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與新農村建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8日 18:37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 |||||||||
◎ 陳少強 從經濟的角度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著力解決兩大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政府對農村經濟發展問題非常重視,將它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如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對種糧農民進行直補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些都是基于分配環節的政策措施,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需要實行與大市場相對應的大生產,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 中國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矛盾在于農業小生產與社會大市場的矛盾。中國不少的農村地區,生產方式仍是一家一戶的小生產,仍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把鋤頭一把耕”。這種小生產模式根本無法與現代大市場、大生產相對接的:它缺乏足夠的市場信息,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單個的農戶可利用的資源和資本都是有限的,沒有能力去運用組培、工廠化育苗等先進的生產技術,也無法使用大型農業機械(生產工具),在種子的改良、肥料和農藥品質的改善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農產品的品種質量低,產品競爭力差,農業生產抗自然和市場抗風險能力很低,農民增收也無法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實行與大市場相對應的大生產,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盡管目前國內對農業產業化的具體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內容卻是一致的:即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企業化生產為龍頭,帶動中介組織、專業大戶、農戶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的組織形式和生產經營方式。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通過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實現貿工農一體化,增加農民收入,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民就業,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一) 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發展現代農業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根據市場的發展態勢,推行訂單農業,為廣大農戶提供市場信息,龍頭公司負責農產品的加工和市場的開拓,并為農戶提供產前和產中的服務,引導農民批量生產;由于市場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有嚴格的要求,農業生產自然而然是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實行區域化布局,并由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符合要求的農業生產技術、種子、肥料以及其他生產條件和手段,實現農業生產專業化和標準化;龍頭企業把現代化的先進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引入農戶,提高了農業的科技含量,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二) 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 首先,龍頭公司、農民中介組織、專業戶和農民之間有相對穩定的契約關系,農民增收有穩定的渠道。其次,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農民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通過入股分紅獲得收益,拓寬了增收渠道。第三,農業產業化,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提高了農民非農收入。 (三)創造就業機會,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周圍小城鎮就可以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小城鎮,農村市場化的成果——各種農副產品——轉化為商品,并完成農副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任務。種子、農業機械等農業生產資料也要通過城鎮完成。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順利變成商品,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和農民增收得以順利實現。增加了收入的農民就有可能通過小城鎮購買冰箱、彩電市場之內的生活資料。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進一步擴大,管理、技術、信息、營銷、包裝、運輸、清潔等各類人員的大量涌入城鎮,帶動了餐飲、電信、酒店、文化娛樂、教育、環保、醫療衛生等多種服務業的發展,小城鎮這樣就能吸納不少農村剩余勞動力。 中國通過農村城鎮化吸收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沒有必要都將之轉運到大中城市。實際上,大中城市也不可能大量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1)農民工已占城市建筑業從業人員的80%,繼續增加農民工在建筑行業的就業比重的空間已非常有限;(2)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現代化逐步實現,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隨著國際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和擴大,以及農民工在加工制造業從業人員中已占到68%,農民工就業空間小,重走過去城市工業帶動農業、東部帶動中西部的就業老路已不現實。(3)農民工在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占52%,大中城市第三產業對農民工的就業需求也很有限。雖然大中城市第三產業仍然間歇性地需要一部分從業人員,但隨著市場化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服務業需要高尖端人次,如金融服務人員和信息咨詢人員,農民工就業的空間也有限。(4)城市不能無限擴大。國內外大中城市發展歷史表明,城市發展要有限度。大中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加劇了人口與城市基礎設施和資源環境的矛盾,造成住房緊張、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城市貧民集聚、城市犯罪率高等,成為長期困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難題。 (四) 培養現代農民,加快民主進程 農業產業化過程同時就是培養新型農民的過程。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農民不僅要學會關注國內市場,也要關注國際市場。這種立足于國內外市場的經營模式,可以直接對農民進行現代市場經濟的教育,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契約意識,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必將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此外,農民在現代化大生產通過解決經濟和法律等手段保護自身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在中國是可行的 中國推行農業產業化是完全可行的,這從大農業產品的市場空間、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空間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空間可以看出。 (一)農業產品市場的需求空間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食”關系著國計民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需求已從溫飽型逐步轉為營養調劑型,國內消費的肉、蛋、奶、水產、蔬菜、水果等主要農副產品需求量迅速增加,“多品種、高保鮮、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的社會需求量非常大。以肉類為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肉類消費處于上升態勢。農村人均消費量年增長3%-3.5%,城市人均消費量年增長2%-2.5%,在外就餐增長15%-20%,肉類市場增長速度相對穩定在3%-5.5%水平。因此,即使不考慮國外市場因素,只要農副產品價格、品質、品種合適,中國消費大量農業產品是可能的,而農業產業化機制就能保障農業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和商業化生產和供應。 (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空間 中國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總體落后,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生產力水平更低。荷蘭1991年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達4.4萬美元,日本1993年為2.4萬美元,我國1996年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不足900美元,中國通過農業產業化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 (三)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空間 中國農村地區大約有1.3億勞動力需要轉移。2004年,中國有2862個縣,43258個鄉鎮,小城鎮(縣城和鄉鎮)總計4.6萬個。假設農村剩余勞動力的60%(即7800萬人)流向小城鎮,平均每個縣城或者鄉鎮吸收的人口才只有1700人。如果每個縣城或小城鎮有8個農業龍頭總公司或子公司,如糧食、素菜、瓜果、雞鴨牛羊、甘蔗、花生、花卉、茶葉等公司,按每家企業平均150人(包括管理人員、信息人員、營銷人員、技術人員、財務人員等高端人才,以及運輸、搬運、倉儲、清潔等低端人才)計算,每個城鎮就可以吸收1200名企業員工,龍頭企業的發展,也將逐步帶動餐飲、住宿、修理、理發、郵局、銀行、日用百貨等各種服務業的發展,這些行業吸收500人完全可能的。 當然,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中國農業產業化之路不能在短期內走完。事實上,目前農業龍頭企業的科技含量、組織帶動能力、農民合作組織遠未發展起來、農村融資問題仍沒有根本解決,農民的素質培養和農民權益的保護不可能很快得到很大的改善。中國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各地的市場發育程度、資源稟賦狀況以及地理和人文環境等多種因素,調整與社會大生產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積極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整合社會資源,在政府的調控下,促進農村勞動力、土地使用權、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流轉。 (作者單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