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政治治理:詮釋中印增長故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9日 03:07 第一財經日報

  編者按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近年的亞洲經濟版圖,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無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中印在經濟增長的背景和模式上的種種相似和諸多不同,決定了它們天然就是用來作比較的。與企業層面的“公司治理”相對應,張軍教授將國家層面的“政治治理”概念引入到經濟增長模式的分析。如果說印度的經濟增長是因為英語和資本市場這兩項制度資產的“紅
利”,中國的經濟增長則得益于執行政治所具備的決策效率方面的優勢。本期財經研究刊發張軍教授的文章,將一個解釋中國經濟增長問題的新的邏輯出發點和理論框架帶給讀者。

  中國的改革與經濟增長即將進入第30個年頭。在政治穩定、政府治理、適應能力以及經濟增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積累的大量獨特經驗,值得現代經濟學認真總結和研究。經濟發展模式與國家治理和政治模式緊密聯系,則是懂得中國經濟的必修課。

  中國也一直在向西方學習,而且在因地制宜消化國外的經驗。而今天中國的經濟增長經驗也受到他國的關注與仿效。例如,印度就在研究中國的特區和招商引資的經驗,越南則在關注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策略。

  構造和發展一個解釋中國經濟成功的新的理論,是一個可以對經濟學和經濟發展理論有重大貢獻的機會。現有的經濟學文獻在中國的財政分權與改革的不可逆性、內生的產權理論和體制的靈活性、增長的診斷學以及模糊產權理論等解釋局部經驗方面都取得了理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基礎。但一個完整的解釋理論則需要將中國的國家治理模式、政治發展的道路與經濟增長的推動機制之間的關系確立在一個邏輯一致和有微觀基礎的框架內。

  1 印度:制度資產的“紅利”

  關于印度和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與趨勢的文字討論這些年來林林總總已不算少數。一開始,人們似乎總是會簡單地把印度今天的增長歸結于印度在1991年以后的自由化的改革政策。但隨著對印度改革政策的深入了解,我們就會發現這實在是比較牽強的看法了。一些細心的經濟學家發現,印度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加速了經濟的增長。哈佛大學的羅德瑞克教授前不久發表長文,發現印度經濟在1981年出現的增長拐點現象與私人部門的增長勢頭有關,而與國有部門的改革關系不大。

  實際上,印度在1991年推行的自由化改革政策就其力度和執行的結果而言根本無法與中國相提并論。以國有部門為例,因為政府和議會的黨派差異,印度地屬國有企業的民營化改革可謂步履艱難。對國有企業進行持續的補貼比民營化當然更符合地方民主政治的利益。既然如此,誰還會對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感興趣?最近我與印度的同行正在進行的一項關于中印國有企業改革的比較研究就證明了這一點。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去年10月29日發表過一篇文章叫“What's to stop India andChina”(什么東西能讓印度和中國停下腳步)。文章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什么東西將會阻止印度的經濟增長呢?文章認為是政治。政治為什么還能導致經濟停滯呢?這篇文章說到,印度民主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根本沒有辦法去推動經濟改革。在經濟改革定為大局的情況下,印度的地方政治家們卻在想著別的事兒。有文章說,在印度的硅谷,他們當地的議會討論的不是當地的經濟增長,不是如何去改造地方的基礎設施,而是在無休止地討論著如何把英文地名“班加羅爾”改成印度名“班加路路”。這也難怪,在民主體制里,政治本來就該是如此。

  去年底在巴塞羅那的一個會議上,印度德里大學校長,著名經濟學家迪帕克·納亞爾教授親口對我說,印度的增長是自然而然的。對經濟學家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最好的解釋。作為上百年來英倫制度成功移植的結果,印度還能有不增長的道理?一些經濟學家干脆把印度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增長解釋成所謂制度資產的“紅利”。而印度最大的制度資產就是英語和資本市場。是的,如果我們把印度的制度控制住,幾乎找不到解釋印度增長的其他顯著變量。投資、FDI、技術進步、貿易、開放政策、地理、教育等這些通常被認為是解釋增長的重要因素,在印度的經濟里幾乎都不出色。而以上這些東西卻全部解釋了中國的增長故事。

