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動型通脹正在逼近 制造業盈利空間縮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0日 02:5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何謙 杜艷 北京報道 短短一個月時間,木材價格上漲了15%。同樣一筆流動資金,企業能夠買到的木料越來越少了。一家廣東家具廠駐北京的經理說:“這讓我們怎么能不降低庫存呢?” 這也是其他中國制造企業正在做的事情。面對高成本的壓力,它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
而宏觀經濟部門更擔心的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否會最終引發通貨膨脹?消息人士稱,上周在央行舉行的通貨膨脹分析研討會上,一些宏觀經濟部門的官員開始擔心,中國將出現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高成本壓力下的企業生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月1日發布的PMI(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除了紡織企業的購進材料價格下降外,其他中國制造業的各行業成本都有所上升,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為最,這3個行業的指數達到或超過了80%。 這也致使今年5月的原材料庫存指數降為45.6%,比上月減少2.3%,是7個月以來的低點;產成品庫存指數降為42.9%,比上月滑落1.9%。 在分析人士看來,企業原材料庫存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業在設法規避高成本對經營的沖擊。 面對新訂單、生產、采購量、新出口訂單指數都比上月出現明顯回落的境況,企業主紛紛表示資金緊張,從今年4月份起,有色金屬、石油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太快,部分省市公路運費重新上調收費標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秘書長蔡進說:“這些因素都使得企業成本上升嚴重。” PMI 是宏觀經濟先行指數,一般認為,PMI反映的趨勢要比實體經濟運行早半年時間。 由里昂證券發布的中國PMI指數幾乎反映了同樣的趨勢。里昂證券首席經濟師韋卓思博士 (Dr Jim Walker)說:“5 月份總體經營活動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價格指數的變化。中國國家發改委在5月24日宣布油價上調9%,對于投資者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 里昂證券5月份的報告顯示,投入品價格指數從58.7%一下子跳升至70.7%。 雖然在該公司發布的PMI調查中,企業出廠價格指數也在急速上升,由4月份的52.5上升至5月份的55.9,為2005年3月以來之最,但較之成本的巨大升幅仍然相去甚遠。 銀河證券研究部專事宏觀經濟研究的張新法認為,投資的快速增長,導致國內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經過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調整,過剩趨于緩解,所以庫存下降表現更明顯的是投資類和生產資料方面,而在消費品方面,由于多數產品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所以表現并不明顯。 另外,利率上調、信貸規模控制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讓中國的不少制造企業再次感覺到了來自流動資金的壓力,從而對產量與庫存進行了結構調整。 這讓很多企業感到無奈。苦于找不到替代銅來生產水龍頭的材料,但“消費者對一個中檔銅質水龍頭一下漲三十多元怎么能接受。而且就算漲價了,我們的利潤也只會更低”。一家在南京的水龍頭生產企業已經停產。另外一些企業選擇的做法是:“能銷售多少,我們才生產多少。” 國家發改委運行局的調查顯示,流動資金緊張正影響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以棉紡織業為例,隨著棉花、石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的逐步走高,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對流動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而今年宏觀政策取向仍是適度控制投資增長,部分銀行對紡織企業不僅收縮了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也壓縮了流動資金的投放量,企業普遍感到資金緊張。 6月2日,中國水暖行業在浙江奉化市召開了最高層的緊急會議。中宇、路達、申鷺達和輝煌等眾多水暖大佬們商討銅等原材料漲價的應對措施,業內戲稱這次會議是“中國水暖溪口會議”。 今年年初,水暖產品價格已經漲了20%,但遠低于原料漲價速度。每個水龍頭最少需要80%的銅作為原料,企業都表示產品再不漲價,企業全要虧損。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衛浴配件分會理事長繆斌說,這次會議后,幾家大的水暖企業表示要聯合漲價30%。 除了流動資金所調整的生產結構調整外,巴黎百富勤總經濟師陳興動認為,中國經濟沒有出現2004年時運力緊張的局面,使得貨物能夠順暢流通,也是企業積壓庫存減少的一個原因。 3月29日,發展改革委和鐵道部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鐵路貨物運輸價格的通知》,將國家鐵路貨物統一運價平均每噸公里提高0.44分錢,即由現行平均每噸公里8.61分錢提高到9.05分錢。 可見,能源價格上漲,已經開始沖擊運輸。而且,成品油價格還在進一步向國際價格靠攏。“中國制造業的盈利空間之前已是腹背受敵,現在則更是四面楚歌。”韋卓思博士說。 通貨膨脹陰影 從統計數據來看,2005年一、二、三、四季度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與工業出廠品價格漲幅之差分別為:4.5、4.3、3.8、3.4,2006年一季度的差為3.6,五月份差額繼續縮小為3.1。企業所承受的原材料價格和銷售價格之間差的壓力從2005年以來,已經降到最低點。 這種趨勢的持續到底意味著什么? 6月9日,央行召開了通貨膨脹形勢研討會,這是央行每個季度的例會。據悉,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價格司、國土資源部等部委的官員都參加了這個會議。一位消息人士稱,在這次會議上,有關各方對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表示了高度關注。當時有與會者提出,中國可能會出現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而且,通漲的苗頭已經出現。 5月31日,央行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也提出過相似的看法。報告稱,整體通脹潛在風險需要關注。報告指出,投資快速增長和工業生產加快會拉動上游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上漲,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 而國家統計局在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2.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5%。 在今年一季度央行召開通貨膨脹形勢研討會時,各方官員并不擔心通貨膨脹的情況。但是在這次會議上,情況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一些與會者甚至擔心,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可能會帶來經濟的滯漲。尤其是,當前很多原材料的價格,已經不是由實際供需決定,存在投機炒作,更有很多過剩資金流向中國,所以應該謹防、密切關注通貨膨脹動向。 這也對應了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的提法。報告認為,由于當前社會資金流動性持續過剩,貨幣市場利率低位運行,形成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持續膨脹壓力。“一定時期內價格總水平出現下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盡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 CPI(消費物價指數)中糧食比重占到34%左右,所以這次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不一定會帶動CPI出現大幅上漲。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