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一條拉近龍與象的天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8日 10:4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首席記者 章敬平 記者 張沉 巫楠 乃堆拉山口、拉薩、北京報道 44年后的“第二次握手” 2006年7月6日下午4時許,四川絲綢公司的李映軍,在乃堆拉山口仁青崗邊貿市場第17號商鋪,和一名印度商人,做了一筆數百元的生意。對方拿走了他的絲綢樣品,讓他“感受
乃堆拉山口仁青崗,是中國地圖上一個海拔4545米的小黑點,屹立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毗鄰印度錫金段。10公里以外的仁青崗邊貿市場,是3年前印度總理訪華時議定的兩個邊境貿易市場之一。 是日上午11時40分,中印兩國國旗升起100分鐘之后,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經由印度錫金邦首席部長查姆林的主持,在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山口貿易口岸,在這個風光不再的古絲綢之路的路口,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 此刻,在生意人李映軍的當天生活中,不過是一筆熱鬧的點綴。但是,對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言,當各自的士兵將40余年來用槍支對峙的鐵絲網分開,當兩國的邊民分別涌向對方的市場,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注定要寫入外交史記的歷史性時刻。一百年前,中印貿易總額的五分之四,就是在乃堆拉山口實現的。1947年擺脫英國女王統治的印度,就在這里,與中國交換過羊毛,牦牛尾巴,衣物,煙草,乃至拆散的汽車零部件。遺憾的是,繁盛的邊境貿易只延續了15年,就中止在中印邊境沖突彌漫的硝煙中。 44年后,當兩國高級官員的手拉到一起,隨行人員為這個山口的“第二次握手”,鼓起了掌。 當天的乃堆拉山口,可能是近半個世紀內最熱鬧的一天。數百名官方代表,40名記者,百余生意人,尚不清楚具體人數的軍警,以及亞東縣府的公務人員,把方圓不足1平方公里的仁青崗市場,烘托得人氣沸騰。 本報記者看到了一個拱圓形的仁青崗市場,與內地常見的農貿市場極其相似。28間商鋪84個攤位,有3間門面房9個攤位是預留給印度商人的。仁青崗市場是沿山腰而建的,坐落在三個梯度山坡的中間,其上是公安邊防大隊、海關,其下是便于兌換外幣的中國銀行、便于無限溝通的中國郵政、可以每分鐘2.9元的代價把電話撥到印度的中國郵政營業網點。附近,還有一個200平方米的停車場,6個房間的招待所。 7月5日,儀式舉行前一天,仁青崗市場還是一片凌亂的景象。市場大門口,條條彩帶被懸掛而起,好像要表演節目的演員們在亂哄哄地彩排。不遠處,西藏天路公司的工人們,還在忙著清理最后的角落。塑鋼結構的市場內,李映軍和那些素未謀面的同行們,游走在碎玻璃塊中,忙不迭地布置自己的展臺。五分之三的浙江商人和他們的新商業伙伴們,把菜刀、剪子、老虎鉗等五金用品,把衛生巾、牙膏、棉被、洗碗布等生活用品,把佛像、念珠、藏香等旅游用品一一擺放在各自的攤點上。 直到兩國高級官員舉行儀式這一天,先前的亂相才變得井然有序。 一個浙江商人把亂相紛呈歸咎于時間太緊迫。源自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消息稱,西藏在亞東建設邊貿市場的藍圖,去年才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復。市場動工整整3個月后的6月18日,雙方才在拉薩敲定同時開放乃堆拉山口兩側邊貿市場的日子:7月6日,青藏鐵路通車后第5天。 下一站:印度 7月1日,青藏鐵路從西寧出發,駛往拉薩。次日晚,布達拉宮式樣的拉薩火車站,迎來了第一趟列車。