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創新型國家天津一汽夏利:自主創新再顯活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9日 10:54 國資委網站 | |||||||||
5月9日,天津一汽“威志”新車第二次試裝,十幾輛新車默默地接受著各個環節苛刻的審視。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作為天津一汽第一款完全意義上自主開發的全新轎車,“威志”將在兩個月后接受全國消費者的檢閱,整個天津一汽因此進入緊張的忙碌階段。 “威志”是天津一汽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型轎車企業的新希望,也是這家有20多年歷史的國有企業的新起點。天津一汽夏利的20年可謂跌宕起伏:夏利曾經是中國最早引進經
此夏利早非彼夏利 夏利來源于1986年引進的日本大發公司。此后的事實一再證明,引進只是夏利發展的起點。 最近20年,中國汽車工業不斷掀起引進合作的新高潮,引進項目比比皆是,合資合作遍地開花,一家企業的反復引進也不新鮮。但是,如何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創新,使引進的技術成為自主創新的助推器,成為擺在汽車企業面前的共同課題。夏利之所以能夠成為經濟型轎車連續多年的市場霸主,正是因為它走出了一條清晰的引進吸收再創新的道路。 今天的夏利,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容”上都遠遠超越了當年大發產品的水平,發動機從排量1.0升的單一品種擴編到1.0升、1.1升、1.3升、1.4升四個排量、多個品種,引進時的單一車型已經被由A、B兩大系列、30多個品種構成的陣容整齊的夏利家族代替。 蛻變來自于消化吸收基礎上的不斷創新。在上世紀90年代夏利的國產化完成之后,夏利就開始了在此基礎上的自主研發。 “十五”期間,特別是2002年“天一重組”后,夏利真正進入了自主創新階段。這5年,夏利成功地推出了A系列、B系列,又研發了全新平臺的威志轎車。在天津一汽總經理王剛看來,A系列是在夏利平臺上的改進,B系列實現了夏利車身結構以及配置的重大改變,而威志則是從整車平臺開始研發的全新產品。“這三個項目就是天津一汽在研發方面跨越的三個臺階,”王剛如是評價。有汽車專家曾表示:“B系列轎車的成功上市,標志著天津一汽實現了對夏利平臺的完全自主控制,這是中國汽車工業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技術以來獲得的重大技術進展,將大大加快國產轎車自主研發的速度。”來自市場銷售的數據顯示,A系列和B系列正是目前夏利銷售的主力品種,而即將于今年7月上市的威志也被不少經銷商和消費者看好。 市場的積極反應給了夏利極大的信心。天津一汽表示,該公司“十一五”期間將進入研發體系的創新階段,每年都將推出一款全新整車以及2—3款換型車。 在一汽集團“‘十一五’期間自主品牌達到100萬輛”的規劃中,給天津一汽的任務是40萬輛,占一汽自主品牌總量的40%。 當今汽車行業的新產品研發周期不斷縮短,產品技術迅速升級換代,如果夏利一直躺在20多年前引進的技術上睡大覺,早就被市場淘汰出局了。當初引進的是化油器發動機,而化油器發動機因為環保難以達標早在2000年就被電噴發動機替代,永遠地退出了我國汽車市場。從化油器到電噴,是發動機技術的一大臺階,夏利依靠自己邁上了這一臺階。如今夏利發動機排放已經全部達到國家3號排放標準,這個過程同樣意味著技術的飛躍,夏利人依然依靠艱苦的努力自主完成了這一技術跨越。目前,天津一汽已經研發出四閥發動機,與引進的兩閥發動機相比,在技術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一新成果將在今年第四季度裝車量產。二十載的積累與創新,使天津一汽在小排量發動機以及整車的匹配能力方面走在了國內同行的前面。 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是夏利新產品的搖籃。這家創建于1978年的開發中心已于2001年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實力排名行業第五。目前在產品開發中心工作的工程師共有266名,而天津一汽每年吸收的高校畢業生,也將繼續向開發中心傾斜。 一汽集團的入主為夏利提供了更為豐厚的技術支持。當年的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現任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張群,就是來到天津一汽的第一批八名一汽集團員工中的一位。一汽集團不僅將技術資源對天津一汽完全開放,還將一些成熟技術無償提供給天津一汽使用,這給天津一汽的自主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后盾。