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部委火線施令 中國經濟五月迷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0日 09:00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杜艷 北京報道 5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令:各地必須區別對待,把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控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目標責任制; 此前的4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牽頭,再次對產能過剩宣戰,下發對煤炭、焦炭、鋁、水
4月27日,央行宣布上調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并于同天召開“窗口指導”會議,要求銀行把握信貸投放進度,著力調整信貸結構,堅持“有保有壓”; 同月,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監會、建設部五部委牽頭,叫停“大捆貸款”,并叫停銀政授信合作協議; 5月2日至6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率部于“黃金周”期間,急下江南調研,對信貸集中度風險高度關注,并提出調整信貸結構,有保有壓,鼓勵小企業金融服務發展; “黃金周”收假,國家統計局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對全國固定資產快速增長的情況進行專項調研…… 這些只是一小部分工作而已。進入5月以來,隨著4月份經濟數據的出爐,更多的核心經濟部委都開始了低調而密集的奔波和調研。他們要從信貸、投資、進出口、土地等等主題出發,從宏觀、中觀、微觀,各個方面、各個層面的市場主體和現象中,找到中國經濟現狀的所有疑問和解答。 再度調控? 讓人意外的發燙的數字:截至4月份,信貸投放規模達到1.57萬億。 “即使考慮到去年末的部分貸款于今年初推遲釋放的原因,這個數字也遠遠超出了監管層的預期。”人民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警惕。 而同期,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在前兩年的高位基礎上快速增長。前四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80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6%。 與此同時,房地產的增長同樣驚人。在房價上漲從長三角往珠三角、乃至京津冀蔓延的過程中,部分大城市的房價再次達到歷史峰值。 銀監會人士透露,針對信貸高速增長的狀況,銀監會已經給出風險提示。特別是信貸集中度突出問題,成為銀監會的關注重點之一。 今年一季度,銀監會對17家中資大銀行的統計表明,不到總客戶數量1% 的億元以上的大客戶,其貸款余額卻高達全部貸款余額的49.5%。 某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分析,由于近兩年實施宏觀調控,信貸擴張受到抑制,行內也提高了審貸指標,所以對于部分不符合貸款要求的小客戶進行了清退,而這個過程導致部分銀行的信貸集中度問題更加突出,風險越發集中。 “改善貸款結構,增加新盈利增長點,降低信用集中風險”,成為銀監會開出的藥方之一。扭轉資金流向集中于部分過剩產業及資本市場集中的方向,真正落實“有保有壓”,疏導部分資金向急需流動資金的中小企業流動,扶持這個最帶動中國就業的群體的發展,成為銀監會落實工作的基點。 在此基礎上,劉明康提出了包括風險定價、獨立核算、貸款審批、違約信息通報等在內的六項機制。截至今年3月末,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27415億元,小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重達到15.79%。信貸客戶結構集中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調整。 除了信貸資金向大企業集中的風險之外,房地產信貸也成為信貸集中度較高的另一種表現。上海銀監局的最新統計表明,房地產信貸已占在滬中資商業銀行各項貸款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由于激烈競爭,不少商業銀行今年以來對信貸標準出現放松跡象。 對此,5月18日,上海銀監局向轄內金融機構發出預警信號:要求規范房地產信貸業務創新與競爭秩序,防止少數借款人利用銀行貸款資金進行投機套利或挪用貸款從事不當經營活動。 面對復雜的微觀主體和紛繁的局部矛盾,各個部委或多或少都開始試圖從不同方向、以不同方式實施調控。 但各個部委調控的首要難題在于,截至目前,國務院還未就整體經濟運行形勢給出如2004年般清晰的定性:中國經濟重新過熱了嗎? 重新過熱? 中國經濟的這個五月,好像2004年那輪宏觀調控之前的重演。 學界又開始中國經濟現狀與走勢的激烈爭論:以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為代表的“過熱”論者們認為,信貸激增、全國性房地產失控、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的穩健增長等,表明中國經濟在消費、投資、出口三大引擎的全速推進下,增長勢頭已恢復到2004年宏觀調控前的水平,“經濟已重新進入過熱狀態”。 但陳東琪本人與其他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不能僅看數字就給出“過熱”的結論,而更應該看到高增長背后的合理成分。國家統計局也有官員表示,“目前是中國經濟難得的最好的時期”。 陳東琪認為,與04年的過熱相比,本次宏觀經濟形勢與04年存在明顯不同,產能過剩、低通貨膨脹、流動性問題、人民幣升值壓力、貿易順差等都已大不相同。雖然經濟增長較快,但依然運行在宏觀調控的目標區間內,沒有偏離“平穩較快”的軌道,雖然部分行業出現“二次局部過熱跡象”,但總供給和總需求依然平衡,更多的問題表現為結構性矛盾。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正步入“二次調控”的區間。本次調控的短期目標是控制投資加速度、擠出泡沫、防止總量失衡,而長期目標則是適度調控,防止過度緊縮導致的2008年之后的經濟蕭條。由此,緊縮的重點應該落在投資、過剩行業和房地產市場。 看來,僅憑當前數據,還無法統一各方對中國經濟形勢的認識。而中國經濟在今年前四個月的再次高飛和失衡,將考驗決策層在這個五月的判斷力和行動力。也許,五月之后就會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