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揚
上海、南京報道
嚴介和篤定地說,“今年的富豪榜上,不會再有我的名字。”
這樣說的前提是“隱退”。在5月20日的“2006創業中國高峰論壇”上,嚴介和表達了自己從太平洋建設集團“隱退”的意愿——卸下董事局主席頭銜,個人只保留10%的股份。
而四天前的5月16日,嚴介和以蘇商建設集團(簡稱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新身份,和四川內江市政府簽訂了120億元的合作框架協議。
由太平洋建設集團到蘇商建設集團,46歲的嚴介和在變換頭銜的同時,拉開了太平洋集團大規模調整的序幕。
在嚴的規劃中,“南京—上海—北京”的布局是一條產業、資本和政治的完美鏈條,“我選擇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獨立的3個集團,而不是一個集團的分公司。” 嚴對媒體說,“從某種程度上講,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會牽連另一家。”
但初揭面紗的上海蘇商集團,與太平洋建設之間有著無法割斷的血緣聯系。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兩者的主營業務、操作模式都如出一轍,與其說嚴介和“隱退”,不如說他是“移師”。
蘇商建設股東之謎
蘇商集團的辦公地點是位于上海浦東民生路的金鷹大廈,這座大樓A幢的19層裝修一新,員工也多是30歲不到的年輕人。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嚴總從5月開始就在上海辦公,最近經常出差。蘇商集團從5月8日才正式對外宣布營業。”
按照蘇商集團文化部的說法,蘇商集團是一個全新的公司,該公司與太平洋建設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法人實體。
但記者獲得的工商資料顯示,蘇商集團的5個自然人股東大多來自太平洋集團內部,而蘇商集團的前身也是太平洋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
浦東工商局提供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蘇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嚴介和,注冊資本5500萬人民幣,公司股東是5個自然人:陳曉明、沙正大、胡建軍、胡寬和張文,每人出資均為1100萬人民幣,各持股20%。
蘇商集團的歷史要追溯到2004年5月17日。這一天,江蘇長城玻璃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500萬元: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2700萬無形資產占股49%,江蘇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以2800萬設備和現金占股51%。
2005年12月14日,江蘇長城玻璃有限公司更名為江蘇長城建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為朱永飛(現任太平洋集團總裁),公司股權作了一些微調,但仍然是太平洋建設集團和太平洋玻璃兩個法人股東。
2006年1月4日,江蘇長城建設有限公司從南京遷往上海,1月16日,浦東工商局準予上海蘇商建設有限公司登記設立。
據本報記者調查,作為蘇商建設公司股東之一的陳曉明,現任江蘇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在嚴介和“三零”用人標準下成長起來的太平洋核心人物。
陳曉明于1995年進入太平洋工作,當時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車駕駛員。但他從開卡車到給集團領導人開小車,再到負責整個集團的車輛和機械設備的調度,后又任集團總裁辦副主任。最終一步一步做到了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原宿遷玻璃廠)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嚴介和眼中,“陳曉明聰明過人,品質很高尚,悟性很高,能不培養嗎?”
5月24日,陳曉明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成為蘇商建設的股東是集團的統一安排,對于以他名義出資的1100萬元,陳表示“并不是很了解”。
而另外3個蘇商建設的自然人股東——沙正大、胡建軍、胡寬——同樣出身太平洋:沙正大曾任太平洋集團緊密公司江蘇中山路橋工程公司董事長,胡建軍和胡寬則分別曾是中山路橋的總經理和財務經理。
值得注目的是另一股東張文。據記者在南京了解,張文現任太平洋集團資金管理中心總經理。從2001年進入太平洋開始,便是嚴介和培養的財務骨干。張文今年當選南京市勞動模范,成為新太平洋集團的核心管理層之一。
短短一個月時間,江蘇長城玻璃完成了向上海蘇商建設的蛻變,而公司的股東由原來的2個法人變為上述的5個自然人。嚴介和通過別人代持的方式成為蘇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太平洋子公司大挪移
上海蘇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以后,開始對原屬于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子公司進行一系列調整,而從下屬子公司的歷史來看,蘇商集團承繼了太平洋建設的部分核心業務。
浦東工商局的一份《企業集團設立登記申請書》顯示,上海蘇商建設集團有5個下屬子公司,分別為遼寧、廣西、懷化太平洋建設有限公司和安徽五洲、江蘇江山建設有限公司。
