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三角地區概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9日 02:15 中華工商時報 | |||||||||
運城 運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總人口425萬。黃河中游北干流以東,與河南、陜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早在180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生息繁衍。歷史上,這
運城地區現轄運城市、永濟市、河津市及聞喜、繹縣、垣曲、夏縣、平陸、新絳、稷山、萬榮、臨猗、芮城等縣。中共運城地委、行署設在運城市。 新中國成立以后,運城地區的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已形成以紡織、造紙、化工、食品、冶金、建材、機械為支柱產業的門類較齊全的國有經濟體系,成為山西省重要的樸棉生產基地。 運城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黃河、汾河、涑水河流經境內,境內平川占到總面積的58.3%。該區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4°35′-35°41′,東經110°15′-112°04′之間,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基本特征是,氣候溫和,冬寒夏暖,熱量資源充足,夏秋雨水豐沛,光能、風能較豐富,是山西省積溫較高的地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跡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渡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巖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云墓、關帝廟、永樂宮、普救寺、飛云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游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后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代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運城地區風味特產眾多,聞喜煮餅、稷山板棗、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張白水蜜杏,還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無堿饃、關公酒等。蒲劇、眉戶、絳州鼓樂、浮山木偶戲、皮影戲等地方戲劇聞名省內外。 運城地區交通發達,鐵路公路縱雄交錯,南通西安、三門峽,北接太原,有火車直通北京。境內太原至風陵渡、運城至茅津渡、運城至三門峽、西安有高等級公路連通。 三門峽 三門峽市是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以山川秀麗、資源豐富而聞名中外。相傳大禹治水,使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三門峽由此而得名。經過40年的辛勤建設,三門峽以嶄新的姿態矗立在西部邊陲,被譽為鑲嵌在黃河岸邊的一顆明珠。三門峽地處豫、晉、陜三省交界處,東與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轄3縣(陜縣、澠池、盧氏)、兩市(義馬、靈寶)、1區(湖濱),總人口213萬,其中市區人口23.5萬,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華夏的古老文明、祖國的今朝奇跡、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秀麗冰川,在這里得到了巧妙的濃縮和展現,發展旅游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十分廣闊的前景。厚重的歷史文化為這里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仰韶村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揭開了中國新石器考古事業的第一面,為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廟底溝文化遺址和西周虢國國君墓地出土了大量的歷史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文化觀賞價值。演繹戰國時期秦、趙兩國化干戈為玉帛故事的古秦趙會盟臺,秦孝公據關抗敵的函谷關和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及函谷關的望氣臺、孟嘗君出關的雞鳴臺,中國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寶輪寺塔經過修葺,又出新韻,每年吸引著大批的國內外游客。 自然景觀主要有融觀光、登山、避暑為一體,享有“小華山”之美稱的亞武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村半城田”的陜州老城風景區;風光旖旎、景觀險勝、古跡遍步的三門峽黃河游覽區等。近年推出的“黃河之旅”旅游線路,已被國家旅游局定為14條旅游專線的第二條,推向國際市場。 渭南 渭南市地處陜西關中平原東部,東瀕黃河,西接西安,南倚秦嶺,北靠延安,南北長182.3公里,東西寬149.7公里,居于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陜西省和西部地區進入東南沿海的“東大門”。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類型區,其中中部渭河沖積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 “秦地自古多奇跡”。位居陜西關中東部,史稱“八省通衢”的渭南市,以其豐富、獨特和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瑰寶,形成了與文明古都西安相得益彰的旅游勝地,為國內外旅客所神往。五岳之首的“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以其峭拔峻秀蜚聲中外。山上有景點一百余處,險中有奇,奇中藏秀,留下了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的贊美佳句。合陽洽川,東臨黃河,渡船如梭,罕見的“瀵泉”如顆顆明珠鑲嵌在碧綠的荷花塘和蘆葦叢中,珍奇水禽丹頂鶴、黑鸛、白天鵝等棲息其間,恰如江南水鄉。其他如渭南“六姑泉”。秦嶺竹林松濤,喬山翠柏、鐮山溫泉、渭水果林等多處風光和景色,均給人以美不勝收的感覺。 渭南地處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距今約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亦在市域內繁衍生息;“大荔人”頭骨化石,是距今約2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化石;“禹門口洞穴堆積”是舊石器時代遺址;周、秦、漢、唐兩千年間,渭南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農工商貿、交通運輸十分發達;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長城、古戰場遺跡多見;列入保護的文物景點619處,其中西岳廟、司馬遷祠和墓、唐睿宗橋陵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阿宮腔等多種戲曲劇種,是中國北方梆子劇聲腔的發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戲等民間藝術獨具匠心,譽滿中外。燦爛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英賢將相,代不乏人。字圣倉頡、酒圣杜康、漢太史令司馬遷、唐代名將郭子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準、清代狀元王杰、現代愛國將領楊虎城、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著名政治活動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鵬程等彪炳青史。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與壯麗的山川河流交相輝映,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奇險峻秀的西岳華山,傲居五岳之首,進出道路暢通,高空索道飛架,融休閑、度假、娛樂、游覽于一體的旅游勝地馳名中外;集山河 川塬自然景觀與元明古建人文景觀之大成的黃河龍門旅游景區,有“北國小三峽”之稱;氣勢恢宏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漢唐雄風,是中國封建皇室宮廷文化的縮影。 渭南地腴物豐,孕育著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地上地下文化遺跡俯拾皆是。“大荔人”、沙苑文化、羌寨文化距今已有20萬年的歷史;漢文字始祖倉頡故里位于今白水縣;漢代“史圣”司馬遷祠、墓位于韓城市芝川鎮,東臨黃河,西枕梁山,殿堂寢宮齊全,建筑精巧,氣勢非凡,為漢代文化的象征。它與城內明代以“韓城文廟”為代表的龐大古建筑群一起而成為勞動人民文化藝術的結晶;唐代帝王陵墓20座,建于渭南渭北塬上的有10座。其中以唐睿宗李旦的橋陵最具代表性,陵以蒲城豐山為冢,于山腹開鑿地下寢宮,地面繞山筑城13公里,設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門,有19對石刻排列神道兩側,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渭南還是現代革命者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有華縣高塘鎮建立的由鄧小平同志題寫銘文的“渭華起義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有蒲城縣永豐鎮建立的“永豐戰役紀念塔”和縣城“楊虎城將軍紀念館”等,都令后人向往、懷念并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