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行業巨頭美國萊伏頓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通領科技集團奮起反擊,并最終獲得可以確保勝訴的“馬克曼命令”
這幾天,浙江通領科技集團(以下簡稱通領科技)董事長陳伍勝顯得格外興奮。與美國電器業巨頭萊伏頓公司的一場艱難的專利糾紛,經過700多個日日夜夜的漫長等待,通領科技終于獲得確保勝訴的“馬克曼命令”。這是中美企業知識產權糾紛中,中國企業拿到的第一
份“馬克曼命令”。
兩年多來,為打贏這場由美方挑起的中美知識產權官司,通領科技僅訴訟費就花了200多萬美元。“這個代價不小,但很值!到20日,我們已經把馬克曼命令發給所有美國客戶。案子勝券在握,我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陳伍勝如釋重負。
中國“黑馬”挑戰行業霸主
通領科技專利產品沖破技術封鎖與壟斷,迅速打入美國市場,但是遭到萊伏頓公司的專利“伏擊”。
通領科技與美國萊伏頓公司的知識產權糾紛始于2004年。
那時的通領科技創辦才3年。作為浙江省的一家民營企業,通領科技擁有數十項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專利,是全球生產GFCI(接地故障漏電保護插座)產品的5家企業之一。
GFCI產品在美國有每年3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通領科技的產品剛剛進入美國,就被同行業巨頭萊伏頓公司指控侵犯其專利權。經過美國法庭復議,通領科技獲準進入美國市場,此后便如同一匹黑馬,迅速擴大在美國市場的份額,當年該公司出口將近2000萬美元。
萊伏頓公司開始發難了。
從2004年4月起,萊伏頓公司利用一項GFCI母專利,陸續對通領科技在美國的4家重要客戶發起專利侵權訴訟。2005年3月,萊伏頓公司又用上述母專利中的一項子專利起訴通領科技的另一家美國客戶。萊伏頓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有百年歷史,在39年中打了38場官司,全部迫使對手選擇和解。這次,萊伏頓公司的策略再次應驗,通領科技的客戶紛紛訂貨延期、停購甚至退貨。
通領科技的產品全部出口美國,如果不直接應訴,其后果可想而知。2004年10月,陳伍勝主動要求以制造商身份加入訴訟案。為保護美國營銷渠道,通領科技主動為全部被告承擔訴訟費用和侵權擔保。
不惜代價敢于“亮劍”
美國法院下達了對案件結果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馬克曼命令”,確認通領科技的產品不存在侵權問題。
早在通領科技進軍美國市場前,為避免惹上官司,陳伍勝就將產品送到美國兩家著名律師事務所進行侵權檢索和分析,并取得了非侵權的法律評定文書。美國4家企業生產的GFCI產品,均采用機電一體化的漏電保護技術,而通領科技采用的永磁式電磁機構原理的漏電保護技術,系全球獨家自主發明的專利技術,在知識產權上與美國公司風馬牛不相及。
“他們起訴經銷商的目的就是要借刀殺人,一是想讓通領四處應訴,因無力承受巨額的訴訟費而倒閉;二是讓經銷商知難而退,使通領失去市場。”陳伍勝說。
2004年秋,萊伏頓曾提出和解方案,前提是通領科技要向他們支付專利費。陳伍勝很清楚,只要答應了對方的要求,通領公司就可以免去訴訟之擾,但他們將永遠在競爭中失去主動權。通領科技拒絕了和解。應訴后,公司在美國請了最好的律師,多次召集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召開研討會和論壇,研討應對方案,并呼吁政府和社會對企業維權予以關注。
通領科技的律師赴紐約對萊伏頓公司副總裁進行詢問取證筆錄時,“他卻多次拒絕我方律師提出的法庭詢問取證筆錄,使官司一拖再拖”。
2006年5月23日,新墨西哥州聯邦地方法院下達了對案件結果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馬克曼命令,確認通領的產品不在萊伏頓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即不存在侵權問題。
從被告到原告
在美國獲勝后,通領科技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萊伏頓公司在華設立的獨資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
“馬克曼命令對整個案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在中美知識產權糾紛中,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拿到美國法院的馬克曼命令。這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衍亮博士說。
這場長達兩年的海外訴訟,使通領科技一度陷入困境。陳伍勝介紹說,2005年公司原計劃出口交貨值5000萬美元,但實際只完成了一半;聘請首席律師費用為每小時560美元,目前每月費用約10萬美元。
巨額的訴訟費壓得陳伍勝喘不過氣來,但他并不想改變決定:“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抗爭,就意味著行業的技術制高點和知識產權永遠受制于人,我們只能給人家做下端產業。”
近日,通領科技已通知美國律師向法院提出不審即判的動議,這起曠日持久的中美知識產權糾紛大案,最終結果不久即見分曉。“如果我們贏了,美國市場就是我們的!”陳伍勝樂觀地說。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長文希凱認為,沒有知識產權的產品一上市就很容易被別人仿制,這樣是不可能獲得長遠發展的。中國的企業要向通領學習,充分認識到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企業對知識產權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
陳伍勝等業內人士稱,中國企業在進入國外市場時,一定要進行專利檢索,有備無患,才能有效應對專利訴訟。國內企業在做強、做久、做響國際知名品牌的同時,還要精心維護自己的品牌,積極推進由被動防守向主動維權的根本轉變。
陳伍勝說,就在不久前,他在美國發現了萊伏頓公司在華設立的獨資公司生產的產品侵犯了通領科技的專利權,他已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鏈接
馬克曼命令,是審理專利侵權糾紛的美國法官解釋專利權利要求、確定其保護范圍的司法裁決。它是獨立的馬克曼程序所產生的司法命令,對侵權判決的結果有決定性作用,是法官審理專利侵權案件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在馬克曼程序中敗訴的當事人不能獨立于侵權裁決而對這個司法命令提起上訴。
馬克曼程序產生于美國判例法。1996年4月23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馬克曼和POSITEK公司訴Westview器械公司和ALTHON事業公司案”做出終審裁決,明確規定,專利權利要求的解釋,包括對權利要求中詞匯的解釋是法律問題,由法院管轄,而不是事實問題,不歸陪審團管轄。此后,專門用于解釋專利權利要求的司法程序――馬克曼程序逐漸在美國各聯邦法院盛行。
被告在馬克曼程序中勝訴后,往往會要求法院不再開庭審理專利侵權問題,直接宣告被告不侵權,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一般會支持被告的動議,并做出對被告有利的不審即判裁決。(記者 蘇顯龍 蔣建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