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報告稱企業將替代政府主導區域合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02:56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宋蕾 發自北京 國家統計局下轄機構昨日發布報告稱,企業將逐步代替地方政府,成為我國區域合作的主體。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發布的這一報告名為《區域經濟合作的格局和走
報告撰寫人——該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稱,從全局看,“十一五”期間,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亮點,是新一輪的區域合作。事實上,這一輪合作是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活躍起來的。 報告稱,這一輪區域合作,將從地方政府主導轉變為企業主導,企業將成為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支柱。報告就此列舉了三點理由:企業需要的資源可以通過市場行為獲得;企業合作從服務業的合作開始逐步推向全產業;合作將更多地采取項目合作的方式。潘建成強調,今后大企業在跨區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更突出。 在學術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區域規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可云教授最近也曾提出上述觀點。張可云認為,各地政府應考慮怎么調整自己的定位。而這其實是一個機制創新問題。在新一輪區域合作中,地方政府要為企業跨區域的活動創造條件。 張可云表示,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是從1992年開始轉型的。京津冀與珠三角、長三角差距的拉大也始于當時。1992年之前,天津和北京的GDP相加超過上海,之后就不及上海了。京津冀之所以落后于長三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區域經濟合作主體的轉型不夠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