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炒股的一個溫州商人破天荒地1000萬元試水股市
背后速讀
一些參與了上一波牛市的房地產企業,在牛市轉熊時,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市場。這些公司,被稱作游走股市房市的“兩棲公司”。這些公司的操盤手,原來就是股市里的專
業人士。趁著股市新一波上漲行情,這些資金又開始轉向股市,其中也包括溫州的炒房資金
本報記者 全秋梅 沈柬貝 實習記者 葉劍松 發自上海
溫州人蔣先生,6月7日將要到上海。“我要在上海蹲點,開始炒股。”他是溫州炒房團一族,以前從來沒有碰過股市。現在,他要以1000萬元的資金試水股市。
蔣先生的包裝廠在溫州和上海同時設有廠房。為配合這個想法,他計劃逐漸將溫州的業務轉移到上海。“選擇上海,是因為在上海有關金融市場方面的消息來得更快,而且上海有更多的專業人士,方便和他們經常溝通。”
而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老板,最近在融到資金之際,卻匆匆將項目轉手。該老板在2005年房地產調控的時候,仍然對房地產市場作出將長時間樂觀的判斷,但今年房地產調控來勢兇猛,讓他態度轉了彎。
5月17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國六條”出臺,一些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仍然強調房地產作為支柱性產業,反而沒有去年的‘國八條’嚴厲。”
但是,與去年不同的是,隨后各部委紛紛出臺可操作性很強的細則,“國六條”在逐漸“落地”。而去年,“國八條”因缺乏具體配套細則,被認為沒有真正“落地”。
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謹慎的溫州炒房族開始轉向,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也開始松動。
一個億資金的轉向
樂先生(化名),原是一家證券公司的一名資深操盤手,如今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公司就是為了投資股市成立的。”
5月17日,樂先生的一個朋友找到了他,請他幫忙尋找可以信任的操盤手,操作1億多元的私募資金。
這1億多元資金,原本是為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某項目進行的融資。但是當錢融到了,該房地產公司卻不要了。“因為公司老板熬不住了,把等待融資的房地產項目轉手了。”樂先生說。
需要融資的項目是在2002年就拿下的土地,位于北京市四環內,拿地的成本很低,開發商只要以四五千元/平方米的單價銷售,就可以賺錢。樂先生表示,房地產商最初對融資的要求是不能參與分成,且年利息不超過15%。
現在房地產商把項目轉手后,融到的1億元,樂先生的朋友想轉投股市。樂先生說:“朋友希望找一個可以信任的操盤手,心理回報期望值是年收益20%。”
樂先生認為,這個回報期望值不難達到。他負責的投資公司,4月開始入市,投入一個月,利潤達到30%左右。“僅比指數高一點而已。”他認為如果不是大股東過于謹慎,可以賺得更多。他所知道的,有1億元的資本,去年年底進入股市,在今年4月底就已經翻了番。“這是賺得最多的資金了,其他的資金在四五月賺30%到40%是比較正常的。”
至于上述北京房地產公司老板為何匆匆將項目轉手?樂先生解釋,“大概與房地產調控有關”。該老板在2005年房地產宏觀調控時,態度樂觀,“在謹慎把脈政策及市場動態的基礎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房地產行業將極具投資價值。”樂先生說。
但今年5月,在獲得1億元新融資時,該老總卻匆匆將該項目轉讓。松動的房地產資金
事實上,逐漸離開房市進入股市的資金,絕非上述北京房地產公司一家。早在2005年年底,上海已有數家房地產公司開始大規模進入股市。
這些房地產企業,都參與了上一波的牛市(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漲行情),在上一波牛市轉熊的時候,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市場。這些公司,被樂先生稱作游走股市房市的“兩棲公司”。“這些公司的操盤手,原來就是股市里的專業人士,對股市判斷很敏銳。目前,這些‘兩棲企業’,都是暫停主營業務(房地產業)先做股市。”
