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建行小額賬戶降息惹爭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11:52 瀟湘晨報

  近日,建設銀行青島分行對存款低于500元的人民幣小額活期賬戶實行降息,據悉這是建行繼深圳、四川等地之后開展的又一次降息試點。自央行放開存款利率下限后,建行已成為首家付諸實施的銀行。

  分析人士指出,建行“吃螃蟹”的舉動是商業銀行追求效率的必然結果,其對銀行客戶實行差異化服務無可厚非。但同時,作為國有銀行,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為廣大儲戶提供質優價廉服務,更是建設銀行應該考慮的問題。

  小額存款負利息惹爭議

  根據建行深圳、青島分行公布的調整方案,小額賬戶的年存款利率由原來的0.72%降至0.01%。按此計算,500元存一年只有5分錢利息,扣除利息稅后只有4分錢。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再加上扣除利息稅和通貨膨脹因素,目前小額存款實際上已是負利息。

  據了解,建設銀行的試點得到了央行的支持。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建行對小額存款賬戶降低利率,既有助于商業銀行利用價格手段實行主動的資產負債管理,也可促進利率市場化的不斷完善和深入。

  一些收入較低的儲戶對此則表示難以接受。在深圳打工的侯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個月的收入只有800多元錢,除去每個月寄回家的費用和生活費,存在銀行的往往不到500元錢,而工廠附近只有一家建設銀行,現在銀行這樣搞,他覺得很不公平。“有錢的人不收費,沒錢的人反而要扣錢,這樣公平嗎?”侯先生反問說。

  據建行深圳分行的統計,去年4月30日發布小額賬戶收費降息公告后,從去年5月1日至5月15日的半個月時間里,深圳分行共辦理小額賬戶銷戶8987戶,平均每天銷戶599戶,比公告前平均每天增加銷戶300多戶。

  建行“吃螃蟹”事出有因

  事實上,讓儲戶歸并一些長期不使用的小額賬戶,以節約銀行資源、提高服務效率,正是建設銀行試點降息的基本出發點。以建行深圳分行為例,該行降息前約有563萬個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日均存款余額300元以下賬戶占賬戶總數的77.4%,其中日均存款余額10元以下賬戶占賬戶總數的43%,這些賬戶大多是長期不使用的睡眠賬戶,但卻占用了近一半的系統資源。其他商業銀行的情況也是如此。

  日益加大的存貸差壓力是銀行選擇降息的另一原因。深圳大學金融系副教授王培元說,由于收入增加、傳統觀念等原因,目前老百姓還是愿意把錢存進銀行,因而個人儲蓄存款不斷增加。但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很多原來“熱門”的貸款投放領域,如房地產、鋼鐵、水泥等都受到抑制,這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收益。而上市后的建行要更多考慮股東的利益,以期交出漂亮的報表,“開源節流”是必然選擇。

  專家:不能忽略社會責任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競爭,國內銀行普遍存在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病。此次建行率先降息,讓人看到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探索,加速市場化的背影,令人鼓舞。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次建行降息在客觀上對小額賬戶造成了“擠出”效應,傷害了部分儲戶的感情。

  王培元說,作為銀行賴以生存的“上帝”,儲戶無論貧富,都應該得到尊重。以我國的國情,僅有500元儲蓄能力的儲戶不在少數,作為國家商業銀行,其成立時的資本金、剝離的不良資產等都有儲戶納稅的功勞,沒有理由不給這部分人提供金融服務。建行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據新華社

  兩稅合一進入沖刺階段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高調表示,“兩稅合一”目前已經到了可以實施的時機。同時,國家
財政部
稅政司副司長王建凡在一次會議中透露,國家財政部、國務院法制辦、
國家稅務總局
正在加緊起草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一的草案,為8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作最后的沖刺和準備。

  “兩稅合一”指的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并軌。企業所得稅“內重外輕”的現象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就已產生。當時為了吸引外資,中國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兩免三減”優惠政策,即經營期限在十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前兩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權威調查顯示:目前中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在22%至24%之間;而外資企業的實際平均稅負在10%至13%之間。實際稅率卻相差一倍。

  “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合適比例是25%。不過,等法案最終通過后會更高一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說,“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稅率大概在31%。所以,所得稅率調整到25%-28%之間,對外資還是有吸引力的。”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