糧農的生產積極性又構成挫傷,構成不平等競爭。后來政府放棄了,直接把錢補貼給消費者,叫米袋子資金、菜籃子資金。搞糧改、米改把錢補給糧管所、供銷公司、棉麻公司而失敗,現在把錢補給菜農、糧農、棉農效果最好。” 宿遷醫改這5年,可謂驚心動魄,一波三折。從拍賣風波到“百日維新”的失敗,從省衛生廳調研報告的“五宗罪”到“藥店比飯店多,診所比廁所多”……宿遷醫改歷經了怎樣的鳳凰涅槃,請看下期報道——《5年改革:頂著風險,踽踽獨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