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土地金融求突破濱海新區專攻制造業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8日 01:35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孫榮飛 郭晉暉 發自天津

  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天津視察一周年后,中國第二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正全力破解融資、土地、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遭遇的難題。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昨天坦承,濱海新區所面臨的困難和要解
決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制造業的發展和提升而出現的。

  不同的定位

  和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特區相比,天津濱海新區的定位更具有自身特點。

  皮黔生在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深圳的綜合配套改革是圍繞著爭取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進行;上海浦東新區的綜合配套改革則是圍繞著建設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中心來進行的。而據天津濱海新區的實際和中央的要求,濱海新區將圍繞著創建全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現代化制造和研發轉化基地來進行。

  數據支撐了這一點,2005年濱海新區與浦東新區GDP分別是1608億元和2108億元,其中濱海新區第二產業1110.6億元,工業發展水平略高于浦東新區1070.96億元。但在第三產業方面,濱海新區的產值是不到500億元,而浦東新區則已達1030億元。

  第二產業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大項目的相繼落戶。中石化投資的125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投資約80億元的天堿搬遷改造項目也已開工。在外資領域,僅自去年6月以來,濱海新區就已新引進韓國樂金、香港地區錦湖輪胎等10余個超億美元大項目。

  一位浦東新區官員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相對于浦東,天津濱海新區這次還重在開發,而不在改革。

  6月初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后,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提出,新區速度要有比20%更高的年均增長率。皮黔生表示,預計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GDP增長1930億元,增長率為20%,工業產值達4800億元,增長率為20%。

  破解融資和土地難題

  確定發展制造業為中心思路后,濱海新區相應的邏輯也自然展開。濱海新區一位接近決策層人士表示,濱海新區急需實施資源搶攻戰略。

  首先是融資體制問題。上述人士表示,濱海新區目前并不缺錢,國家

開發銀行的500億元專項貸款規模以及國家800億元信貸指標都能緩解資金缺口。但為長遠資金充足考慮,在金融工具創新之前先要進行投資體制改革。該人士透露,目前濱海新區正在抓投資體制改革。

  作為落實資金保障的一步,昨天,濱海新區管委會宣布,由濱海新區管委會出資組建濱海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承接國家開發銀行500億元貸款的承貸主體。

  此外,濱海新區還在謀劃土地方面的大動作。

  皮黔生表示,中央決定把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濱海新區擁有較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合于制造業的發展。據了解,在現在的規劃中,濱海新區有2270平方公里的戰略縱深,其中又有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儲備。

  皮黔生透露,目前濱海新區管委會和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正在共同組建濱海新區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以確保新區能夠順利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的建設。

  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宋聯新告訴本報記者,成立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旨在保證大額貸款償還。

  另一方面,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成立也是旨在生成足夠多的存量土地,“濱海新區以大項目投建來迅速促成制造業基地,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前期收購、整理、儲備,避免濱海長期以來的現用現征的倉促模式。”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濱海分局一位處長表示。

  目前濱海新區已規劃和確定完畢區內的八大產業布局,“這八大功能區雖已經定位和規劃,可規劃中的土地性質并沒有確定下來。土地還在各種所有者和使用者手上。”該處長告訴本報記者。

  同時,濱海新區內部土地資源分配并不均勻,為建制造業基地所需的工業項目和大額資金在各區的分配問題也是個各區間的重大利益問題。為此,濱海新區也開始了人事調整并啟動了機構改革方案,以進一步理順功能區和行政區、新區和協調下的8大功能區、新區和天津市城區之間的關系,強化濱海新區管委會功能。

  “我們現正在積極制定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土地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并于8月底報國務院審批。”皮黔生說。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