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挺進中國 合資只是跳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11:09 《財經》雜志 | |||||||||
4月中旬,中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誠信)董事長毛振華與穆迪亞太有限公司中國業務董事總經理葉敏在北京簽訂合資協議,穆迪將以現金方式,收購中誠信持有的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49%的股份。這是迄今國際評級機構在中國合資的上限。 5月15日出版的《財經》雜志指出,當前中國評級業的困境和混亂,根源于高度管制
早在1993年,標普與惠譽分別與中誠信進行過接觸。1999年惠譽與中誠信合作,注冊資本2000萬元共同組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此即為中誠信國際前身。惠譽允諾,合資期間不在中國獨立開展與此合資公司相競爭的業務。可惜時運不濟,合資公司成立后,2000年中國即停發公司債券,公司業務一直處于空白。 2003年以后,中國證監會草擬《資信評級機構從事證券資信評級業務管理辦法》,有消息稱,可能會允許某些國外評級機構在中國進行獨立證券類業務的評級,條件是這些公司要在中國以外做過十年以上評級業務、給中國企業海外發債評級超過七年。盡管只是一種可能,聞到風聲的惠譽仍分外著急。惠譽與中誠信簽有不競爭條款,在中國的業務只能通過中誠信國際進行;若此,早合資不但沒有占得先機,反而陷入被動。 惠譽遂向中誠信提出兩個方案:其一,增持中誠信國際股份到51%;其二,出售已有的30%中誠信國際股份。中誠信選擇了將惠譽與IFC的股份購回。 惠譽的退出,并沒有對其他巨頭進入中國評級市場帶來陰影。穆迪迅速跟進,2003年下半年開始跟中誠信進行接觸,以致最后達成了上述合資案。另一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對穆迪收購中誠信的投資頗為關注。今年2月,標普和中信證券各出資50%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包括中信標普50A股交易型指數和中信標普300A股基準指數在內的指數業務。 實際上,在合資的同時,各大評級公司仍都在揣測在中國獨資的可能性。“我們實際是同床異夢。”毛振華對《財經》這樣評價他與穆迪的合資協議:“他們要獨資,我希望做中國的民族品牌。” 令毛振華如芒在背的,是協議里注明的這樣一句話,只要中國政府方面同意,穆迪將繼續增持。毛振華說,“當年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我,做了一篇報道‘中國的穆迪’。到今天,‘中國穆迪’沒有做成,倒快成為‘穆迪中國’了。” 他坦承,中誠信跟穆迪的合資,本意在于“以市場換技術”,并不愿將公司控股權賣與外方。但穆迪顯然不滿足于此,希望在未來增持的意圖已經昭然。據悉,在穆迪與中誠信的談判中,穆迪即已表示,評級公司都是品牌業務,希望將來做自己的業務,但是不介意用幾年的時間通過合資真正把握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