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商品庫存積壓,造成資金受困是很令企業頭痛的事情。不過,這卻催生了一支專以“庫存貿易”為生的企業隊伍。昨日,上海納森庫存貿易公司外貿業務人員黃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庫存品貿易主要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由于貿易內容靈活多變,市場適應力強,因此擁有較好的市場發掘潛力。
上海納森庫存貿易公司是浙江義烏納森庫存商品購銷有限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后者是一家專業從事國內外庫存商品購銷的綜合性公司。黃先生表示,無論是庫存服裝、庫存箱包、庫存鞋、庫存玩具,還是庫存針織、庫存工藝品、庫存飾品等庫存積壓商品,“只要價格便宜的,我們都做”。
5元一套的西服、0.5元一件的童裝、十幾元的皮箱……這些商品的價格低廉得讓人匪夷所思。然而,它就實實在在地出現在納森的過往銷售記錄上。黃先生透露,在納森的供應商名單中,差不多可以數出近2000個供應商的名字,“庫存不會時時有,多聯絡一些供應商,就能多把握一些市場機會”。
其實,納森扮演的是貿易中間商的角色。對廠家來說,處理庫存品可盤活資金;而對采購商來說,要買合適的庫存品卻“可遇不可求”,庫存品貿易公司的誕生恰好成為供求雙方的橋梁。“庫存品利潤很薄,比如箱包,每個只賺幾分錢,多數商品的利潤都不超過0.1元,但量大,一個單5-6萬個,也能賺到幾千元了。”由于生意越做越大,納森還特地投資建設了一個“國際庫存網”,以方便海外客戶及時獲取庫存供應信息并前來下單。前來采購庫存品的外商主要來自中東、非洲、歐美等地,其中歐美約占1/3。“只要有資金,庫存貨越多越好,只要購進總有銷路,雖然賺得不多,但也很少虧本。”目前,納森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