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產權交易是市場經濟最壯麗的一幕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30日 15:24 證券日報·創業周刊

  產權是指人對資產的所有權。在一個經濟單元中,人依據所有權對資產的經營水平及經營效果從根本上決定著該經濟單元的效益和生命力。當一個社會多數經濟單元的經營效益較長時間處于低劣狀態時,依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法則,就必然要產生變革——革命或改革。變革最關鍵、最主要的結果是產權的再分配,實現人與資產的重新組合。革命和改革的區別僅僅在于產權更迭的方式:前者是靠推翻統治者來完成,后者是統治者自己有計劃地進行。

  我國改革二十多年來,突破禁區、走出誤區,越來越深刻認識到經濟領域改革最深層的動因和目標,正是產權制度。我們逐步改變了產權一體化的傳統模式,正在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產權新格局。但是產權如何由單一的公有制向多元所有制轉化?國有企業要不要改制?改制中國資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樣操作國企改制?尚在實踐與探索之中。

  市場經濟理論認為,資源利用的優化配置,必須通過市場公平競爭,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主要依靠市場來進行。簡言之就是市場配置資源,這是市場經濟的本質。

  市場配置資源選優包括三個層面:一是人和資源結合的選優,二是資源之間利用比例的選優,三是資源利用中科技手段的選優。三者之中第一個層面人和資源結合的選優是統領、是主導全局的,因為,沒有這個層面的優化,其他層面優化都無從談起。一切資源靠人開發利用,資源的搭配、科技手段的應用也是以人為靈魂的。

  資源和人的結合上又分三個層面:占有、經營、使用。同樣,三個層面中占有決定經營,經營又決定使用,三個層面分別靠市場配置實現優化,但第一個層面即:人對資源占有的市場配置是關鍵,起核心作用。

  資源一旦被人占有就形成資產,人就擁有了產權。市場配置的資源有許許多多,而最關鍵、最核心的是市場對產權的配置。

  市場配置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是在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下的自由交易。就是說,市場配置產權應當是把產權推向市場進行公開自由交易。當一個企業生產的商品長期不獲利甚至為負利時,當轉換商品品種、更換經營者都不能扭轉這種局面時,企業所有者就應當將企業產權推向市場出售轉讓。從社會角度看,就是進行人和資源的重新組合。在市場上,另一個商品開發者對待售的產權所涵蓋的資源進行全面評估,經過選擇、比較、討價、競標,一旦議定的產權價格攤入生產成本后,預期所生產的商品成本明顯低于社會能接受的價格,單位資本投入獲利較大時,產權買賣就會成交。應當說,產權的這種更迭是商品生產過程中價值規律的最終體現。這個過程對于失去產權的一方是凄慘痛苦的,甚至伴隨著血和淚,但是它卻“鳳凰涅 ”似的催發了新的生命,使社會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和提升,一批批產權易主優化的過程,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構成市場經濟運行中最壯麗的一幕。

  產權包含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內容:法律所確認的對資產的占有權和對資產的支配(處分)權,占有權是支配權的內在依據,支配權是占有權的外在表達,前者是靈魂,后者是軀殼。國有企業的占有權是全民,而支配行為全民是無法實施的,因此,支配權只能交由政府主管部門或委派某個集體或個人。

  為了解決企業“靈魂”和“軀殼”分離的問題,國企改制不搞不行。除涉及國計民生的某些大型企業,還須由國家掌控之外,其他都應當進行改革,把企業所有權轉給既有占有又有支配能力的人,實現靈與軀的完全一致。當前突出的問題是,國企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嚴重,背離了國企改革的初衷。椐此,有的學者主張叫停,并且以典型為例推薦了職業經理人的模式。其實,職業經理人同樣沒有解決“靈魂”和“軀殼”一致的問題,至于職業經理人經營國企好的典型,并不具備普遍性。不搞這種模式的國企中,也有搞得好的典型,問題是多數人目前達不到這個境界,更何況所謂“好”僅僅是定性的概念,量上的差距仍然存在,只是多與少的問題。

  改制中產權流失問題確實存在,但這是改制的必然嗎?認真分析后不難發現,問題不是出在改制本身,恰恰是出在目前許多國企改制過程中,占有權和支配權仍然不一致。也就是說,改制仍是在“靈魂”和“軀殼”背離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國企改制有了國資委的全面監控,但實質上只是多加了一道防盜門,門里面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所以,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緣于在吃舊體制最后的晚餐。應當依靠改制本身的深化改革來解決,切不可以“因噎廢食”。

  國企改制的本質,是產權配置從計劃體制轉向市場體制。改制的本身應當是新體制的開始,而不是舊體制的終結;蛘哒f,不該是舊體制最后的晚餐。應當是新體制的早餐。改制起步就要把國企產權推向市場、進行產權配置的市場化而不是權力化。這是避免改制過程中權力尋租,造成國有資產“突擊”流失最有效、最根本的辦法。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999,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