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當前傳媒業不存在投資泡沫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8日 15:22 《中國投資》

  新世紀投資媒體正在成為繼投資網絡之后的又一股熱潮,社會資本和人才向  著這個具有極大回報潛力產業的集中,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一道風景。然而,人們對中國媒體產業贏利前景的樂觀預期,是不是繼網絡投資泡沫之后的新一輪投資泡沫?

  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傳媒市場的規模理論上可以超過1000億元,而事實上,我國媒體產業所實際擁有的市場“盤子”僅僅約800億,至少還有近1/3的增量空間沒有有效地占有。
由于目前體制和政策方面的限制,面對這個1000億左右的大市場,業外資本實際進入的規模據估計僅在20~30億之內。如此小的投資進入規模,很難得出關于投資“泡沫”的結論。所謂的“泡沫說”大約只是由于媒體投資價值的重新被“發現”所帶來的關注熱潮給人們造成的印象。

  但目前中國媒體產業的投資仍然屬于“高風險”投資。保持明智的頭腦、采取更加科學縝密的投資操作則是十分必要的。政策上,我國官方關于媒體產業的投資政策仍然是不明晰和不開放的。目前行業外資本投資媒體只能獲得一定期限的經營權與收益權,不一定能獲得相應的實際控制權及國家認可的媒體產權(包括媒體投資中最具投資價值的媒體品牌的擁有權),故存在著相當多顯在或潛在的風險。

  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媒體市場份額呈現集中化趨勢。譬如,

中央電視臺占有我國電視廣告總收入的40%左右。市場份額集中于強勢媒體,必然加高后來者的進入門檻,形成市場進入的資金壁壘。1998年《北京晨報》創刊時,僅以1500萬的資金就成功占據了北京報業第三的位置,僅僅兩年后,當《京華時報》要想達成這一市場目標時的資金“門檻”已經升到了5000萬左右。這種高“門檻”的資金要求無疑加大了投資的風險度。

  隨著媒體投資熱的升溫、競爭者隊伍的擴張,媒體產業既往的高贏利水平有逐漸走低的平均化趨勢,如果沒有傳播模式的創新和細分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過去的所謂“暴利”就會回歸“薄利”。

  中國媒體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尚未受到系統的市場化開發,其產出豐厚利潤回報的潛力極大,具有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前景,應該被視為是“利好”性的投資。傳媒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廣告。我國傳媒業的廣告收入在最近10年增長了近20倍,達到800億元,10年內平均增速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傳媒業作為“影響力經濟”的自身性質,品牌建設往往容易“速成”。據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在對11種產業建立世界級有
競爭力
的大企業所需年限而做的統計中,大眾傳媒業所需年限為8年,遠遠快于其它行業。在傳媒業還不發達的中國,大眾媒體只需要2年左右就能建立起區域或行業優勢。

  媒介的發展已經到了規模化競爭的時代,規模化競爭對資本的市場準入以及獲取有效回報客觀上設置了一個資金介入和形成傳播規模的門檻。

  媒介業投資者一定要對媒介業本身有深刻了解,熟悉其作為社會公共產品的特殊運作規律及相應的游戲規則,明確其不同于一般商品生產的特殊要求;要善于通過投資的串聯作用,串聯起最具傳播競爭能力的產業鏈條;還要同時輔之以某種人才機制。它應該是一種對人的自覺性、創造性、主動性的投資,同時營造一種尊重人的創造性的機制,如果這種投資不跟這種機制聯系起來,這種投資就很難發揮出其潛在的價值。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喻國明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