  2 中國:執行政治的效率優勢

  在印度,增長成了與政治幾乎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的“金融現象”,而在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與政府參與、政治治理和財政開支聯系在一起,成了一種“財政現象”

  與印度自然而然的增長現象不同,中國的增長顯然來自于“工業化”這個傳統的模式。農業國的工業化是發展經濟學家研究的一個經典題目。張培剛先生早年在哈佛求學時就在尋找適合中國工業化的模式。1949年以后,中國進行了蘇聯式工業化的模仿與努力,但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似乎并沒有成功地實現經濟增長。

  中國在過去的20多年里實現了經濟的增長,并且是工業化推動的經濟增長。但是中國的政治制度并沒有發生改變。同樣是工業化的模式,為什么不是上世紀80年代之前而是之后才有了增長?我的看法是,雖然中國的政治制度沒有改變,但過去20年卻改變了政治的治理模式。什么是政治治理?很多人對“公司治理”很熟悉。可是一個國家的“公司治理”就是政治治理。我們之所以需要“治理”,大概是為了兩件事情,一個是要面對決策環境的復雜性;一個是要執行決策的結果。決策越復雜,越有不確定性,包含的利益沖突越多,越需要復雜的治理結構。除了這個,我們還需要治理結構來貫徹和執行決策。

  中國的政治體制和印度比,相對優勢是決策的結果能貫徹到底,可以執行。尤其是,當決策過程并不過于復雜時,中國體制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而印度的體制似乎是處理簡單決策的昂貴制度,其長處是能夠穩健地應對復雜的決策環境和多元的社會結構及其利益沖突問題,能消解利益的矛盾,但靠民主程序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過長。民主治理能解決較為復雜的決策問題,而相對劣勢是執行不力。而中國政治治理的核心是執行。在工業化和經濟起飛時期,一般來說,決策的環境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執行力是考驗一個政治體制是否可以推動經濟改革和經濟增長的關鍵。

  對印度而言,文化、宗教和價值觀的復雜與多樣性會讓印度更容易走上民主的體制,而在中國,經歷了頻繁的政治運動和長時期的“文化大革命”之后,社會結構與價值觀變得相對簡單和同質。因此在印度,增長成了與政治幾乎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的“金融現象”,而在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與政府參與、政治治理和財政開支聯系在一起,成了一種“財政現象”。

  3 破解基礎設施之謎

  在中國的政治治理模式下,對官員的正面激勵很好地把市場因素與政治因素合成在了一起。這個激勵的核心被稱為基于經濟發展的政治表現

  中國與印度兩國基礎設施的天壤之別為我們理解增長與政治治理的差異提供了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什么中國的基礎設施發展得這么快,而印度的基礎設施如此落后?事實上,印度落后的工業化和制造業狀況大概可以從其糟糕的基礎設施中尋找到答案。而中國的快速工業化和貿易部門的擴張均得益于在基礎設施上的持續的更新速度。

  在印度的民主和多元政治體制下,地方基礎設施的改善無疑是一個牽涉各種利益的復雜的決策過程。有消息說,由于改善基礎設施的政策難以執行,印度政府無奈只能決定把機場私有化。而在中國,有意思的是,基礎設施幾乎全部是由地方政府投資和建設的。基礎設施的改善是中國地方政府官員“為增長而競爭”的必然結果。這反映出兩國政治治理的巨大差異。