由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專門為天津一汽打造的TA1發動機,升功率超過了50千瓦,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一全新發動機已經完成了第三輪樣機的試制,將在未來兩年轉換成產品。 在吸收和消化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夏利自主完成了產品的更新和換代,并且擁有了完整的零部件配套體系和全套的技術資料,而夏利品牌早在1999年就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夏利”,蘊涵著“華夏得利”的美好寓意,終于成長為消費者歡迎的響亮的自主品牌。 自主不自主看市場 中國車市單一品牌年度銷量冠軍的寶座,一直是合資品牌的“專利”,2005年夏利以20萬輛的銷量終結了這一局面。作為第一個實現累計產銷超過百萬輛的自主品牌轎車企業,作為少數幾家產能超過設計能力的轎車企業,夏利以出色的表現,在市場上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市場的成功來源于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口碑。2003年,天津一汽曾獎勵給安徽用戶葛建民一輛嶄新的夏利轎車,他開的夏利轎車以“74萬公里無大修”創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年過七旬的新疆老人馬文輝,曾經兩次駕駛他的牌照為“新A54985”的夏利車參加“環塔克拉瑪干沙漠”汽車集結賽,并取得佳績。這一故事直接引發了天津一汽總經理王剛的一次奇遇。坐上夏利出租車之后,王剛習慣性地向司機詢問車況。當司機得知乘客是天津一汽的“技術人員”時,熱情地攀談起來:“夏利車皮實,沒什么大問題,修起來又便宜,我這輛車已經70多萬公里無大修了,我再加把勁,估計80多萬公里無大修不成問題,你能不能回去和你們領導說說,也獎我一輛新夏利啊?” 上世紀90年代,改進后的夏利曾經是全國各地出租車的首選車型。出租車的使用環境比私家車苛刻得多,如果不具備價格便宜、質量可靠、維修方便的特點,很難通過出租車市場的考驗。據統計,在夏利出租車中,超過60萬公里無大修的占有很大比例。在當前的小型車市場中,經歷過出租車市場考驗的主流車型,只有夏利一款。 市場成就了夏利,更使夏利的創新有了目標。對于夏利來說,自主創新是為了打造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更是生存和發展的必須。由于缺乏競爭而缺乏市場意識,是導致夏利昔日困境的重要原因。老夏利人一定還記得過去的輝煌,一輛兩廂化油器夏利車可以賣到10萬元,根本不用為銷路操心。老夏利人也一定不會忘記,在化油器改電噴的關口,由于產品積壓,銷售陷入被動,夏利曾以10萬元3輛的價格賤賣,這個慘痛的教訓給夏利人上了一堂殘酷的市場競爭課。 “用戶是企業存在的唯一依據。滿足用戶需求是我們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在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大廳,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條標語。市場意識已經貫穿、滲透到天津一汽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營銷部門在產品研發的各個階段都有重要的發言權。“我們搞這項研究不是為了單純的‘創新’,而是因為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在談到降低噪聲和振動的研究時,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黨委書記李寶華誠懇地告訴記者。他說,目前經濟型轎車的噪聲指標,雖然都能滿足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但用戶希望汽車更舒適、更安靜,所以從3年前就開始了降低噪聲的研究工作,兩個月后這一成果就將搭載在“威志”車上與消費者見面了。 與中高檔轎車相比,經濟型轎車利潤微薄,天津一汽又是經濟型轎車當家的企業,無法借助高檔產品拉平收益,此外,鋼材、石油等原材料價格快速飆升,天津一汽必須自己消化這部分成本,因為車價始終是經濟型轎車消費者關注的第一敏感因素,因此,天津一汽必須成為在滿足國家法規和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之上的非常“經濟”的企業。 法國一家著名的汽車設計公司曾表示,愿意同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合作進行整車開發,但技術交流后,天津一汽在產品設計環節對質量和成本近乎苛刻的要求,令對方望而卻步。在目前夏利銷售結構中占很大比例的夏利A+轎車,市場售價只有3萬多元。記者還看到了這樣的統計,全新換代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威志轎車,從開發到生產準備新增的專項投資只有2億元人民幣。