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政策解讀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7日 16:05 中國經營報

  作者:趙法忠,公捷 來源:中國經營報

  社區服務項目再受政策鼓勵

  商機透視

  “國務院出臺這個《意見》,雖然主旨是強調在現有的政治環境下,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擴大就業、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但其中也強調了繼續進行多種社區服務的必要性。”北京市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工作專家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建中介紹,本次國務院出臺《意見》,實際上是1993年財政部等14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的意見》的延續。只不過兩個權威性政府文件相隔了十三年之多而已。“這個《意見》的出臺,足可以表明新一屆政府對社區商業企業進行社區服務的態度。”

  夏教授分析認為,與1993年《意見》相比,本《意見》更實際一些。對于《意見》中強調的鼓勵和支持有關單位服務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政策,對于社區周邊的企業單位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契機,企業可以以此增加收益;不過,他還認為,真正對時下的創業投資者、連鎖企業最有利的是另外一條:即鼓勵相關企業通過連鎖經營提供購物、餐飲、家政服務、洗衣、維修、再生資源回收、中介等社區服務。“這一條詳細列明了企業可以參與的社區商業項目,讓企業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參與社區項目”,只要企業有實力,你盡管去做,這對于相關企業和投資者而言,無疑是旗幟鮮明的政策鼓勵和支持。

  提示

  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夏教授建議,投資社區服務項目,首先要選擇好社區的類型,分清高中低檔社區,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選擇好適合不同社區發展的項目類別,分清是便民性質的微利項目(如換煤氣罐),還是完全市場化操作的企業項目(如再生資源回收、餐飲、理發等);此外,還要善于審時度勢,善于抓住市場機會,如現在比較盛行的社區健身館、美體館等就是不錯的項目。

  相關政策

  日前,國務院第126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鼓勵和支持有關單位服務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按照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原則,積極引導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內部食堂、浴池、文體和科教設施等向社區居民開放;二是鼓勵和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社區服務業務,鼓勵相關企業通過連鎖經營提供購物、餐飲、家政服務、洗衣、維修、再生資源回收、中介等社區服務。

  農村藥品市場的大門打開了

  商機透視

  長期以來,農村邊遠地區用藥難、藥品質量沒有保證兩大難題一直制約著中國農村醫療體制完善建設。據李志起營銷服務機構的市場調查,最近幾年,在中國農民生活水平整體提高的前提下,農民群體消費能力,特別是醫療消費要求有所上升,但因地域交通等不利因素影響,相當一部分村民患病后在用藥選擇上依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相對而言,農村醫療藥品市場的深度開發,對于當前許多藥品生產企業來說,還是相當大的一個市場空白。

  事實上,這次國家在政策層面的解禁,也為中國藥品生產型企業建立更通暢的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平抑藥品虛高等諸多現實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李志起強調,在目前良好的政策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有效利用這一全國性、龐大的、“最為終端”的藥品營銷網絡,并充分發揮農村包圍城市這一長遠戰略,迅速開辟藥品營銷的第二戰場。李志起認為,在縣、市級藥品終端門檻日漸吃緊的形勢下,藥品企業應率先扣開農村藥品市場的大門,并在市場啟動期首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農村普發性及各類慢性病進行充分調研,針對性投放藥品;二是對農村醫療消費水平進行合理評估,減少渠道中間環節,制定適合農村居民承受能力的合理價位;三是在具體藥品名單確定上,要遵循同類藥物品質優先的“品牌放心”的策略;四是在品牌影響力、資金均較弱的地方小企業要以開發當地的村級市場為主,避免急功近利,造成企業后期運作困難。

  提示

  在實現與村級藥品營銷企業終端合作過程中,藥品生產企業首先要建立起迅速、及時的供貨保障體系,并建立健全自身藥品質量監管機制。

  相關政策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允許有配送能力的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以及設在鄉鎮的藥品零售企業經營區域向邊遠地區進一步擴展;允許這三類企業在保證其藥品質量并配備符合專業要求的營業人員這一前提下,在村級行政區劃設置藥柜和藥品銷售點對非處方藥進行直接銷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