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北京市副市長吉林: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6日 02:55 第一財經日報

  “把GDP和污染狀況捆綁公布”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發言內容節選

  今年初,在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了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會議決定,必須從國家長遠發展的全局高度,把環境
保護擺在更重要的戰略地位,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并強調要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生態文明,強化環境法制,完善體制和機制,推進環保事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國家已經加強了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并為未來的發展規劃了科學而清晰的方向。

  環保論壇由科博會組委會與媒體聯合主辦,這是第一次。我們真誠希望媒體在環境保護這樣有關社會責任的話題中,能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和幫助。今天論壇的主辦媒體是《第一財經日報》,希望這樣的背景能使論壇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探討環境保護問題,突破原有的局限性,將環境保護問題提升到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層面上來。美國能源基金會副主席楊富強:政策銀行應加大環保投資比例

  我們認為,中國“十一五”期間要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單位能耗降低20%和主要環境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標,需要從 2005 年到2020 年投資18 萬億元,其中節能、新能源、環保方面要投資7萬億元。根據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目前的發展速度,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問題在于政策——政府的規劃和方針能不能推動投資者或銀行把錢投到環保、新能源和節能方面。

  中國要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就要鼓勵節能,因此要提高燃油效率標準,并征收燃油稅。

  另外,目前中國的政策銀行應該加大對環保的投資比例,把可持續能源和環保作為其工作或投資的重點。應該有強制性的政策,要求商業銀行將一定比例的投資用于社會效益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方面。

  另外,投資方面要推動多元化。應該有一些政策來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環保、可再生能源和節能,而且要保證其利潤不比其他熱點投資領域少太多。要逐步提高排污收費,逐步推行能源稅、生態稅和環境稅。這樣,中國將能較好地對那些貧窮而且能源支出比較大的地區進行轉移支付。西圖有限公司加拿大公司副總裁湯友志:中國環保以往太依賴政府

  環保產業是個大市場,中國目前每年環保產業的規模約為240億元,占世界環保產業市場份額的4%左右。

  大家覺得環保是一個要花錢的公益事業。其實從我在北美的經驗看,環境和經濟不應該是沖突的,而應該是能雙贏的。我覺得,中國的環保以往太過依賴政府,而國外的經驗是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坐下來找出一個方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環境問題專家顧海兵:GDP與污染狀況應同時公布

  中央政府應該把環保總局改成環境生態部,把一些部、局的相關部門并入,甚至由副總理兼任這個部的部長。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環保力度。

  我國的稅務系統和統計系統,分別有國家和地方兩套系統,這種機構設置也值得借鑒。可以搞一套國家的垂直環保系統,一套地方的垂直環保系統。

  我們還應該盡早開設環境稅,而不僅僅收取環境污染費用。一定要費改稅,越早越好。

  綠色GDP體系的構建,可能技術上還有不小難度,學術界和政府也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其實完全可以有另一種做法:每次公布GDP的時候,同時要公布這些地區的污染情況,把這兩個指標捆綁在一起,完全可以解決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工業聯盟計劃主任葉蔭宇:環境問題是中國的主要威脅之一

  我在與斯坦福大學的同事們交流時,他們表達了幾種觀點:第一,有人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發展,而且物價這么低,是以環境和廉價勞動力為代價的。比如中國的農業肥料中,70%、80%都用化肥,而美國70%、80%都是用有機肥料。

  第二,有人認為,如果美國國土安全的首要威脅是恐怖主義,那么中國國土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就是環境問題。環境保護不力,是中國自己“圍堵”自己,經濟上很難可持續發展。

  第三,還有人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環境應該是可以變好的。

  我是教博弈的,中國到了現在這個平衡點,可以說作抉擇很難。山西過去幾年因為煤賺了很多錢,從樂觀派的角度看,這些人賺了錢后,應該把錢回報給家鄉,把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麗,把礦搞得更安全,水變清澈天變藍。但是沒有。我聽說很多老板把在山西賺的錢拿到北京買房子。他們造成污染后就不管了。這樣的事情,我的同事們認為很危險。科技部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生態環境建設首席專家邱為鐸:沙漠是淘金者的樂園

  我就治理沙漠說說。在中國北方治理沙漠,有雪山或黃河等水源的有利條件,另外,國家有很好的政策。誰去治理沙漠,土地使用方面可以不要錢,給你用50年到70年。

  采用現在的滴灌技術,每畝投資只要近300元,就可以把沙漠變成水澆地。沙漠里能種植非常名貴的農作物,一畝地一年的產值少說也能達到2000多元,有的達到五六千塊錢,這么大的產出,又不用交稅,就是很大的商機。因此,我感覺荒漠化地區不是制造“生態難民”的地方,而應該是淘金者的樂園。《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張庭賓:讓環保參與者趨利避害

  美國的環保總局有3萬人,中國的環保總局只有近200人。這個部門亟須擴大。能不能把它提升為一個副總理級別的部門,讓它有可能監督和協調其他部門的工作,這是第一個層面。

  第二個層面,如何讓市場的主體企業和民眾形成一種機制,使大家覺得環保事業是有利可圖的?能不能同時對那些制造污染的企業形成一種威懾,增加它的成本?這樣,越來越多的人會愿意以“趨利避害”的心態來參與環保工作。當然,這需要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第三個層面,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全社會如何建立一種價值觀?這不是說物質主義至上的價值觀,不是今天享受了多少

美食、有多少轎車、有沒有
別墅
……不光是這些東西,而是我們作為一個人,如何有尊嚴地活著,這種尊嚴不僅僅是物質上擁有多少,而是別人對我們是否尊重,我們是不是能夠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生態環境、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本報記者張子鵬、許金晶整理)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