“天津一汽產品開發的創新點,就在于保證整車品質的前提下,用低成本完成高性價比的產品研發,使省錢、省心、省時的理念在產品設計中真正得到體現。”在總經理王剛眼中,成本是夏利的另一條生命線。 “摳門”的夏利在質量上卻一點都不摳門。在當今的汽車行業,小作坊式的企業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夏利在設備上的投入可謂慷慨:焊接、油漆和沖壓車間都采用了日本的先進技術,總裝車間是由美國巴特勒公司設計制造的變橫截面鋼結構雙層廠房,整車檢測線來自于日本著名的安全自動車公司。天津一汽還在全面導入日本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產理念和先進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踐,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質量控制體系,為天津一汽產品品質的穩步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權威調研公司J. D. Power2005年公布的中國汽車市場2004年度系列調研報告中,夏利轎車獲得緊湊型車“汽車性能、運行和設計”調研第一和緊湊型車“新車最佳質量”調研第二。 舊畫上添彩的甘苦 在夏利的發展歷史上,“天一重組”既是個里程碑,又是道分水嶺。2002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和推動下,一汽集團和天汽集團響應國家戰略結構調整要求進行重組,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從產銷規模上看,在夏利累計120萬輛的銷量中,重組后的銷量占了近一半。從自主創新的成果來看,最具市場價值的技術和產品突破也出現在這一時期。 “天一重組”前的2001年和2002年,夏利已經連續兩年虧損,戴上了“ST”的帽子。如果2003年依然無法扭虧,等待夏利的,只有退市一途了。當時夏利的現金流已經枯竭,還欠著巨額的銀行貸款,想要維持基本的生產都非常困難。不僅如此,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還造成員工信心低落、人才大量流失。在當時的經管會看來,夏利已經到了最危險也是最關鍵的時刻。 夏利已經無路可退。一個以止血———輸血———造血為主線的重建計劃迅速展開。夏利雖然是上市公司,但銷售、采購等重要環節多頭在外,夏利從職能上看只能算個生產車間,重建必須解決這樣的先天不足。在實施了財務、采購、項目管理、廢舊物資處理的集中之后,公司開始堵漏洞、掃浮財,堵住了21個管理漏洞,使財務費用降低了21%,管理費用降低了48%,制造費用降低了7.9%。2005年,天津一汽收購了天津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理順了生產與銷售的關系。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快收獲了積極的成果:到2003年,夏利已經有了3.5億元的盈利,公司股票簡稱由“*ST夏利”恢復為“一汽夏利”。如今,夏利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比重組前翻了一番,近20%的夏利員工開上了自己造的轎車。 當然,沒有重組前十幾年的技術、管理和人才的積累,就不會有夏利在市場上良好的口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么大的跨越。對此,現任總經理王剛的結論是“天一重組激活了夏利,自主創新發展了夏利”。王剛告訴記者,重組后,作為第一大股東,一汽并沒有從這里拿走一分錢,而是將全部盈利投入了夏利的滾動發展之中。在一汽的戰略布局中,夏利被清晰地定位為“一汽集團經濟型轎車的重要戰略基地”。 天津一汽與其他自主開發企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是家有著2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這就注定夏利的改革與創新將與國有企業的改造過程相輔相成。“天津一汽是在背負著沉重歷史包袱的情況下,邁上可持續發展新路的,是與國家實施盤活存量戰略、避免重復建設,以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企業重組的決策分不開的。同時也是企業堅持自主創新,攻克核心技術難關,形成自身的體系研發能力,并以市場為導向,連續推出升級換代產品的結果。她的自主是在布滿墨跡的舊畫上重新添色加彩,能繪出更加精美的自主畫卷,其意義更加深遠”。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這樣評價夏利創新的特點。對于重組之后夏利的變化,竺延風的結論是四個“更”:“更主動了,更自信了,更全面了,更長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