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奇:中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影響全球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3日 12:33 新華網 | |||||||||
新華網博鰲(海南)4月23日電 (記者 周正平 黃富慧 董素玉) 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在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年會上說,中國正在加快推進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將進一步確保中國經濟的穩定、平衡發展,并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羅奇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重新考量中國所面臨的挑戰”的專題研究報告。他認為,中國在“十一五”(2006-2010)期間將著重調整經濟增長模式,即把以出口和投資為主導的增長調整為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這將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羅奇認為,中國經濟對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的依賴性過大,多年快速的出口增長已經導致了嚴重的貿易磨擦,并日益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而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猛增,也導致了產能過剩、對戰略性原材料資源需求加劇、環境惡化和工人安全問題。因此,2006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確定調整經濟增長方式,一定會成為中國經濟特殊轉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他分析說,除經濟增長主導方向發生變化外,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有一些重要特點:適度調整減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安全網的建設;調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組合,增加消費和服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金融改革將成為實現經濟再平衡的重要領域。 羅奇提醒人們注意中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指出,按照“十一五”規劃,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活動的速度將會放緩,對工業原材料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這意味著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風險會下降。新的五年規劃中還提到將致力于節約能源,目標是在未來五年把國內生產總值單位的能源耗用量減低20%,這可能會推低油價和成品油價格。 他還認為,中國拉動消費的舉措將增加進口的需求,降低中國的出口順差,進而為日本、韓國等主要亞洲貿易伙伴提供發展的支持,并緩解與美國和歐盟在貨幣和貿易方面的緊張關系。中國消費需求從軟產品到硬產品都會迅速提升,這對21世紀的全球經濟來說,將可能是最大的發展機會之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