遼寧太平洋建設有限公司是太平洋集團下轄的一家獨立法人企業,重點以公路、市政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為核心產業,擁有國家公路和市政工程兩個總承包一級資質及多項專業一級資質。該公司曾負責太平洋在遼寧的大部分市政工程項目。
按照嚴介和的說法,“如果把遼寧、內蒙古的一些項目資金轉到上海,比起轉到江蘇,更加名正言順。”
江蘇江山建設曾為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市政工程業務打下半壁江山,太平洋全國戰略的第一單——湖南懷化生態工業園項目便由江山建設承建。此外,山東陽信、沈陽丁香湖、內蒙通遼等工程項目均是江山建設公司的手筆,太平洋集團一位人士透露,江蘇江山建設公司是集團實力較雄厚的企業之一。
記者在南京獲得的工商資料顯示,江蘇江山建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大股東為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占股80%。2006年3月10日,太平洋建設集團將其持有的江山建設80%的股權轉讓給上海蘇商建設有限公司,“雙方一致同意以公司帳外交割的方式轉讓” 。
據上述太平洋人士介紹,安徽、廣西等建設公司均是太平洋在當地的項目公司,負責嚴介和BT項目的運營和銀行貸款的籌措。“這些子公司裝入蘇商建設集團,意圖很明顯”。
上海蘇商建設集團2006年4月20日的集團章程顯示:“集團根據發展的需要及生產經營業務的擴大,將逐步吸納系統內外企業為控股和參股子公司,也可吸收以合同、協議、契約等形式與集團母公司、子公司建立長期穩定經濟合作關系的企業為集團的其他成員企業。”
同時,蘇商建設集團實行“分層管理、分散經營”,成立集團理事會作為管理和決策機構。
上海羅潔律師事務所律師顧志強分析,這個章程將方便嚴介和將太平洋集團的子公司向蘇商集團轉移。
通過在太平洋和蘇商兩個集團之間的倒手挪移,嚴介和為蘇商集團承接新的市政工程項目打下了基礎。
業務換湯不換藥?
浦東工商局的《公司變更登記審核表》顯示,變更后的蘇商建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是:市政、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工程、實業投資等,與原來的太平洋建設經營范圍相似。
今年5月16日蘇商建設集團與內江市政府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也從各個方面顯示出蘇商建設與太平洋集團業務的雷同。
據四川內江市招商局副局長胡元兵回憶,早在今年4月底,內江市委書記葉壯就往南京招商考察。“因為四川省招商局與太平洋集團的高層熟悉,因此為內江牽線搭橋。”
“聽說內江招商考察團要來,嚴介和先生專程從上海趕回南京。”嚴在座談會上對內江招商團說,公司所屬的工程、工業、投資三大集團,在全國重點省會城市都有大型投資項目,但四川正好是空白,集團今年將重點開發四川市場。
5月16日上午,嚴介和代表蘇商建設集團與內江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接受“內江市人民政府高級經濟顧問”的聘書,按照合作協議,未來10年,蘇商建設集團在內江投資將在120億元以上。
內江市建設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稱,雖然協議已經簽好,但相關的項目還沒有開始動工。按照計劃,從今年6月底開始,內江的部分市政工程項目要完成和蘇商集團的對接。
這些項目包括:大千園、攔河壩、西林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10多個項目。“爭取9月底再合作一批。”
據胡元兵副局長透露,蘇商集團和內江市的合作仍然以BT模式為主,內江市政府將協助蘇商集團完成相關的銀行貸款業務。“但不排除其他的合作模式”。
此外,記者從太平洋集團獲悉,今年4月28日,嚴介和以蘇商建設集團的名義和海南萬寧市興隆區簽署了合作協議,主要是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工程,一共分為三期,包括區內7條道路、月亮溪、太陽河沿岸改造項目。總投資10億元以上,建設期2年。
從蘇商集團已有的業務來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BT模式沒有變化。但2006年1月,國家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嚴禁政府投資項目使用帶資承包方式進行建設的通知》,外界風傳嚴介和的太平洋集團將因此受到重創。
胡元兵就此告訴記者,內江政府和蘇商集團的合作會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而嚴介和曾表態說,“通知針對的是短期固定資本墊資投資的項目,太平洋建設做的是長期基礎設施項目,并不屬于通知內針對的。”
內江市招商局曾先期對蘇商集團作了各方面了解,內江市了解到的信息是:太平洋集團一分為三,將增加北京和上海兩個新的業務總部。北京業務總部為北京長城集團,負責華北、東北和西北區域的業務;上海業務總部為蘇商建設集團,負責華東、華南和西南的業務。南京總部只是主管江蘇省和中部幾個省份的業務。
三大集團仍以公路、市政、水利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為核心產業,同時從事機械、新材料、建筑、園林、房產、電子等多元化經營。
而蘇商集團文化部給記者的說法是:北京公司負責原太平洋旗下的國外企業,太平洋集團只管轄江蘇省內的業務,而上海蘇商將真正成為太平洋統領全國的旗艦。
從蘇商集團目前的業務模式看,并沒有脫離太平洋的影子。在與各地政府進行BT合作的同時,嚴介和仍然換湯不換藥。
在退居太平洋幕后的同時,移兵上海的嚴介和想打造出“產業-資本-政治”和“工程-工業-投資”的雙向鏈條。但現在看來,這一切都還沒有雛形。
他真的會如自己所說的那樣,“在2006年底徹底退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