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稅年內難出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1日 13:48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李樂、朱紫云 來源:中國經營報 要聞速覽 1.國務院調控樓市六條措施出臺
其中以“有區別地調整住房信貸政策”最為引人矚目,據稱實施細則不日將公布。二次調控,來得比預期中更快。 2.建設部稱不存在房源不足 40城市可售房100萬套 同時表示將對囤積房源、捂盤惜售、發布不實價格和銷售進度信息等人為制造商品住房供應緊張氣氛的行為進行嚴懲。 3.發改委專家稱房價漲幅被低估一到兩倍 發改委專家王小廣警告說,如果房價繼續虛高,房地產業風險最終成為現實,需求大受影響,那時將出現真正讓經濟遇冷的通縮。 4.提高房貸首付傳聞令房地產股集體暴跌 在消息傳出后的短短數個交易日內,包括萬科在內的若干地產股最大跌幅累計接近20%,地產股也不幸成為近期牛市中的死亡板塊。 5.一季度5億美元外資進入中國樓市 90%以上投到京滬 有分析認為,外資進入與房價波動存在很大的關聯性,國家應采取嚴厲的措施與政策來遏制與打擊。 寄希望通過物業稅穩定房價的人們將可能大失所望。記者日前從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及其附屬研究機構獲得的消息均表明,由于物業稅由“空轉”轉為“實轉”將涉及到諸多主管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所以物業稅“空轉”試點要轉為“實轉”目前基本無望。 此前,作為房產持有環節稅收的物業稅,一直被認為有遏制樓市需求、穩定價格的作用,因此更被外界看做是本輪宏觀調控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明確告訴記者,物業稅不可能承擔穩定房價的功能,因此,物業稅不可能作為近期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出臺。 年內“實轉”落空 在經歷了去年將近1年的政策調控過后,今年一季度,以北京17.3%的漲幅引領,全國房價似乎走到了新一輪快速上漲的邊緣。于是,眾多的目光開始投向正在部分城市“空轉”的物業稅,人們寄希望于這個房地產持有環節的稅收能夠抑止一定的需求,進而起到穩定房價的目的。 然而,這樣的冀望很可能落空。目前所謂的“空轉”試點實際上是要改按房屋原值征稅為按評估值征稅,“空轉”試點涉及的內容也僅僅是對房屋評估的技術問題模擬運行。 負責物業稅稅制研究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正在進行的“空轉”僅僅是告訴試點地區稅收執行部門這個評估辦法如何操作,而“實轉”則是要導入一些城市的真實數據。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在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的統一安排下,北京、深圳、重慶、南京等6個城市率先開展了物業稅“空轉”試點工作,為日后的“實轉”預熱。但由于這種新的按房屋評估值征稅的辦法涉及到與建設部、國土資源部以及地方政府的協調配合問題,年內轉為“實轉”已經基本沒有可能。 北京地稅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北京的‘空轉’試點實際上只是做一些房源調查和評估辦法的科學界定,并未涉及到稅率等關鍵指標!贝饲,北京市地稅局辦公室的人員曾向記者表示,目前地稅局方面還沒有“專門征收物業稅的人員配備設置”。涉及到與其他主管部門系統的協調工作也還尚未展開。 財政部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稅基、稅率、稅賦的調整,以及具體征管模式的運作,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磨合。為了了解物業稅的具體征管模式,北京市地稅局方面甚至還專門派人到加拿大以及中國香港等地進行考察,了解當地物業稅(不動產稅)的征收工作。 顯然,這一切意味著要在北京“實轉”的條件尚不具備。這一消息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證實,“物業稅在年內還不具備‘實轉’的條件,這需要一段時間。”國稅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對記者說。 技術利益難點 物業稅之所以年內難以進入“實轉”狀態,其難點在于“實轉”需要多部門的協調工作,而這恰恰是難點問題所在,在協調難點的背后,利益的紛爭也不同程度存在。 “按照評估值征稅,基礎是房價地價合一進行評估,”上述這位研究員說,“但是房價地價怎么合一進行評估,需要建設部等其他主管部門的協調,這不是我們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工作! 他向記者強調。 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外的通行手段,在房價地價合一評估之前,通常先要通過航拍確定不動產的地段、位置,以確定相應的級差。同時,根據級差形成的地租核算出所屬位置的稅率標準,房產的價格核定也將經過類似的程序。而在我國,房產一直歸口建設部管轄,而土地基準地價的測算以及定級職能則由國土資源部系統履行。 除了房價地價合一評估的技術難點外,開征物業稅的另一大基礎是對相關稅費的合并和清理。該研究員告訴記者,這至少將涉及到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等稅種的歸并,以及相關收費的清理。無疑,這將是對各方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 巧合的是,利益重新分配中涉及的最重要兩項內容——行政收費和土地出讓金,都與地方財政關系甚密。據了解,在現有行政性收費中,除“教育費附加”等少數幾個行政事業性收費之外,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地方政府。物業稅之前所進行的相關稅費的清理工作顯然將影響到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 而土地出讓金更是被稱作地方的“第二財政”。按照現行制度,土地出讓金有8成留在地方政府,且這部分資金并不納入預算管理,實際上由地方政府“自由”支配。在很多城市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已經有超過40%來自上年度的土地出讓金溢價。 然而,為物業稅進行的準備工作當中,土地出讓金可能將有一定比例、甚至全部納入土地使用稅,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所獲得的土地收入將被納入預算管理,因此支出將大受限制,這些顯然是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記者從地稅系統了解到,“空轉”伊始,曾有部分人的意見是想讓某大型城市“實轉”,但是地方政府并不積極。該地方政府的理由,恰恰是清理不合理收費、改革土地出讓金制度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協調。 并非調控手段 作為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種,物業稅無疑具有抑制需求并遏止投機、投資房產的作用。而目前房價快速上漲的公認原因之一便在于需求剛性。因此,物業稅似乎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做是下一步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 然而,對于這種看法,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方面卻并不認同!霸O置物業稅應該是稅收制度的一次完善,主要目的是為地方政府尋找一個穩定的稅源,而不是調控房地產。”賈康向記者解釋,在他看來,物業稅肯定不會成為進行房地產調控的短期手段。 顯然,如是政策用意之下,物業稅將難以作為調控政策而快速出臺。對于中央以稅收杠桿調控房地產的策略,國稅總局有關人士表示,這個稅收杠桿的主體政策主要是營業稅、契稅方面的征收工作。 2005年,為了遏止房地產市場中投機行為,由建設部等7部委共同下發《通知》,其中就包括由國稅總局制定并執行的“房產購買未滿兩年交易的征收5.5%營業稅”的政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并得到了國務院的認可。因此,即便在最高決策層的政策意圖中,物業稅也并非是短期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應景之作”。 更何況在物業稅的配套政策改革方面,不同的主管部委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針對物業稅實施之后,土地出讓金將并入土地使用稅,或分攤到70年當中分別收取的思路,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的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土地出讓金和物業稅并不是一個領域,因此,即便物業稅開征,土地出讓金也將照舊收取。 如此一來,地價將不會下降,冀望物業稅降低購買環節價格一樣將難以實現。因此,盡管物業稅本身尚還有太多因素不能確定,但顯然,在新一輪的短期調控手段中,物業稅已經可以排除在外了。 名詞解釋 物業稅的空轉與實轉 所謂的物業稅空轉實際上就是模擬征收,即把物業稅開征涉及的房屋值進行評估,并確定評估標準、評估單位,以及進行房屋權屬確認等一系列基礎性的技術性工作,完成后確定方案,而所謂實轉就是把這個確定的方案和辦法付諸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