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5日 17:55 發改委網站 | |||||||||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6月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鐘軒理的署名文章《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全文如下: 今年“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說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證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全面完成十六屆五中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宏偉目標,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提出的理論路線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最鮮明的特征就是改革。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沖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程中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嶄新局面。通過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國際影響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強。 這些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國際風云變幻中站穩腳跟,我們之所以能夠經受住亞洲金融危機和非典疫情等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使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進,就是因為通過改革開放,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這條道路上團結奮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凝聚起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28年的輝煌成就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進的成功之路。社會主義要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就必須通過改革不斷完善自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斷推進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辦法解決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努力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是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不推進改革,不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經取得的成就也難以保持,更談不上繼續推進我們的事業。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觀點,不斷增強支持改革、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必須清醒地看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是非常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國要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規律性的東西我們還不熟悉。現在,妨礙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和弊端還沒有完全消除,同時又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上層建筑進一步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要求,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障,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才能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重要時刻,我們既要充分認識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又要充分認識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增強改革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堅定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發展的辦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 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正確分析形勢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的新突破,通過深化改革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發展活力。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要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要著力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完善金融監管體制;要加強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以及競爭機制。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著力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著力優化引進外資結構,著力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 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要堅持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更好地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江澤民同志深刻指出:“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并非多余,并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市場經濟的性質。”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堅持和完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實現經濟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促進國民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健康運行。 要注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基點和決策的依據,把總結我國改革的實踐經驗與吸收國外的有益做法結合起來,把廣泛征詢群眾意見與認真進行專家論證結合起來,努力使改革決策兼顧到各方面利益、照顧到各方面關切,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要最充分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投身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來。要堅持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注重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經濟基礎又包括上層建筑,既包括經濟體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體制,既包括體制層面又包括思想觀念層面,需要有一系列相應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要統籌好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統籌好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體制改革,統籌好改革涉及的各項工作,形成共同推進改革的整體合力。要通過經濟體制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實力,不斷為我們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奠定物質基礎。同時,要努力實現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領域改革相協調,宏觀改革與微觀改革相協調,城市改革與農村改革相協調,扎扎實實地推進各項改革。 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是順利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經驗。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發展,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才能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只有堅定不移地維護穩定,才能不斷為改革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必須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要及時研究和解決改革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增強加快改革的緊迫感同科學求實的精神很好地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和可能出現的困難,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既鍥而不舍又積極穩妥地把改革向前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