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企業所得稅內外合一 > 正文
 

兩稅合一尚在期望中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7日 13:02 中國經營報

  作者:厲林

  內資企業對“兩稅合一”的要求頗為迫切。張宏偉、張文中、許榮茂、尹明善等內資老總都助推過此事。

  近日,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表示,“兩稅合一”目前已經到了可以實施的時機。也有
財政部權威人士透露,今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兩稅合并的草案幾無懸念。據了解,在兩稅合并的方案討論過程中,政府各個有關部門會充分考慮各種情況給予企業合理的過渡期。

  政府的姿態似乎顯示“兩稅合一”的成行已為時不遠,而現實的操作還尚待時日。

  外資概念難區別

  內外資稅賦合并的問題已被討論多年。“兩稅合一”主要是指內外資所得稅的統一。目前,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名義稅負是15%,實際稅負水平是11%;而內資企業名義稅負是33%,實際稅負水平達22%,相差18%。“相差18%意味著,同樣是1億元的利潤,外資企業要少繳納1800萬元的稅。”物美集團副董事長吳堅忠表示。

  實際上,如物美這般純粹的本土零售企業正在日漸消失。如今在零售領域,很多企業的所有權正在發生改變。“國美總裁黃光裕曾抱怨,國美分明已經屬于外資企業,卻沒有享受到外資的優惠待遇。”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曾在一次演講中笑稱。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所稱的外商投資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隨著資本的多元化,民族企業的觀念正在淡化,外資以兼并重組方式推進進入步伐,而更多的內資企業也在境外上市,資本日趨多元化,內外資的界限模糊,執行起來也很困難。國家提出重點扶持的20個零售企業‘國家隊’也大部分不是100%的本土企業了。”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批發與零售研究中心主任洪濤,混合經濟是未來市場發展的一個趨勢,而外資優惠的政策執行起來將更復雜,收稅成本很高。農業稅取消的部分原因也正在于此。

  零售專家郭志軍表示:“去年,商務部一年國家審批的外資企業有1000多家,是前些年的3倍多,來勢洶洶,在此時拉平與外資的區別待遇,也是符合當前發展形勢的表現。”

  非顯性優惠更高

  “國家給予外資的優惠很多是隱性的。”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告訴記者。如果說稅率上的差別是外資優惠的主要表現,那么隱藏在數字背后的是更多的非顯性的不公平待遇。兼任幾個城市招商顧問的營銷人士樊曉軍告訴記者,國家政策落實到不同區域,經常會顯示出傾向性。“招商時減免,甚至通過變相獎勵,返還多少當地稅金,這都是可以談的。”樊曉軍透露,愈是內陸地區、經濟開發區,政府的優惠更大,返還30%,40%甚至大部分的稅金,當地政府都情愿。因為沒有這個力度,外資請不來。

  “國家一直對這種非顯性的稅金優惠查得很嚴,所以當地政府一般都會通過變相的科技獎、就業獎,返還稅金。”樊曉軍表示,這是很多招商部門公開的秘密。

  洪濤表示,雖然國家對于商業企業的內外資稅率優惠政策把得比較緊,但是外資已經站在一個非常強勢的位勢。

  樊曉軍透露,外資企業在選擇投資區域時,一般都會比較,從地價、房租到各種稅金,看哪個區域的政策更優惠。雖然,內外資稅率除了在企業所得稅上有優惠政策之外,其他稅種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引資心切,只要能有帶動就業和消費,從地價、房租到稅金都會不惜血本地讓步。稅金只要是歸屬地稅的部分,談判時都能成為地方政府的一項優惠籌碼。

  “商業是一個競爭性非常強的行業,對資金需求非常強,而資金鏈正常流轉對于連鎖模式的零售企業尤其關鍵。”洪濤表示。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1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