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5月23日電(記者 武勇 孟昭麗) 記者從正在寧夏銀川市召開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獲悉,盡管中國不斷加大治理力度,作為世界上三大黑土區之一的中國東北平原黑土區的水土流失仍在發展中,面積不斷擴大,黑土層變薄,土壤養分下降,影響到東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目前東北黑土區水蝕面積不
斷增加,目前大約為20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大約有11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已由50年代的24292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45106平方公里,而且近年來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與此同時,黑土層厚度明顯變薄,坡耕地年流失厚度超過1厘米,土壤養分也隨之下降。據1979年的第二次普查統計,黑土層厚度在16-72厘米,平均約為44厘米。可到了2003年以后,黑土層厚度在40厘米以下的約有50%,許多地方的黑土層已經消失,土壤有機質也從開墾前的8%-10%下降到如今的3%左右。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有關專家介紹,由于不合理的開發方式和不重視水土保持導致的黑土退化加劇,并帶來一系列危害。大量的水土流失還造成江河湖庫被泥沙淤積,降低了水利設施的調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此外,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壤養分下降,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糧食減產。據調查統計,黑土區目前因水土流失形成的溝蝕和面蝕已經造成每年糧食減產1900萬噸左右。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閆百興說,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黑土層的流失和黑土肥力的銳減,東北黑土區糧食減產的幅度將會更大,屆時將會影響東北甚至全國的糧食安全。
水利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增產糧食180億公斤,5年間全國有1200多萬人通過水土保持解決了溫飽,擺脫了貧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