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掘金者”的示范推動了一次無疾而終的產業擴張
一位留學歸來人士在武隆縣率先示范種植獼猴桃,當地干部首肯其“產業示范”的積極意義,喊出了“打造全國第二大獼猴桃生產基地”的口號。
10年后,率先種植獼猴桃的示范戶全虧而退,最后留給全縣12個鄉(鎮)、2930獼猴
桃種植戶的,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地豎立在山區土地里的上萬根水泥樁子……
記者 蘇月 報道
一道“別樣的風景”。
仙女山鎮繼光村二社,從進入村口的小道開始,田地和山坡上有規則地兀立著成千上萬條光禿禿的“T”形水泥柱。
2006年4月19日,69歲的村民周祿江在田間放牛,嘴叼煙斗的他坐在田埂上曬著暖陽。包圍在他身邊的是漫坡的“T”形水泥柱子。就是這些柱子,也就在他坐著的這條田埂上,曾好幾次引來旅游者對他的一句奇問:“那里不會是墓地吧?”
面對疑惑的游客,周祿江笑答,“那些柱柱不是十字架,是種莊稼用的。”轉身離開,不言其他。在他沉默的背后,是他不愿意說出來的——那些兀立的水泥柱子,其實是當地為打造“全國第二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所做的努力,也是這個產業計劃被最終放棄后剩余的“有形資產”。
其實,周祿江已從種植失敗的事件中走了出來,因為修公路,他家大部分的種植地都占用了,但作為全縣最早的獼猴桃種植戶,在近10年的種植時間里,他的收益遠遠低于投入。“沒賺到一分錢”。在他看來,武隆縣當初力推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全在一個叫楊邦國的人給予的“示范意義”。
來自海外的示范第一人
楊邦國的出現,給予了武隆農民一個獼猴桃種植致富的夢想。
楊邦國原是重慶“川維”廠的一名職工,1990年,他自費到日本長野大學讀經濟學,在日本期間曾研究過日本的農業經濟。1993年,楊邦國回國,由于在日本讀書打工,楊邦國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想用三年掙來的百萬元人民幣在農業產業上做出一番業績。
在對重慶市四處考察之后,他發現仙女山及其周圍的土質、氣候特別適應種植獼猴桃,1995年初,楊邦國便到仙女山鎮(當時是白果鄉)海拔900多米的繼光村租地,在征得村委和村民同意之后,楊邦國租得了該村3000畝集體用地用作獼猴桃為主的農業綜合開發。隨后成立了“楊邦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繼光村前任村支書的張福海對記者說,楊邦國租用的集體用地,價格很便宜。“一畝7元錢,期限為50年。楊邦國把錢給了村委會后,又被鄉政府借去了,現在都沒有歸還。”由于獼猴桃要種植3年才能結果,但考慮到獼猴桃的營養價值和市場價值,當時的白果鄉在還沒有完全看到種植效果和經濟效益的情況下,開始發動農戶種植。“因為農民都不懂這項技術,實際種植的不多。”張福海說。
而楊邦國將他承包的3000畝荒山開發出來以后,全部種上了從新西蘭引進的海沃特優質獼猴桃。
獼猴桃帶來致富希望
“武隆獼猴桃長大了!與獼猴桃果子同時長大的是這項產業。武隆目前已種上了3萬畝獼猴桃,到年底,5萬畝獼猴桃的規模將打造出全國第二大獼猴桃基地。”(當時全國最大的基地是陜西省周至縣)。從2001年7月開始,有關“武隆將打造全國第二大獼猴桃生產基地”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
繼光村前任村支書張福海告訴記者,當時有媒體報道說,隨著獼猴桃產業的做大,本地農民的腰包也在鼓起來——凡正式投產的果園,每畝收入達到3000多元,僅僅去年(指2000年)初投產的3000畝獼猴桃,就給農民增加了300多萬元的收入。報道還列舉一位村民“種了近20畝獼猴桃,去年初投產就收入了2.8萬元,今年正式投產后,收入在8到10萬元。”“但事實上,種植獼猴桃,要3年才掛果呢。不知道為什么媒體要那樣報道。”張福海說。
楊邦公司豪情萬丈
不過,山區種獼猴桃確實給武隆帶來了希望。留日學生的成功典范“觸動”了當地許多干部。更具“示范意義”的是,楊邦國的獼猴桃項目爭取到了上百萬元的銀行貸款,又采取了向白果、土坎、雙河等7個鄉鎮的農民先墊資提供種苗,免費提供技術,待投產后回收果子,用果子來還種苗款的辦法——猛一下就幫助當地農民發展了4000畝獼猴桃。
隨著獼猴桃種植面積的擴大,楊邦國組建了另一種運行機制,要求在他的公司指導下,由本地種植大戶與新發展的農戶共同組建獼猴桃專業生產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向社員提供種苗、技術,并負責銷售;而由公司負責加工產品和市場銷售。當地很多干部深受鼓舞,認為楊邦國倡導的這種產業化經營方式,“有效地推動了獼猴桃產業鏈的發展。”
當時的楊邦國也豪情萬丈,對外宣稱,“到2002年,上千萬公斤的獼猴桃將上市,仙女山地區的農民收入也將增加數千萬元。”并心有慰藉地說,“在日本學的農業經濟學也算沒白學了。”
隨后,一些地方干部也因利勢導,提出應該把這一產業作為仙女山扶貧綜合開發區內的一個項目進行扶持。希望在已經建成5萬畝獼猴桃基地的基礎上,配套建深加工廠和專業批發市場,并成立了“獼猴桃產業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