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關注“農民工”休閑生活超前了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6日 13:33 光明網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的抽樣調查,2003年我國農村外出務工的勞動力達11390萬人,他們大部分是以城鎮為流入地的農民工。這個龐大的人口群體出現在傳統的城市市民和農村居民組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中,是我國農村人口城市化的過渡性群體。這一群體在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邊緣化的生存狀態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學者在農民工的就業、居住、子女教育、社會保障、城鄉聯系、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惟獨對農民工的休閑生活很少給予關注,甚至有部分學者認為目前關注農
民工的休閑生活過于超前了,他們的就業、居住、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生存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哪里還能考慮更高層次的休閑需求呢?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首先是對休閑于人的價值缺乏了解,其次是忽略了農民工對生活的多層次的需求,再次是對休閑作為一種社會機制擔負著社會整合的功能不甚了解。

  休閑(leisure)一詞起源于拉丁單詞licere,即自由的意思。在希臘語中人們用scol、schole或skole,意思是一種非工作的自由狀態。19世紀末,休閑研究開端以來,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定義休閑,基本上對以下的定義達成共識:休閑是在完成工作、滿足生理需要以及承擔家庭、社會義務的時間之外所剩余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內,為達到休息、放松、娛樂、自我提高等目的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從中得到內心體驗和心理滿足。可見,休閑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休閑生活中,放松工作積累的緊張和疲勞,恢復體力和精神,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尋找樂趣和愜意,進一步在智力、藝術、體力上有所提高和發展。休閑同樣也應該是農民工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對農民工的放松、消遣、發展的功能也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超時勞動、單調枯燥的休閑活動給農民工的生活和發展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往往使部分農民工過早地退出勞動力市場。再則,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低生育率人口政策的實行帶來一個后果,我國農村年輕勞動力的數量開始慢慢下降,對農民工休閑的不夠重視將直接影響我國勞動力供給的持續供給。

  休閑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是人們的基本需要和權利。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休閑只是少數“有閑階級”的特權,大多數人的休閑權利被剝奪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教育、大眾媒體、有線電視網絡的興起,逐漸促成了一種大眾休閑文化:休閑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和權利。農民工也不例外,他們內心也強烈渴望休閑,存在休閑需要,希望休閑權利得以實現。特別是新一代的農民工(20世紀80年代出生,90年代以后外出打工的,逐漸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不再以“賺錢”作為外出打工的唯一內在驅動,追求現代城市生活方式和較高的物質文化享受逐漸成為他們外出打工的動力。廣東省統計局于2004年底在珠江三角洲9個地級市,抽樣調查329家私營、港澳臺資和外資企業,結果發現:當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的民工短缺現象,主要是由該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現有的工資福利待遇相對較低和新一代打工族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較高追求所產生的矛盾引發的。休閑生活是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農民工的休閑生活,是提高農民工城市生活滿意度的需要,同時也是緩解民工短缺矛盾的現實需要。

  在“以人為本”和“

和諧社會”的發展命題下,筆者認為目前有必要重視農民工的休閑生活,關注農民工的休閑需要和休閑權利,關注休閑對農民工的生活和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關注休閑作為一種社會建制對社會整合的功能。目前,共同生活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市民和農民工,顯然是兩個還沒有很好融合的群體。兩個群體的真正融合,是一個需要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支持,農民工自身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城市化,市民接受和認同的較長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休閑作為一種社會建制承擔著社會整合的功能。通過讓全體國民都參與其中的休閑過程,建立一種親密關系和認同關系,傳導和諧發展的文化,提高農民工的集體榮譽感、對流入地的認同感,可以有效地防止其邊緣化,提高社會凝聚力,緩和破壞行為和減少犯罪,加速其市民化的進程。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73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