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周文林) 由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等七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日前正式出臺,將在2007年初開始推行。這就意味著,廣大廠商將不得不改變多年以來的傳統生產方式和產品原料選擇,以通過《管理辦法》的認證。
據悉,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市場處處長黃建忠表示,在《管理辦法》生效后,首
先要求進入市場的電子信息產品以自我聲明的方式披露相關的環保信息,然后要對進入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的產品實施嚴格監管,只有經過強制認證(3C認證)才可以進入市場。
這個辦法,從某種意義上可被理解為政府在推動企業重視環保要素,盡快適應全球經濟游戲規則的積極行動。事實上,來自歐盟的壓力早已顯現。在即將于今年7月生效的、被稱為“雙綠指令”之一的歐盟ROHS法案中,直接約束了電子產品中對人們健康有害物質、對環境保護有影響的物質的使用;從2003年8月13日起,我國大家電、小家電、IT及通訊設備、電動工具等10類機電產品在出口歐盟時已被額外征收了一筆回收費用,用于歐盟回收電子垃圾。
這些都充分表明,世界范圍內對電子產品的環保要求,已轉變為實實在在的成本壓力,高懸在所有制造商的頭上。
相比國內企業,國外許多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先于中國企業認識到這一點,并擁有豐富的經驗可供借鑒。多年以前,他們在產品研發制造、工藝改良等方面未雨綢繆,在所有法律法規出臺之前,就基本完成了對產品技術的革新,從而降低了回收成本,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和環保性能。在這方面,惠普公司是一個典型代表。材料創新一直是惠普產品環保戰略的基石。早在十幾年前,惠普公司就已在其產品外殼中停止使用了PVC(聚氯乙烯)和95%以上的溴化阻燃劑(BFR)。2004年,惠普成立了研發小組,專門進行環保型的“綠色PC”研發,并在2005年初發布了一批符合RoHS條例的系列產品。此外,惠普在其招牌產品——掃描打印設備中,注重再生材料,其5種型號掃描儀盒蓋材料中都含有回收PET,這些材料有25%來自回收的惠普噴墨墨盒,75%來自回收的塑料飲料瓶。這種未雨綢繆的理念,使產品能有效地應對苛刻的環境要求,為產品占領市場創造了條件。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對環保產品的意識及投入不足,當前國內企業產品出口面臨跨越綠色環保門檻的困難。2003年2月,歐盟頒布了WEEE和ROHS“雙綠指令”。前者規定,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氣電子設備的生產商(包括其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按其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的比例,承擔支付自己報廢產品回收費用的責任。后者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不得含有鉛、汞、鎘等有害物質。
分析人士指出,“雙綠指令”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大型家用電器、小型家用電器、IT和通信設備、消費產品等10大類,幾乎涉及所有電子信息產品,且多是我國主要的出口電子電氣產品。根據歐盟“雙綠指令”的要求,我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將提高10%左右,一些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生產企業和低技術產品將被排斥出歐盟市場。
業內人士同時表示,應從積極的方面來理解歐盟“雙綠指令”。它既是一個門檻,也是對中國企業的一個促進力。保護環境,不斷推出環保含量高的產品是全球大勢所趨。中國企業應將對環境保護的考慮和措施應用于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之中,確保產品的環保理念融入在研發、生產、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的全過程中。這也將成為企業的獨特技術優勢,幫助它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國內企業應盡快強化環保產品意識,未雨綢繆,才能積極跨越“綠色門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