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邊國家一片升息潮中,人民幣利率依然紋絲不動。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隨著通貨膨脹預期的增強,央行開始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貨幣政策中的終極武器也已經在發射架上接電。
對于這種變化,債券市場提前予以反映。從6月2日開始,交易所國債指數接連大幅下跌,周二盤中更是創出今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
CPI指數警示通脹隱憂
6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5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4%。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非食品價格上漲1.1%,其中,車用燃料及零配件價格上漲13.2%,租房價格上漲2.5%。
數據還顯示,5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76億元,同比增長14.2%,增幅比上月的13.6%提高0.6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的12.9%提高1.3個百分點,創多年來月度增幅新高。
經濟學家稱,正是資源類價格的上漲推動了CPI上升。
央行發行千億定向票據滅火
就在統計數據公布的當天,央行在債券市場招標發行一年期票據,利率提高至2.48%,創下15個月來新高。
與此同時,央行在公開市場中再度出手,定向發行1000億元央行票據。此次央票期限1年,收益率為2.1138%,大幅低于招標發行央票利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央行1000億元的定向發行規模中,建行、農行、工行、交行、光大、浦發分別獲得420億元、300億元、120億元、100億元、30億元、30億元,與各家銀行5月份新增信貸的規模成正比。
一位商業銀行資金運營部門人士分析,人民銀行此舉主要的目的在于控制信貸增速,警告商業銀行不要無限制放貸。
債券市場應聲而落
央行招標票據利率創新高,出乎市場意料,進而引發投資者對通貨膨脹及加息的擔憂,消息傳出當天,債券市場跌聲一片。其中,交易所國債指數由109.63點一度跌至109.24點,最大跌幅為2005年11月以來的最高。
國債回購利率也應聲而起,交易所新7天回購利率一度升至3%的高位。
債券交易員認為,債券市場本輪大幅下跌除與央行大規模發行定向票據及新股IPO申購分流資金有關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趨熱的CPI指數,打開升息的潘多拉之盒。
分析人士表示,上述人士的擔憂不無道理。從各國公布的CPI數據來看,全球經濟正面臨通脹的威脅。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四五月份CPI指數均高于預期。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通脹,美國已連續16次上調利率,土耳其也在不久前5年來首次升息。
商報記者 張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