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一體化簽署四項協議 5年后GDP鎖定4400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15:17 紅網-三湘都市報 | |||||||||
6月28日上午,長沙市市長譚仲池、株洲市市長顏石生、湘潭市市長彭憲法鄭重簽署了《長株潭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三市經委主任、科技局長、環保局長還分別簽署了《長株潭工業合作協議》、《長株潭科技合作協議》、《長株潭環保合作協議》,商定在工業、科技、環保三方面切實加強伙伴關系。至此,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將在未來一步步變成現實,而戰略目標相當明確——5年成為經濟核心增長極。
撐起我省四成GDP 2005年三市實現GDP2412.6億元,占全省的37.3%%,“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3%%,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8個百分點。長株潭的產業集群化發展初顯雛形,基礎設施和城鎮建設對接步伐加快,這一切都為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向縱深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協議的簽署將推進長株潭深化各方面的合作。合作主要突出產業發展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主動對接、生態環境共同保護。三市將著力推進建設創新型城市群,力求在經濟一體化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按照規劃,在2010年,長株潭三市爭取實現GDP4400億元,占全省的44%%左右,進一步將其打造成湖南經濟的核心增長極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 裝備制造煉成“獨門大菜” 框架協議中標明,長株潭將共同培育發展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突出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電力機車等領域,推進三市裝備制造業分工與合作,積極引導區域產業集聚,加強項目對接,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上中下游配套、大中小企業協作的產業集群,實現裝備制造業整體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力爭到2010年,把長株潭建設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現代化裝備制造業基地。 另一方面,“共鑄中部最大最強特色產業基地”也是協議中的重頭。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軟件)三大領域將是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框架協議中明確——通過5年努力,力爭使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三市新的重大支柱產業。 三市大物流連通國內外 長株潭還將合力提升三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優勢,積極構筑支撐區域產業發展的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完善長株潭三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整合、提升區域物流資源,把長株潭建設成為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 長沙市重點發展以金霞保稅物流園為中心的綜合性現代物流業;株洲市發揮鐵路樞紐優勢,重點發展石化、服飾等專業物流;湘潭市重點發展汽車、鋼鐵等專業物流;大力發展立足長株潭、面向國內外的第三方物流,降低三市產業交融發展成本。 重大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交通方面將突出三市內外通道建設,形成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重點加快長潭西線、長株高速等三市大外環項目建設,推進106國道等中心城區到周邊衛星城鎮的經濟干線建設,加速長株潭公交一體化及三市對接地區道路網絡、站場建設,推進長株潭城市群軌道交通建設,力爭長沙在“十一五”期間盡早開工建設。三市還將加快湘江防洪景觀道路等世行貸款一期項目建設,全力爭取世行二、三期貸款項目,形成以湘江為紐帶的長株潭經濟大動脈。 能源方面將重點加快長沙電廠、湘潭電廠二期及黑麋峰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高統一電網的可靠性,建成保障有力的能源供應體系。 □預報 明年相約株洲 會后,長沙市市長譚仲池向記者透露,明年的長株潭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將在株洲舉行。會議初步定為三大主題:探索發展三市產業鏈對接和互補;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省委、省政府對融城的其他各項具體工作進行部署 □建言 設創投專項資金不宜操之過急 6月28日上午8時30分,長株潭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大廳內座無虛席,早早到會的代表們全神貫注地翻閱著手中的4份協議草案。 “我覺得草案第8條‘設立長株潭創業投資專項資金’的做法操之過急,還需要進一步妥善考慮。”株洲市常務副市長黃蘭香率先打破沉默,她說:“此外,我感覺草案中的三市合作項提得范圍過廣、項目過多。應該充分考慮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局限性,量力而行才是最科學的做法。”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文樹勛對黃蘭香提出的疑問表示贊同,“設立創業投資專項資金是很好的想法,但在資金來源、分配份額、劃撥標準、三市實際經濟實力等幾方面都存在制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他說:“三市一體化進程進入實質性階段,我們要多做實事,用具體的創新舉措開路。但也不宜用過于硬性的指標來衡定,這會導致改革‘變味’。” 對接部建新型農村社區 經過三市代表的反復考慮,草案中“設立長株潭創業投資專項資金”一款被暫時剔除。新增“加快長株潭核心區對接部的城鎮建設”一款,此條款約定:以長株潭核心區城鎮建設為重點,加快相向融城步伐。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突出加強三市對接部位的重點城鎮建設。把三市核心對接區率先建設成為新農村示范區。“三市城郊對接部將出現大量不遜色于城市社區的新型農村社區。” 本版稿件均由記者 陳亞靜 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