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密會11家民企 成品油批發門檻有升有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2日 12:0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勾新雨 北京報道 繼國土資源部歷史性地為各路投資者制定石油開采環節的準入標準之后(詳見本報上期報道《國土部草擬石油業準入標準》),中國的商務部也正在醞釀對成品油批發環節的準入門檻做出適當的調整,以回應自去年6月以來來自民營油企的激烈批評。
本報從權威渠道獲悉,4月12日商務部商改司秘密召集11家民營油企代表進京開會,推出了一份新的征求意見稿供小范圍討論。 與去年6月份那篇未獲最終通過的征求意見稿不同,新的征求意見稿將進入成品油批發環節的最低門檻由擁有30座以上的加油站下降到10座以上,但與此同時,油庫容積和注冊資金則由4000立方米和1000萬元人民幣分別提高到1萬立方米和3000萬人民幣。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條款將有可能導致外資和民企獲得不同的發展空間,而商務部試圖在開放市場和保護本國石油業中尋求平衡的努力將會變得更加艱難。 升與降 “無可奉告”,4月19日,商務部商改司規劃處劉處長對一周前該處組織的這次會議拒絕透露任何信息。 據河北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介紹,因為事關敏感,這次會議只做小范圍的內部討論,會議內容和參會企業名單都被嚴格保密。 針對會上商務部提出的新征求意見稿,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在4月16日召集上述11家企業和其他民營油企的代表開會座談,匯總意見。 據派人參加了這次會議的齊放介紹,民營油企對新征求意見稿仍然是“一片反對,非常不滿”,認為這與上一次的征求意見稿相比,不但沒有實質性變化,反而在部分條款上有所提高。 討論集中在三點上:第一,批發環節的準入不應該附加零售條件,是否能夠批發成品油和自己擁有多少座加油站沒有直接聯系,這就像必須要有賣菜的攤位才能去申請種菜園一樣,缺乏合理性; 第二,油庫庫容被提高到1萬立方米,而在中國的很多縣,一個3000立方米的油庫就完全可以保障供應和周轉了; 三,注冊資本應該從實際出發,一個3000立方米的油庫有2000萬的資金就夠了,而現在的規定是3000萬。 齊放說:“30座加油站變成10座,貌似門檻低了,但大多數民企仍然邁不過去,壟斷還是沒有被打破。” “總的來說是門檻提高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副研究員童莉霞和中石油一位內部人士也這樣認為。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副會長、吉林延吉兆源公司總經理康陽順甚至認為,這是一件“非法”的事,去年6月的那份征求意見稿公布后,她參加了商務部組織的討論。 她說,批發和零售是企業自己的經營行為,把零售作為批發門檻是不對的,比如一次賣出5噸,算批發還是算零售?另外,《公司法》的規定中沒有限制民企不能做成品油批發業務,為什么商務部要設立門檻? 童莉霞認為,商務部的考慮可能是不希望市場被搞亂。因為現在都從兩大集團進油,放開之后,外資和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就會直接進口成品油,這將對現有的成品油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 按照齊放的理解,商務部的意思是沒有門檻也不行,因為不單是民企,外資也要來,“也不是賣蔥賣菜的都能去賣油”。 內與外 “因為剛剛聽到消息,現在還難以判斷對我們業務發展的影響”,4月19日,一家外資石油公司北京地區加油站業務經理說,去年該公司在北京地區的自有加油站已經從5座增加到了8座。 根據中國的入世承諾,加入WTO后3年內即開放成品油零售市場,但外資可控股加油站只限30座,而商務部去年6月份的征求意見稿則規定,進入成品油批發市場需要擁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 外界認為這表明中國政府對外資石油巨頭的到來抱有戒心,并有意卡住了外資進入成品油批發市場的脖子,而新征求意見稿中對自有加油站數量的修改,則無疑等于對外資敞開了市場的大門。 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副研究員童莉霞說:“為外資開門,是中國履行入世承諾的表現,說2006年底開放就開放。” 狼真的要來了嗎?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外資在獲得了成品油批發權的同時,是否等于獲得成品油的進口權。 “這個問題始終模糊不清,政府從來沒有對此明確表態”,童莉霞說。 她認為,成品油進口權放開的趨勢十分明顯,不單對外資,對民營油企、對國內兩大石油集團以外的國有企業都是一樣。因為既然放開了批發權,如果民企和外資的油源還是依賴兩大石油集團,就毫無意義了。 現在,中國加快了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步伐,為的就是早日與國際市場接軌,其中一項就是為今年年底成品油批發權開放的大限做準備;另外,政府也逐步放開了非國有貿易企業的進口權限,其成品油配額在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 “成品油進口能夠真正打破石油行業壟斷”,童莉霞說,民企還好一點,外資才是神通廣大,他們既有充足的海外油源,又在國內擁有大量的合資加油站。 2004年底,中國放開了成品油零售市場后,外資迅速跑馬圈地,紛紛與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在消費潛力巨大的華東、華南等地區組建合資加油站,動輒就是500座乃至1000座以上,據統計僅在廣東一地,未來一兩年內就將有1500家左右的加油站擁有外資背景。 童莉霞說,目前這些加油站中外資都沒有控股,但被外資控股的趨勢明顯。中國的零售業開放就是一個教訓,一些國際零售業巨頭,已經對國內零售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擠壓,而石油業作為關系到國民經濟安全的支柱產業,一旦重蹈零售業開放的覆轍將十分危險,商務部可能考慮到了這一點,才又一次提高了門檻。 在中國自產石油裹足不前、進口依賴度高達40%以上且有著不斷擴大趨勢的今天,握有大量石油資源的跨國公司早已排兵布陣、虎視眈眈,中國下一步需要選擇由誰來充當與外資正面競爭的市場主體,是高度壟斷的國有石油公司還是尚在蹣跚學步的民營企業? 目前的現實是,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占據了成批有零售市場半壁江山的民營加油站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急劇萎縮到了5%。經過1999年的清理整頓,中國的成品油批發企業也從原先的850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2500家。 “民企一直在受到限制”,齊放說,新的門檻對兩大石油集團和外資都沒有關系,最難過的就是民營企業,目前民營油企中的95%都還處在發展階段,實力偏弱。 而中國國有的石油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令人擔憂,據相關資料顯示,兩大石油集團之一的中國石化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僅為殼牌公司的28%和7%,與BP和雪佛龍等公司的差距更大。 上述外資石油公司經理說,雖然未獲得明確許諾,但他們對未來直接進口成品油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都抱有“良好的預期”,因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勢所趨。 而在得知新征求意見稿的“三點調整”后,中石油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我們完全可以達到這些標準”,兩大石油集團的油庫庫容都是幾千萬立方米,一萬立方米的門檻根本不在話下,但這一點對民企和外資來說難度都比較大。 對于潛在的外資競爭,他認為也并不可怕,因為外資不可能在未來從國外直接進口成品油,國家有這個限制,WTO中也沒有這個承諾,外資如果想在兩大集團以外獲得油源,一是可以委托四大有進口權的貿易公司進口;二是與地方煉廠合作,而這兩點暫時都還不能對兩大石油集團構成威脅。 上述中石油人士說,石油領域總的來說是想放開,但制定出的政策可能又會對渴望新進入的投資者不利,因為在制定政策時國有企業的參與更多,聲音更大些。 他預計,未來的石油業中國企的數目可能會更多一些,中海油有了煉廠,中化也有了加油站,其他非石油行業的國有企業也有所動作,但今后民營企業可能在數目上會少一些,因為門檻高了,很多民企就要聯合了。 齊放說,這些政策的制定,是打破行業壟斷還是要加強維持行業壟斷,是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還是限制民營企業發展,“這是個問題”。 現在距2007年的開放大限已經只有半年時間了,業界普遍認為,無論如何,在這之前商務部都要有個明確的說法。“這份新征求意見稿現在是投石問路,聽說要是沒有什么意見就要實行了”,齊放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