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中國投資悖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15:5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滕曉萌 ·編者按· 意大利力圖改變自身的命運。 舊的產業已經凋敝,新的產業卻還在孵化之中。2005年,意大利交出了整個歐元區最差的一張成績單:GDP零增長,財政赤字占GDP的4.1%,就業率下降0.4%,對外貿易逆差持續 渴望經濟重新發展的意大利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盡管兩國在制造業中糾紛不斷,意大利依然希望,來自東方的資金、技術和活力,可以與意大利在生物制藥、航天等高科技產業和旅游、物流等服務行業的潛力相結合。 目前,中國對意大利投資的企業只有30家左右,據商務部統計投資累計5475萬美元,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的0.1%左右。中國企業對于意大利政府的熱情推薦,仍需考慮自己的那盤棋。 羅馬、威尼斯報道 盡管位于旅游勝地威尼斯的郊外,但是Marghera絲毫沒有水城的蔥郁之氣。相反,廢棄的大型廠房和隨處可見的管道提醒來客,這里更近似于中國的同類工業區。 在廢棄的廠房背后,如今是威尼斯科技園(Venice Gatewa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年,意大利政府將這里劃定為納米科技區,目前已經吸引了100家企業。盡管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甚至還沒有開始盈利,但他們雄心勃勃,希望在納米時代來臨時分一杯羹。 Marghera的命運就是整個意大利的命運:舊的產業已經凋敝,新的產業卻還在孵化之中。2005年,意大利的GDP零增長,財政赤字占GDP的4.1%,就業率下降0.4%,對外貿易逆差持續擴大。 意大利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盡管兩國在制造業中糾紛不斷,意大利依然希望,來自東方的資金、技術和活力,可以激活意大利的經濟。 “吸引中國投資是我們在非歐洲國家之外選擇的第一個目標。”5月15日,意大利發展委員會引進外資處總監如夙(Giampaolo Russo)在羅馬對本報記者表示。 目前,中國對意大利投資的企業只有30家左右,據商務部統計投資累計5475萬美元,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的0.1%左右。 投資意大利 到目前為止,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仍是在意大利投資額最大的中資企業。中遠意大利合營代理公司(COSCOS)總經理傅承求宣稱,“在歐洲,我是第一個管理碼頭的中國人”。 盡管在意大利的十余年中,傅承求曾經遇到過黑手黨勒索,也處理過工人大罷工,但他仍然給意大利的投資環境以很高的評價:意大利法律完善、對于外國公司沒有歧視,傅說,在做好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意大利肯定有中國公司的機會。 意大利發展委員會引進外資處總監如夙對中國企業重點推薦的三個意大利的行業是:汽車、物流和信息技術。這三個行業目前都有中國大企業涉足:長安汽車公司剛剛在都靈成立了歐洲設計中心,江淮汽車集團也在這里設立了自己第一個國外研發機構;中遠在那波里港口占有50%的股份,承擔了港口的經營管理,同時還涉足空中運輸和陸地運輸;華為在意大利也頗有發展。 但是,中國大企業對于意大利政府的熱情推薦,仍需考慮自己的那盤棋。 “作為一個設計中心,我們前期的投入不會很大。”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外部進口二室主任徐光林說,盡管以后長安汽車有可能增加歐洲中心的功能,但到目前為止,剛注冊不久的這家公司仍然以外觀設計為主。 “意大利的汽車制造技術也是全世界領先的。”長安汽車駐意大利代表處商務代表童福榮說。但是除了汽車設計和購買技術、設備之外,他的公司并沒有做好在歐洲進一步建立自己銷售網絡或者設廠制造的準備。“一切都要一步一步的來。”徐光林說。 這種思路得到了都靈一位汽車業資深人士的贊同,“這是比較聰明的,比一些中國企業為了品牌和技術,不惜高價買入國外瀕臨倒閉的汽車企業的做法要合算很多。” 意大利的兩難 大企業的審慎發展,令中國企業投資意大利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中國駐意大利經濟商務參贊張俊芳向本報記者表示,近幾年,中國的民營企業對意大利投資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我們寧可花一個月去幫助華為投資,也不愿意在部分民營企業身上花時間。”張俊芳坦率表示,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對意大利毫無了解,也缺乏投資誠意,只是通過當地一兩個華僑,就貿然出手,投資質量甚低。 意大利投資促進署中國區經理米蕊回憶說,自從意大利投資促進署擴大對華業務以來,曾經有幾家從事傳統制造業的企業咨詢,希望能夠在意大利低價買入一個企業,再關閉當地的生產,只是保留對品牌的擁有權。 這類投資動向的出現令意大利人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多了一份戒心。這種戒心表現在簽證政策上,這幾乎成為中國企業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據了解,在意大利,即使是中遠、長安這樣有知名度的大企業,員工到意大利的簽證往往也是一拖半年,或者干脆拒簽。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董津義將此列為意大利吸引中國企業最大的障礙。據稱,中國政府為此多次向意大利提出交涉。傅承求則表示,中國企業正在商量成立一個協會,和意大利政府協商簽證問題。 “這并不是一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意大利警方、簽證部門和投資促進部門并不易于協調,而且中國人確實不斷出現在意大利偷渡、失蹤的消息,也令意大利不敢放松對中國人的戒備。” 中國企業的發展空間 “中國企業想要在意大利發展要面臨四個問題。”張俊芳說,“一是簽證問題;二是勞工問題,意大利的工人不易解聘;三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對意大利缺乏足夠的了解;四是意大利政府間的協調能力比較差。” “增加了解”,這幾乎成為所有中意官員和在意大利投資的中國企業發出的忠告,“意大利在很多科研領域如生物、信息、航天都居于世界先進水平,我們希望中國企業能夠注意到這一點,”如夙說。他的機構雖然沒有拉升中國企業投資的明確量化目標,卻已經準備將向中國企業宣傳意大利的科研優勢、幫助中國企業選址、制定方案等列入自己的工作計劃。 “物流不是誰都玩得起的。傅承求說,“做物流,需要有巨大的資金投入、有充足的貨源,中遠有這樣的條件,但一般企業未必可以這樣。” 傅承求向中國企業推薦的行業是旅游業,他透露,中遠意大利公司曾有意建立連鎖酒店,并且做出了完整的商業計劃,只是因為中遠集團業務調整才未能實施。在他看來,意大利旅游資源豐富,投資旅游業正逢其時。 而董津義大使仍然推薦“意大利設計+中國工人”的思路,“雙方合作增長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企業不應該低水平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