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緊缺沖擊下游產業 化纖企業掀起重組浪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7日 21:17 中國產經新聞 | |||||||||
本報記者 楊未宏 報道 美國時間6月21日,75美元一桶的“天價”原油誕生。 原油的“漲價風暴”波及了眾多行業,在原材料持續上漲的環境中,化纖業保持樂觀和鎮定實在是沒有任何理由。
化纖原料緊缺 當前我國的化纖原料市場,受到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的影響,出現了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產能過剩,原料價格急劇變化的局面。而國外化纖原料大量涌入我國,低價傾銷制約了我國化纖行業的發展,加劇了國內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下滑、效益虧損,對下游產業的發展再次造成沖擊。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我國政府和業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緩解化纖原料緊缺問題,但大量從國際市場采購化纖原料將是長期存在的事實。原料問題已成為制約中國化纖工業發展的瓶頸。”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何拓疆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講。 他認為,化纖產業由于對原料依存度過高,同時下游又是季節性變化的行業。因此,供需轉化快,難于掌握平衡。原油市場形勢日益嚴峻,已直接影響到以石油加工產品為原料的化纖工業健康發展。目前,雖然已有一些大型聚酯企業向上游整合發展,但向上游發展資源型產業難度較大,最終恐難以避免國際原油市場的巨大風險。 化纖企業生產能力過剩 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我國在“十五”期間新投產的近1500萬噸的化纖生產能力遭遇到空前壓力,所有的經濟指標都是按國際油價每桶30美元計算,原料的飛漲,使企業的盈利和還貸能力大打折扣,甚至造成開工即虧損的尷尬。而對于化纖老企業而言,其設備在原料消耗、能源消耗上都大大超過新設備,在新設備投入產出都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它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將更大。 那么,化纖行業的出路似乎只有兩條:一是提價,二是減產。 提價是化纖企業最樂于看到的前景,但是決定價格的關鍵是市場的供求關系。在供需平衡甚至供過于求的條件下,其下游的紡織企業承受人民幣升值、出口受限等諸多壓力,3%的利潤決定他們對化纖漲價的態度:漲價恐怕也只能是化纖企業的一廂情愿。減產則意味著一批規模小、實力差的化纖企業破產,也許這是應對石油漲價化纖業必須付出的代價。 但目前化纖業面臨的危機依靠“退出”真的能解決諸多難題嗎?退市是否能達到救市的目的?何拓疆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全國性的化纖產能同質化擴張速度過快,超過了市場的需求,是造成化纖行業虧損的重要原因。化纖原料價格大幅攀升嚴重蠶食了行業利潤,價格大幅波動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大風險。” 何拓疆認為,優勢化纖企業、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運轉困難的中小企業,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實現產業的上下游整合,形成若干個大集團、大企業,增強綜合競爭能力。中小企業自身也可積極進行存量資產的重組,或進行產業聯合。 拓展多途徑原料來源 何拓疆認為,盡管大量從國際市場采購化纖原料的狀況將長期存在,但同時更需要國內上游石化行業加快發展,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化纖企業的原料需求,使國產原料和進口原料形成一個合理的使用比例。 據其介紹,我國化纖原料發展較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上游原料的緊缺,主要是煉油能力不足,導致PX、乙烯等主要原料的嚴重短缺。行業鼓勵具備條件的大型企業和集團到具有原料優勢的國家和地區,采取多種形式投資化纖原料建設項目。吸引海外資本投資化纖原料以及前道石化項目建設。 所以目前,“行業的一個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的問題。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建設化纖原料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市場的‘價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來穩定市場價格,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風險。” 何拓疆指出,探求新型采購模式和途徑,增加中國在國際采購中的話語權。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化纖原料市場,部分原料的交易量占世界現貨市場交易量的比例已高達40%以上,但我們并未取得與此相對應的市場定價權。適當抑制化纖產能的過快增長,引導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加快技術進步,強化內部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