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有望納入中國創新體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8日 15:36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 |||||||||
本刊記者 胡 偉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研發機構是中國創新體系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將促進中國技術創新的發展。在這個問題上,封閉的觀點是不對的,是有局限性的。我相信跨國企業在華的研發機構會對中國技術創新做出貢獻。”
3月20日,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第七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午餐演講上回答提問時明確作出上述表示。與此同時,對外資的技術溢出效應還在爭論。 技術溢出效應爭論 “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既挖走了中國的人才,申請的專利也為外國公司所擁有。”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對我國的自主創新體系不是積極因素,甚至是負面因素的說法由來已久。 2003年,國內學者王春法對北京、上海、蘇州、東莞近400家三資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外資企業認為自己對中國技術進步和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貢獻一般,認為貢獻很大的只有20%左右,超過75%的樣本企業與本地企業沒有技術上的聯系,超過三分之二的樣本企業從未且并不準備向本地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呂剛就外資對中國內生技術能力的實際影響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未能證明外資在行業經濟中的比重與本地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外資在中國并沒有明顯的技術溢出效應。 首先,跨國公司大多傾向于只向子公司轉讓技術,主動防止技術溢出以保持自身技術優勢。大部分國際技術轉讓都發生在跨國公司及其在華子公司之間,本地企業從跨國公司獲得的技術轉讓比較有限。中國加入WTO后外資企業的獨資化浪潮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規律。 其次,本地企業過度依賴引進現成技術,消化吸收投入嚴重不足,妨礙了技術示范效應的發生。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在1997年到2003年用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費用平均也只相當于技術引進費用的8%。雖然這一比例在2004年上升到15%,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日本、韓國為例,這兩個國家用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費用平均為技術引進費用的7倍。 消化吸收投入不足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企業研發活動中改良成分多,創新成分少,基本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模仿層次。2004年中國專利申請授權總量中74%都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僅占26%。而且,發明的大部分還是由國外主體申請的,國內主體申請的只占37%。 另外,外資企業在某些行業形成壟斷,抑制了本地企業的創新活動。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在200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不少行業已經形成了壟斷或寡頭壟斷。例如,在軟包裝行業,本地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不足5%,而在感光材料行業,85%的市場份額已被外資企業占據。外資企業的壟斷使本地企業被迫退出市場,原有的研發隊伍解體、人才流失,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負面影響。 從幾個主要方面看,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在提高內生技術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明顯,利用外資并非培育內生技術能力的有效途徑。 “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在中國國內的技術溢出效應,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理想。如果把這一部分納入我國技術創新體系之中,我們是否能夠期待它產生一個非常良好的社會效果,或者技術溢出的效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趙晉平在論壇上拋出了一些人的疑惑。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對此表示:“國內過去對技術溢出效應的理解有時不那么全面。國內過去講跨國公司的作用,往往從它吸納的就業人數和它在中國投資創造的稅收多少等方面來判斷。但是從我們的調查來看,從90年代以后,跨國公司對中國各個產業鏈的深刻影響,國內往往估計不足。” 據王志樂所在的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索尼公司在中國有1010家供應商。而這1010家國內的供應商要保證所有的技術標準達到國際水平,同時保證環保要達到國際標準。在這個過程中,索尼公司在華的技術研發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歐洲現在禁止使用六種有害金屬,相應的“ROSE法規”也將于明年開始實施,索尼公司要求現在就要達到新法規標準,其研發中心正在進行研究替代品來幫助中國國內供應商找到優質金屬達到國外法規的要求。 王志樂解釋說,中國的制造業能夠走向世界,而且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低成本。在技術標準,包括環境標準,社會責任標準等方面,中國的制造業也有了競爭力。中國如此多產業鏈的發展,應部分歸功于跨國公司的介入、改造。跨國公司技術創新與組織管理創新的溢出效應等在中國的技術創新體系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業內專家認為,跨國公司為我國國內供應商和客戶設立了更高的技術標準,提供了產品質量控制經驗和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增強了國內企業的技術能力。 “中國被跨國公司整合到它的價值鏈里去了,反過來,中國也把跨國公司的資源整合到我們這里面來。我們要有一個大國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互利共贏的過程。”王志樂說。 “跨國公司的技術溢出效應是雙向的,其在中國建立研發機構是中國的人才溢出,它雇傭了大量的中國的優秀人才,這使中國的人才向跨國公司溢出。然后他們創造了一些成果,又從跨國公司向中國溢出,這是雙向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壽鵬在論壇上總結有關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主題討論時說。 自主創新:跨國公司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我國政府強調的自主創新戰略,實際上倡導依靠自己力量進行技術創新。但“自主創新”絕不意味著“閉門造車”。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春在該論壇上說:“自主創新最大的功效是提高了企業家自主創新的能力。這主要體現在對內、外部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上。開放的環境、改革的形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今天可能某個跨國公司是我們的對手,或者已經對我們構成了競爭的“打壓”。但是,經濟生態的環境就跟生物學上的環境一樣。如果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離開了中國廉價消費品的供應,其生活的境況絕對不如現在。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非常基本的道理,不論你的企業多么強勢,不論你的企業有多么強的創新能力,你很可能在很多方面還要依托于其他企業共生共存。企業的發展不僅講究產業鏈,而且講究產業環境。對于企業自主創新來說,需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好這些環境和資源,利用好就有可能獲得快速的發展和增長。因此自主創新絕對不排除開放、引進等任何形式的聯合與合作,關鍵是能否為己所用。” 北京四通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段永基在論壇上發表評論認為,自主創新不等于一個機構只利用自己的資源進行創新。現階段的自主創新應該是以開放的態度,以協作的精神,動員全球資源獲取知識產權的創新活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呂薇也有同樣的看法。她說:“自主創新并不是意味著排斥外來技術,也不意味著什么東西都要自己從頭研究,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應該有效的利用國內外的科技資源。在中長期科技規劃里,我們已提出自主創新有三層含義:一是原始創新;二是集成創新;三是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這就是說不排斥引進技術。” 跨國公司可以為我國的創新體系建設發揮積極作用。實際上,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進出口的主要的承擔者。 據國家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中國2005年4159.6億美元的高新技術進出口里,80%的進口是由跨國公司在華企業承擔的,88%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也是由跨國公司在華企業承擔,而且其增長幅度都高于其它類型企業。 自2003年以來,跨國公司大量設立研發中心并增加在華研發投入。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一年間,跨國公司在華共設立了約200家研發中心。到2004年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已經達到750家。 “這些研究開發中心都相對獨立并具有一定規模。保守計算,如果每個研發中心有50個研發人員,那么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大約擁有4萬個研發人員。如果平均每個研發人員的支出大約5萬美元,那么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就承擔了20億-3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而國內企業的研發投入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的投入已經占了中國企業研發投入的六分之一,甚至到了五分之一。”王志樂說。 跨國公司研發中心裝備先進,擁有強大的全球網絡支撐,人員素質高、研究成果市場化機制健全,“這些跨國公司研發中心,運行機制是按照國際企業的做法,內耗少,效率高。對這樣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不能把它排除在中國的國家創新體系之外,而是要把它納入進來。”王志樂說。 用市場化整合國際資源為我所用 大眾汽車中國區代表在本次論壇上向參會代表表達了參與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愿望。我國政府在汽車“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研究關于“節能、環保、安全方面”的技術, 大眾在這方面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他們希望能像奇瑞汽車一樣,不久之后科技部能在一家跨國公司建立國家技術工程中心,讓跨國企業參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跨國公司怎么樣參與我國政府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這是跨國公司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作為與會的跨國公司代表,美國塞貝斯公司董事長程守宗說:“跨國公司研發機構要融入像中國這樣一個市場龐大、充滿活力的經濟當中,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參與方式,這應該是一個市場驅動的方式。” 如何把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真正有機地融入中國國家創新體系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其中的關鍵在于政府如何有效利用跨國公司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的溢出作用。 在如何發揮跨國公司技術創新溢出效應的問題上,王志樂認為應該堅持市場化的大方向,而不是回到過去用行政干預的手段。“在中國如果形成跨國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三類企業的公平競爭的局面,將有利于把我們有限的科技資源、資金資源等高效的利用起來,減少其中的腐敗,將有利于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 “我們現在處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應當整合全球的資源為我所用,特別是當大批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時候,對跨國公司的創新資源、技術資源,我們應該加以吸收利用。”王志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