火車這個交通工具在誕生近200年之后,令人難以置信地越過了世界屋脊,趟出了一條連通青海和西藏的“天路”。 輿論認為,這條鐵路不僅改變了中國惟一一個省區沒有鐵路的歷史,在可見的將來,也將改變中國與印度兩個亞洲大國只有漫長邊境線卻沒有鐵路相接的歷史。印度官員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亦表示,連接青海西藏兩個省區的“天路”,有望成為拉近“龍”與“象”的天路。 注重邊境貿易或者致力于投資西部的部分商人,也迅速地覺察到青藏鐵路帶來的滾滾而至的“印度商機”。 火車到達拉薩第2天,李映軍從拉薩趕到形似內地一個普通小鎮的亞東縣城,擠進了一個三人合住的藏族小旅館。擔心仁青崗邊貿市場的攤位比較緊俏,今年4月,他就去亞東商務登記了一個經銷絲綢的鋪位。 李的擔心是正確的。據悉,那些聞聲而動的浙江、四川、甘肅、陜西的生意人,那些試圖在邊境貿易中拔得頭籌的商人們,早早就跑到這個邊境小城,申請仁青崗邊貿市場上的攤位。仁青崗市場距拉薩不過460公里,離印度第一大城市加爾各答只有550公里。“中國是印度第三大貿易大國,亞東是古代茶馬古道上最大的商埠,怎么可能做不了生意呢?”一位自稱甘肅的商人說。 “市場主要是為邊境老百姓之間做生意。”7月5日上午,本報記者聽一個地方官員模樣的中年男子,向一個有諸多隨行軍人的解放軍軍官介紹道。那位自稱甘肅的商人接茬說:“沒有我們這些外地商人預熱,沒做過什么生意也沒本錢的邊境老百姓,怎么能玩火這個市場呢?” 西藏官方人士稱,仁青崗市場是個臨時市場,計劃定址于亞東縣下亞東鄉切馬村的新市場,一旦獲取北京方面的批文,即可動工。乃堆拉,在藏文中,意指“狂風暴雪”,北京秋高氣爽時節,乃堆拉山口已大雪封山,無路可去。雖然兩國政府據此協議開放仁青崗市場的時間,每年只有4個月,李映軍還是對未來的商機有著莫大的信心。 本報記者在仁青崗市場的隨機采訪表明,商人們之所以遠道而來,是因為他們對青藏鐵路延伸至此,較為樂觀,而非每個攤位2萬元的低價租金。 即使目前青藏鐵路的終點還在拉薩,李映軍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他說,如果他的絲綢通過海運去加爾各答,從成都出發,從上海裝船,經太平洋印度洋,大概花費1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如自成都乘火車到拉薩,再用汽車運輸來的快。 話雖如此,李映軍還是希望青藏鐵路能夠快些向南建到日喀則,再從亞東越境,扣上印度的鐵路網。畢竟,從拉薩至亞東600公里左右的高原之路,委實太難行走了,尤其是日喀則通往亞東的路。7月4日,本報記者乘坐沒有毛病的桑塔納轎車,不足300公里的路,跑了7個多小時,尤其是亞東段100余公里的土路,或者黃沙漫天,或者海拔從4000多米的高度突降一半,感覺比下飛機后的耳鳴還要嚴重。 “我坐的是一天只有兩班,每班只有十幾個座位的公共汽車,從早晨8點,跑了10個小時。”李很無奈地說。杭州衣依公司的王花田補充道,“從拉薩到亞東的零擔貨運,雖然只有幾十元錢,可時間要一周,耽誤不起。” 事實上,青藏鐵路延伸鋪至日喀則,已是指日可待的事。西藏自治區一官員援引青藏鐵路公司高層人士的話說,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已列入“十一五”規劃,并列入今年的勘察設計計劃。但是否能到亞東,進而像一西部省份的學者型官員設想的那樣,延伸至印度大吉嶺,則很難說。近3個月前,鐵道路新聞發言人經新華社這個輿論通道,否認了這一“學術觀點”,認為國務院年初通過的鐵路網中長期規劃中,未提及此一方案。 然而,印度一外交官在今年春天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指稱,兩國政治經濟交往的大趨勢,已使未來數年內鐵路或者公路的對接,勢所必然。 “未來幾年,火車一定能開到亞東,和印度相連。”乃堆拉山口,一位解放軍少校軍官對本報記者說,“鐵道部上個月都來人了。” 本報記者沒有來得及核實此說,亦不知青藏鐵路會不會真的開到亞東,以及何時開到亞東。 然而,蜂擁而至的仁青崗市場商人卻對鐵路修到亞東,有著源自直覺的信心。 “芝麻門”拉近“龍”與“象” 青藏鐵路非但影響到仁青崗邊貿市場的開放,還將通過經濟杠桿,撬開中印兩國政治上的“芝麻門”,拉近“龍”與“象”的距離。 中國和印度,西方人眼中的一“龍”一“象”,是兩個崛起中的發展中大國,雙邊關系的親疏冷熱,備受世界矚目。2006年是“中國印度友好年”。3月,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訪問印度,談了乃堆拉山口貿易,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等一攬子經貿協定。 7月5日,本報記者就乃堆拉山口仁青崗市場的開放,采訪印度駐華大使館時,對方表示,持續的經濟合作,對雙邊關系至關重要,實現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對亞洲乃至世界都意義非凡。 最近十余年,中印雙邊貿易的數字,在急劇放大。2003年,印度總理瓦杰帕伊訪華,除卻“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兩個“北京宣言”中的政治亮點外,還簽署了擴大邊境貿易的外交文書。截至去年底,雙邊貿易額度逾180億美元,五年過后,雙方希望將這一數字刷新為500億美金。 西藏官方稱,仁青崗市場的重新恢復,將改變當下90%貿易通過6000公里海運的情狀,開辟一條新的貿易通道,把拉薩經亞東至加爾各答的距離縮短至1200公里,經由青藏鐵路運往拉薩,再經乃堆拉山口轉往南亞的貿易必定增加,從而促進兩國政治外交關系的穩定發展,且為兩國連接南亞貿易大通道的設想,創設條件。 印度駐華大使館盛贊最近兩年來雙邊貿易的進展,他們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國在對方心目中的影響都在強化,兩國的商人、企業家都意識到彼此合作的機會,今年以來,印度駐華使館一直忙于中印商務往來。 的確如此。本報截稿時止,印度印中貿易中心北京代表處的中方雇員,還抱歉地回復本報記者,他們的首席代表正在陪同印度代表團考察,實在太忙了,希望采訪能夠延遲。 就在印度駐華使館接受本報采訪的同一天,上述那位解放軍少校軍官判斷道:“仁青崗邊貿市場的開放,政治上的象征意義或許大于經濟意義,它是兩個發展中大國改善雙邊關系的一個符號。” “我們非常盼望開放邊境貿易通道。”上個月,英國路透社在報道中,引用了印度錫金邦政府顧問B.B.GOOROONG的話:“這是一個象征。但我們必須冰釋前嫌。” 回顧中印外交史,雙方在政治上的爭執,莫過于英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92年前,英國人炮制了一條未被中國歷屆政府承認過的非法的“麥柯馬洪線”。此后40余年,中印邊界問題繼續惡化,并導致1962年的武裝沖突。 據西藏官方提供的背景資料,中印雙方爭議地區的面積,約12萬5千平方公里。青藏鐵路公安局一位曾經去過中印邊境的警官說:“好些藏民指著對面盛開的杜鵑花,用手比劃說,他們的爺爺過去就住在那里。” 這樣的話題已被暫且擱置。今年2月25日,西藏自治區開始討論,仁青崗市場開通后,中印如何就亞東——崗仁波齊——拉薩的旅游路線,做成一個圓滿的投資項目。 憑借雙方的外交智慧,中印在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解決方法的同時,積極發展其他關系,營造化解邊界分歧的氛圍。迄今,雙方副外長級“邊界會談”已談了15輪。今年3月,雙方代表舉行了第7次會晤,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 有境外媒體預判,越過唐古拉山的青藏鐵路,或許有助于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畢其功于一役。印度駐香港領事館的外交官K. Nagaraj Naidu,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稱:如果鐵路穿越印中兩國,一定會涉及兩國的邊界在哪里的問題,解決了邊界問題才能建邊界車站。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