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土地放量 國土部稱土地供應不存在地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11:23 中國產經新聞 | |||||||||
撰稿/楊麗萍 “現實的土地供應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地荒問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近日就目前業界所關注的土地宏觀調控政策如是表態,“在城市特別是大型以上城市,要以供地為主要手段,積極支持城市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住房的建設用地,嚴格控制大戶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設用地,堅決停止別墅建設用地。”
大城市新區建設加速 事實上,長三角一直都在叫囂用地緊張。 對此,贠小蘇認為:“長三角的用地非常緊張,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用地力量。”他強調,這種潛力主要是來自于城鄉統籌,來自于土地再利用和再調整,通過存量土地的調整和再整理,舊城舊村,老工業區和老企業改造,可以在已有土地中騰出新的用地空間,可以在已用土地上提高單位用地的水平,能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城鎮建設用地的重整和再利用,無疑有著巨大的商機。” “國土部門在對2002年-2005年的住房建設供地情況進行清查時”贠小蘇再次用數據證實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市目前已供土地但尚未形成實際住房供應的土地面積還有4000公頃,規劃建設面積達到8000萬平方米,占已出讓住宅用地面積總量的53%,相當于北京市近兩年的房地產用地總量。 而就在近日地交會的不同主題論壇上,國土資源部地籍司司長樊志全從另一角度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1997年-2004年全國新增各類建設用地4563萬畝,平均每年新增570萬畝,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2428萬畝,平均每年占用耕地304萬畝。加之農業結構調整和災毀等因素,全國耕地保有量從1996年年底的19.51億畝,下降到2005年年末的18.31億畝,人均耕地從1996年年底1.59畝下降到去年的1.40畝,”樊志全的言外之意是,耕地逐年減少,建設用地不斷增加的事實很難讓“地荒論”有成立的理由。 “從全國來看,近幾年來,房地產業用地占到了全國供地總量的30%左右。”贠小蘇強調,“現實中不存在地荒的問題。” 閑置造成“地荒” 一邊是建設用地的追加,一邊卻是開發商“深陷地荒之困”。如此巨大的差距,問題在哪里? 閑置問題成了“地荒”的一個頑疾。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造成大量土地閑置的主要原因是,前些年一些地方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大面積占用土地。同時,土地管理措施的乏力,也為一些地方變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讓土地造成可乘之機。 據顯示,到2004年年底,全國城鎮規劃范圍內共有閑置土地107.93萬畝,空閑土地84.24萬畝,批而未供土地203.44萬畝,三類土地總量為395.61萬畝,相當于現有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7.8%。 “而目前,通過整治盤活的數量與如此巨大的閑置土地面積相比只是鳳毛麟角。”這位業內人士坦言,其實像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廣州這種越是用地緊張的城市,閑置土地的回收和盤活工作越難做。“因為,這些地方的土地升值最快,盤活閑置土地實際上是一場利益博弈。” 當然,城鄉規劃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設用地指標。 土地重整提高土地利用率 面對“閑置”和“粗放”這兩個保護土地資源的“絆腳石”, 國土資源部這一次的旗幟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鮮明。 “必須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過統籌城鄉建設用地,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的產出水平和利用率。”贠小蘇透露,今后土地利用必須保證60%以下是存量土地。“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據記者了解,60%的提法是新的表述,之前的表述是要求地方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不占或者盡量少占農用地,而沒有量化指標。 另悉,國土資源部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受到了長三角用地潛力仍然巨大的啟發。 顯然,國土資源部在新一輪的土地宏觀調控中還將體現供地結構調整的作用。 “在城市特別是大型以上城市,要以供地為主要手段,積極支持城市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住房的建設用地,嚴格控制大戶型和低密度的住房建設用地,堅決停止別墅建設用地。”贠小蘇指出。 這是為了落實此前九部委新政中 “加大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房子的比例建設”所提出的。而業內人士坦言,國土資源部新一輪的宏觀調控也是想“一箭雙雕”,既能夠平抑地價和房價,同時又實現集約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