“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打壓已經越來越明顯,股市賺錢效應出來后,肯定會有更多的房地產資金轉向股市。”樂先生說。他的投資公司,大股東就是一家非兩棲型房地產公司。
在籌建投資公司的時候,樂先生主動找到了一家非兩棲型的、大型房地產企業,他稱呼這類房地產企業為房地產實業企業。“這些年,賺錢最多的就是房地產老板了,當然會首先考慮游說他們進入股市。”樂先生說,“他們正好在考慮新的增長方式,在我的投資前景分析下,對股市也愿意開始做嘗試。”
與樂先生合作的房地產公司,是浙江省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有幾十年的歷史,一直在房地產行業發展。
有分析判斷,有更多的房地產資金已經轉入股市,銀河證券研究部經理吳祖堯說:“不能說有大量房地產資金已經進入股市,房地產市場規模遠大于股市,股市流通總市值不過1.3萬億元。”
樂先生成立的投資公司,注冊資金在3000萬元,股東只有兩個,其中的大股東就是上述那家房地產公司,“如果這家房地產公司是‘兩棲企業’,那么注冊資金就不是3000萬元,而是3億元了。”
不過,他相信,這些賺錢效應出來后,房地產實業資金也肯定會轉向。炒房團轉向
如果說樂先生轉向是基于對股市走向的判斷,那么向來排斥股市的溫州人開始做試探性轉向,則有點不尋常。
溫州人蔣先生是某包裝廠的老板,近些年,他在上海等多個城市買進賣出多套房子,是溫州炒房團的一分子。
“以前股市看起來太亂了,不規范。房地產市場相對規范,風險小很多,收益比較大。”蔣先生此前沒有投資過股市,而青睞于摸得到、看得見的實業以及不動產投資。
5月中旬,溫州市證券期貨業協會秘書長林奕茂對媒體表示,目前溫州約有740萬人口,但投資股市的股民僅9萬余人。而且據他估算,這9萬余股民當中真正在炒股的大約只有三分之二,大概6萬多人。
從去年年底,蔣先生就開始高度關注股市,最近他告訴記者:“我現在對股市躍躍欲試,周圍的一些朋友也都有這個想法,看起來是一個好機會。”
看好此次行情,蔣先生和身邊一些老板,總共湊了1000萬元左右,由蔣先生操作,“以前都是經常合作的老朋友,對我比較信任”。
“五一”黃金周過后,溫州新開戶人數以同比三倍的速度遞增,一天開三十幾戶。進入股市的單戶資金也呈現出擴大態勢,幾百萬元的比比皆是,一個戶頭上千萬資金的也有。“現在每天能保證至少一個億的交易金額,今年五月份就超額186%完成了總部全年的利潤任務。”溫州申銀萬國的徐經理說:“一種前所未有的對股市的熱情在溫州蔓延。”
徐經理分析,在這股熱潮中,有兩部分群體首當其沖,一是年輕的知識分子,其中以公務員居多;二是炒房的商人,他們同時關注股票,有很強的經濟分析能力。
“溫州式”入市
蔣先生入市的種種做法表現了溫州人特有的謹慎。他表示,股市還遠遠沒有規范。
6月5日,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明天我打算到杭州,專程拜訪一個對股市有20多年研究的專業人士,據說他家里就放著三臺專門研究股市的電腦。”
樂先生自己的投資公司,設定年收益目標是50%。他認為,“這一波牛市才開頭,和上一波牛市行情大不相同,已經不會出現坐莊這樣的問題了。”他離開證券公司,獨立成立投資公司,“就是做好中長線的投資準備”。
從2005 年12 月到2006 年4月的5個月間,上證指數即從1070點上漲到1440點,漲幅 34.58%。
6月1日的數據顯示,上證綜指順利跑完了“紅五月”,在18個交易日中實現11日的上漲,5月31日以1641.30點收盤,當月累計漲幅達13.96%。6月5日,上證綜指以1684.62收盤,繼續上升勢頭。
采訪的證券業內人士都認為,上證綜指的頂點還不好說,但重要的是,證券有關部門的一系列動作,現在的股市已經遠比以往健康明朗。
吳祖堯分析:目前上市公司中,已經有70%左右完成了股改,上市公司治理有了很大的改善。原來股價只是一個影子,是一個符號,不能很真實地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全流通后,股價比較真實反映企業價值。
“上一波牛市過程是坐莊-資金硬推動-普漲-共跌。”一家基金公司經理梁先生分析,“現在已經不能坐莊了,操盤強調以價值發現為出發點。這一波行情表現出來,股票價格是有漲有跌。”
“我認為,股民首先應該具備風險意識,其次是風險承受能力。股市有漲就有跌,在牛市背景下,大多數投資者可能賺錢,但一旦形勢不好,賠錢非常平常,”天相投資顧問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員說,“股民要保持平常心,切忌盲目跟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