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六大問題桎梏國企改革 國資管理法呼之欲出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5日 02:25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左振乾報道

  “國有企業改革在新時期面臨新機遇;2006年,國企改革新政不斷出現,一些重大改革實踐也遇到了諸多問題;特別是政策性負擔和體制性束縛仍然制約著國企改革的突破。”這是《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采訪有關國有企業改革業內人士時得到的最多的回答。

  “國企”出身于全民所有制性質,歷經國營企業、國有企業、國資企業的身份演變,至今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目前,圍繞國企改革依然存在不少熱點問題:改制問題、管理層收購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治理結構問題、三項制度改革問題、股權分置問題等等。

  “最重要的是依靠法律得以徹底解決”,一位長期從事國企改制研究的專家對記者說。“應該說,到這時候,國資管理法就是呼之欲出了”。

  國企改革六大實踐難題

  “國有企業改革近些年來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仍存在六大實踐難題。”《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一位國企改制專家的論文中看到了這樣的論述。

  這位專家把這些問題歸結為:一是證券市場效率問題。將國企改制后在境內外上市,這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路徑。但基于承載國企改革與解困的歷史使命,國內證券市場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瀾,以及各方經驗的欠缺,證券市場逐漸失信于人,各類問題最終徹底暴露。

  其次是管理層收購問題。“郎顧之爭”曾引發學界和企業界的熱烈討論,在討論聲中,伊利等上市公司高管頻頻出事。還有高管人員選聘問題和職工身份轉換問題。

  在談到關于“管理機制和制度問題”時,這位專家認為,“國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這是做好做強企業的基礎,但絕不能保證企業做強做大,一些股份制企業或上市公司照樣效益低下以致破產倒閉。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制度體系,激發企業組織的動力和活力,調動企業各層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最后是歷史和社會包袱問題。“國企一度扮演了多種角色,承擔了多重責任,幾十年來沉淀下許多歷史性問題,背負起很多社會性包袱。”專家對此深有感觸。

  政策性負擔是根本

  另有國企改革專家認為,中國的國有企業也有它自身的特性——它承擔著由政府的發展戰略所導致的政策性負擔。

  實際上,在國有企業所承擔的政策性負擔沒有解決的情況下,這些著眼于改進內部治理機制的改革方案都將無功而返。

  “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改革經驗也告訴我們,簡單的私有化并不能解決預算軟約束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改革最為根本的問題,就是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問題。只有消除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讓企業具備自生能力,國有企業改革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有關人士這樣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仍面臨體制阻力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有望出臺。如果此消息確定,這將是我國國有企業監管成功轉型的標志性事件。

  從1994年通過的《預算法》明確提出建立“國有資產經營預算”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一直在進行經營預算編制的嘗試。但是到目前為止,國有資產經營預算仍然沒有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這說明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仍然面臨著體制上的阻力。

  “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編制出臺之日,就是中國國企改革進入到穩定狀態之時,就是國有企業從改革階段逐步過渡到正常經營階段之時。”業內人士這樣對《中國產經新聞》評價說。

  今后我國應當制定國有資產法,將國有企業的出資人、監事會和董事會之間的關系通過法律固定下來,并且在財政部、國資委乃至金融資產管理機構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相互分工、互相配合、相互制約的運行機制。只有這樣,中國的國有企業才能實現既定的目標。

  “我們期待國有資產管理法能夠早日出臺。”一位從事國資監管工作的基層人士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這樣呼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18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