  在討論和對比不同經濟增長績效的文獻里,人們常常把“硬件”與“軟件”分開評價,這樣的做法并不合適。印度基礎設施的嚴重滯后并不說明印度可以很快地趕上中國的水平。對于經濟發展而言,制度的細節與健全的法制固然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但基礎設施這個所謂硬件的改善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也更不簡單。基礎設施的建設表現為高速公路、軌道、通訊電纜、機場、車站、整潔的城市容貌和高樓大廈這些物質上的改變,但卻遠遠超出這些物體本身。當我們對比印度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時,我們一定會在兩國的那些軟的體制上去尋求硬的基礎設施差異的原因。毋庸置疑,一個沒有作為的體制是造不出這些硬東西來的。看上去,投資于基礎設施是典型的“扶持之手”的政府行動。那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地方政府更懂得如何去實現公共利益呢?或者中國的政治治理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基礎設施的改善呢?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觀察中國現行的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模式。有意思的是,相對于中國在科技的研究與開發(R&D)方面的滯緩而言,中國在改善基礎設施問題上卻演化出了一個成功的模式。我的觀察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改善多是地方政府與市場進行交換的結果。想來想去,這該是非常精彩的經驗。在理論上,基礎設施的投資周期長,私人回報低、折舊快、市場的解決辦法不能保證足夠的投資。以此而論,假如沒有確保投資基礎設施之外的可觀的回報和承諾,單純依賴市場機制應將無法來解決中國基礎設施投資的問題。那么,什么是政府可以給市場投資者參與投資基礎設施提供的可觀的回報和承諾呢?由于存在土地的政府所有權和復雜而普遍的政府管制,政府可以給市場投資者提供的回報機會當然就應該包括基礎設施本身的經營特許權,土地的協議轉讓、房地產開發以及對本地市場的進入許可等。在中國,政府管制的放松和變遷常常就是與市場進行互利交換的結果。

  那問題是,為什么中國的地方政府在改善基礎設施問題上會變得那么有“市場頭腦”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把持續改善基礎設施的政府努力與政治約束模式下的官員選擇行為聯系起來。這樣的結合是揭開中國為什么擁有一流基礎設施之謎的關鍵。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發現,中國在投資和更新基礎設施上的出色成就是中國的政府轉型的一個可以解釋的結果。這個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在中國的政治治理模式下,對官員的正面激勵很好地把市場因素與政治因素合成在了一起。這個激勵的核心被稱為基于經濟發展的政治表現(簡稱“政績”)。這非常重要。不僅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當地,啟動制造業的發展,帶動私人投資的增長,實現當地更快的經濟發展,而且顯著改善的基礎設施本身就是最容易度量、從而能最好的地方官員的“政績”的東西。“把激勵搞對”是鄧小平先生和毛澤東先生在政治治理上的最大差異。毛澤東排斥市場,而鄧小平卻利用了市場。

  經濟學家對轉型經濟的研究一直以來都集中于經濟部門的改革和轉型,時常忽視政府自身的治理轉型。實際上,為了實現政府向市場扶持型的轉變(政府轉型),從而支持和利用市場的作用,更新政府的人力資本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早在1996年,正是因為介入并親身觀察了俄羅斯與東歐的經濟轉型過程,美國的經濟學家施萊弗和維什尼教授才注意到了政府轉型在經濟轉軌中的重要性。在《轉軌中的政府》(收入在他們兩人編著的《掠奪之手》2004年中文版一書中)一文中,他們強調:“無論對經濟還是對政治而言,如何更新過時的人力資本也許都是轉軌的中心問題。”(中文版,第213頁)

  在中國,給定了政治的體制和政治的約束,盡快克服“左”的意識形態的束縛是鄧小平先生推動的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把這樣的改革理解為人力資本的更新。由于在上世紀90年代后加速了黨和政府官員的人力資本的更新速度,中國較好地實現了政府轉型和政治治理模式的變遷。這是中國的地方政府比印度和俄羅斯的地方政府在市場“親善化”和鼓勵經濟增長方面表現出色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印度復雜的政治體制和政黨之間的利害關系使政府的作為降到了最低限度。而在意識形態上,針對市場經濟和外國的投資行為,印度的政治家們卻顯得極“左”多了。

