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不買房行動有用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0日 09:05 每日經濟新聞

  主持人:

  深圳人鄒濤“五一”前在網絡上開展的“不買房行動”迅速擴展到全國。此前,經過半年深入調查,鄒濤撰寫了一份“關于規范深圳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民意調查報告”。5月3日,深圳房交會開幕時,鄒濤懷揣著十盒“不買房行動”的名片,進入房交會現場散發名片,請求人們的支持。

  不做“房奴”、不買房,無疑是當前房價高企、大部分人買不起房的現實下的一種選擇和訴求,但是,“不買房行動”真能吸去房市的泡沫嗎?不做房奴不買房究竟是一個理性的呼吁,還是當代阿Q式的愚蠢行為呢?

  大眾評判臺

  姜淼: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

  古人說得好,“成家立業”。如今,買房難成為80后這一代人的首要難題。從個人的困難,擴大成集體困難,直到成為社會的困難。“不做房奴不買房”的目的是能買到房,能以理想的價格買到期望的房屋,讓沒房的人都能住上房。然而這并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激化買賣雙方的矛盾。

  陳宏: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覺得,現在發起不買房的倡議,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誰不想擁有自己的房產?可如此高的房價使得普通百姓喪失了購買力,房子已經背離了它的本來意義,成了少數投機分子炒作的工具。因此,老百姓只有用不買房來進行抗議了。同時,這也是一種提醒政府的方式,希望政府能確實體諒老百姓的買房難。一邊是大量商品房空置,一邊是房價居高不下,希望政府能有確實的措施,能保證老百姓買到合適的房子。

  趙峰: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我覺得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首先,房價暴漲和政策、市場機制以及開發商行為高度相關,而住房是一種價格不敏感的商品,本質上,對住房的需求不會因市場的改變而發生多大的變化,因此,以抵制購房、不買房來要挾開發商、要挾市場,就是一種非經濟性的行為。

  吳尚:無奈的呼喚和焦躁的對抗

  從本質上講,“拒當房奴”是無奈的呼喚和焦躁的對抗。理性告訴我們,分散形態的消費者的自發抵抗,面對種種操縱房價的強勢手段,在平抑房價中很難起到實質性作用。

  話題策劃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沸點特稿

  消費者應理性面對房價上漲

  易憲容

  “五一”前后,各地

房地產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已成社會關注焦點。國內對房價瘋狂上漲高度關注,不僅因為不少地區房價突然上漲,還因為整個市場信息混亂。一邊是一些樓盤一天一個價,買房者排成長龍;另一方面,個人住房消費信貸迅速下降,許多地方待售房數量迅速上升。不要說民眾無可奈何,連專業人士也感到匪夷所思。

  按照房地產開發商的說法,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那么,當大量房子空置、無法出售時,房價應該下行,但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從最近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2004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達到4700億元,

宏觀調控后的2005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迅速下降到2600億元,僅及2004年的一半,到了2006年一季度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256億元,僅及2004年1/5,不及2005年的一半。同時,從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的定金與預收款來看,2006年1-2月同比下降24.5%。

  這說明,由于房價上漲過快,國內居民住房消費大量減少,已發生根本逆轉。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國內居民住房消費迅速下降的情況下,國內房地產市場卻異常活躍、價格迅速上漲。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面對

房地產商對市場價格的操縱,有些地方的購房消費者希望能夠組織起來,以集體的力量來對抗勢力強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這種愿望既反映了國內住房消費者的無奈,也說明房地產經濟問題開始轉化為社會問題。

  無論政府有多少推脫的理由,最近國內不少地方房價快速上漲,首先是政府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僅表現為2005年以來的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失敗(即穩定房價的目標成了泡影),也表現為對房地產市場的不作為及無能力作為。

  面對瘋狂上漲的房價,民眾絕對不可以盲目跟風,形成羊群效應,而要學會理性的思考,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一件事與經驗常識相悖,那就得多收集一些信息,多跑幾個樓盤、多走幾個地方看一看。任何欺騙性的東西只能行之于一時,而不能行之于久遠。

  那么,民眾購房如何決策?我曾經給出三條標準,就是房價收入比(一般在3-6倍)、月按揭貸款與月收入比(不能超過35%)、家庭總負債率(不能超過50%)。而在房價高企時,民眾大可用替代性消費(比如租房)來改善住房條件。當房價高得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進入該市場時,不僅說明這是一個無效率的市場,也說明這個市場存在嚴重的制度缺陷。那么,這就預示著政府對于這個市場的重大改革為期不遠了。如果民眾能夠理性對待瘋狂的市場,那么,市場主動權就會回到消費者手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