  4 體制靈活性締造中國增長神話

  與主流經濟學那些一成不變的命題相對照,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經濟成功恰是得益于它的現存體制的可塑性和靈活性。這的確是一個少見的治理模式

  中國的改革和增長一直是在西方世界并不看好,甚至對中國崩潰的預言不絕于耳的環境里發生的。但是,由于體制的靈活和容易適應,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里多次避免了災難的發生。當西方的正統國家理論和主流的經濟發展理論把強勢政府、缺失的法制以及資本不發達等“國家因素”看成經濟落后和阻礙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的時候,中國的經驗卻把經濟增長與國家增長協同起來了。

  與主流經濟學那些一成不變的命題相對照,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經濟成功恰是得益于它的現存體制的可塑性和靈活性。這的確是一個少見的治理模式。中國的政治家們在策略上保持了對多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并存的開明,使得中國的轉型以經濟形式的多元化為起點。時至今日,演變出來的體制的多樣并存仍然奏效。不僅在經濟轉型時期始終保持著所有制的多元化,而且在很多方面,同在一個“單位”的人卻能夠生活在不同的體制里。一個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做法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從國家的現存經濟理論中我們總是不能很好地解釋下面的事實:中國的政黨和政府不僅是改革與經濟增長的推動者,也是改革和經濟增長的受益者。經濟的增長導致了國家和政黨的增長。而要解釋改革后中國經濟增長的成功模式,不研究中國的政治治理模式、行政執行力、對外部環境不斷適應的能力、官員激勵模式和競爭促進的微觀機制之間的關系是根本做不到的。中國政治治理的一個優勢就是不斷適應外部變化了的環境和需求,不斷調整其方法和理論。這在承認市場經濟、發展私人企業和承認私人財產權利問題上表現得非常典型,最終將保護私人產權的條文寫入了憲法。中國經濟體制今天的可塑性和靈活性來源于政治治理,而后者是形成得益于改革初期鄧小平先生倡導的務實政治哲學和大多數人對中國的前途與命運的擔憂。

  正是由于體制的靈活,當西方觀察家們指責中國在市場制度、法律體系等制度的基礎設施方面表現落后的時候,他們沒有看到中國能靈活地用政治模式和國家治理的其他優勢來彌補那些缺失。在法律和財產權制度跟不上的時候,是政府注重培養良好親商環境的誠信使外商直接投資得以大規模進入,而這些就是政治治理的作用。政治治理的優勢的另一個表現在于中國行政系統的改革對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上。它把正確的市場激勵引入了地方政府系統并能保持著政治上和人事上的集中制度。它促進了經濟增長,盡管代價也不小。功過評說的背后依然需要依托理論。

  很有意思的是,在發展經濟學的文獻里,大量的經驗研究發現政府的財政支出對經濟增長往往有顯著的負面影響。而中國倒是一個例外。首先,過去十年的經濟增長與政府支出比重的增長相伴隨。無論沿海還是內地,地方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都經歷了類似的變化模式,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持續下降至1994年之后轉為持續上升。而且,由于政策可以執行,中國在向市場化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中央政府將更多的權力轉移給了地方政府,產生了地區分權制度,地方政府為了引進域外資本(包括吸引外資)發展地方經濟而展開激烈的相互競爭,推動了工業化和貿易的增長。

  我的同事最近的一項經驗研究發現,中國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事實上存在顯著的跨時差異和地區差異。他們的這個研究證實,1994年之前二者之間的關系顯著為負,而分稅制改革后財政分權則有利于經濟增長。這支持了我的一個觀察和思路。實際上,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們基于中國 29 個省市1987~2001 年間的面板數據的計量回歸發現,在控制住其他因素之后,政府的支出比重的增長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有正面的影響。這表明,差不多在1994年以后,“資本形成”明顯地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