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經濟增長喜憂參半 產業價格等政策可能出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8日 09:5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鄭鳴鳴 北京報道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006年初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喜憂參半的局面。
4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透露,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了10.2%。 從年度數字比較來看,這是1995年以來GDP的最高增幅,超過2004年煤電油運緊張、通脹壓力并存的“過熱”年份。這個數字并不偶然。按照央行的統計,僅銀行業今年一季度就用光了全年一半的貸款額度。 而GDP數字火爆的同時,消費物價卻是另一番景象。 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為1.4%。2月份該數字為0.9%,是30個月以來的最低值,這也意味著通縮的壓力也一并存在。 經濟出人意料的持續火爆引人關注。在此以前中國經濟已經連續3年在10%左右增長。 胡錦濤在會見連戰時指出,“我們不希望也不追求過高的速度,我們更看重的是發展的效益和質量,更看重的是增長方式的轉變、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 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一季度國民經濟總體形勢良好,但經濟運行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供應量偏高,信貸投放偏快,對外貿易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需要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控制貨幣信貸投放等。 業內分析指出,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等宏觀調控部門,很快將出臺相關控制投資、信貸等緊縮政策,但對這些政策的效果不能過于樂觀?紤]經濟本身內在增長的強勁慣性,全年經濟的高速增長仍不可避免。 GDP“野馬” 今年一季度數字全面飄紅,大大出乎各方意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形勢組成員沈利生指出,10.2%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數字。因為10%是一個底線。GDP超過10%,意味著經濟距離過熱并不遠。但是目前CPI不高,說明問題很復雜。 從2003年以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啟動,不少預測機構認為中國經濟遲早會放緩。因為“經濟不可能老像吃了偉哥一樣”,一位分析人士說。 在2005年經濟增長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1000億美元的外貿順差對于9.9%的GDP增長,約貢獻了3.5個百分點?紤]到今年進口量的增加,今年全年外貿對于經濟的貢獻會降低。而消費和投資顯然不一定能夠填補了這么大的缺口。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羅奇正是由此一再預測中國經濟增幅將下滑。但是幾年來他不斷道歉說判斷錯誤。今年3月份他在北京再次預測中國經濟將放緩,而一季度的數據似乎又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海關數字顯示,2006年中國首季度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5.8%,增幅高出去年同期2.7個百分點,達到3713億美元。今年一季度的外貿順差為23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4%。 一季度投資、消費等數據,將由國家統計局在4月20日揭曉,不過,頭2個月的數字已經說明,考慮到居民消費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增幅放緩,實際的投資、消費增幅,都比去年要高得多。 去年一季度(普查前)的GDP數字為9.5%,全社會投資、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分別增長22.8%、13.7%。由于今年一季度GDP數字高出去年同期及全年的數字,有理由相信今年一季度消費和投資的同比增幅更高。 中國建設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投資學會副會長劉慧勇指出,中國目前需要解決經濟瓶頸問題和住行問題。其中住行問題的解決少則20年,多則30-40年,因此經濟必將長期高速增長。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中心是唯一一個此前判斷經濟將再次加速的部門。 該中心經濟學家汪壽陽對記者說,盡管中國經濟目前規模已經很大,但仍將表現良好的勢頭。即使宏觀調控,對于鋼鐵、房地產業的影響也不會很大。例如從2003年以來,央行猛壓房地產業信貸,但是外來熱錢和民間資金迅速填補了這方面的信貸空缺。 2月份該中心發布的報告認為,從2005年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全年經濟運行處于上升階段,今年出現拐點的可能性不大。 地方投資熱情高漲 包括地方在內的投資較快增長,正在為GDP火上澆油。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投資所的專家王元京表示,根據以往經驗,一季度的投資總額約占全年的10%。但是按照過去累計的數字判斷,今年一季度的數字有可能遠遠超過預期設想。 2004、2005年全社會投資同比增長43%、22.8%,取中間值也在33%。今年一季度GDP超過前2年,有理由相信今年一季度投資增幅可能在30%左右。 2006年是中央和地方“十一五”規劃開局的第一年,各個省份都制定了激進的GDP增長規劃,此為接下來的投資高速增長埋下伏筆。 比如按照已經公布的數字,除了云南的“十一五”規劃的年增長目標在8.5%,北京、廣東、上海及少數省市“十一五”規劃目標與“十五”計劃相同或下降為9%以外,其余公布的幾乎無一例外全部上調,都在10%以上,個別省份為13%。 地方的激進,引起了國家發改委的擔憂。 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關于請各地區科學確定本地區“十一五”時期經濟發展速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各地規劃的經濟增長速度目標,普遍比中央高1~2個百分點或更高。若各地區所屬地市州、縣市再層層加碼,后果將十分嚴重。為此,各地應保證好省級“十一五”規劃中的增長速度指標不得層層分解、加碼。 但是,過分指責投資似乎也有些無奈。劉慧勇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需要解決的是瓶頸問題和住行問題。因此圍繞高速公路、鐵路、機場,以及新農村建設的整個投資需求難以遏制,應適當釋放。 還有意見認為,考慮到“十一五”龐大的投資規劃,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06年全國的投資加快不可避免。比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稱,政府投資將轉向農村,而整個新農村建設需要4萬-6萬億元投資,此遠未啟動。 統計數字顯示,今年頭2個月,中央項目投資545億元,同比增長19.3%;地方項目投資4749億元,增長27.5%。地方投資占到整個投資約90%。不過,今年全年中央和地方的全年投資高漲將成定局。 產業、價格等政策或將出臺 不過,接下來以何種方式為投資降溫,似乎是“一盤難以下完的棋”。 央行的宏觀調控工具,有利率、準備金和窗口指導等;而發改委則有產業、價格政策等利劍。但現在看來,考慮到控制投資的政策已實施3年有余,投資仍然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接下來的調控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 按照央行公布的數字,一季度投資過快增長,反映在金融上則是貸款過快膨脹。今年前3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接近全年2.6萬億新增貸款指標的一半。 但控制貸款不可能“一刀切下去”,利率政策恐怕會慎之又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沈利生指出,央行提高利率的辦法行不通,因為目前的消費物價已經遠遠低于實際利率。提高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是一個選擇,但是也會影響中小企業。 國務院常務會議考慮的是結構問題。其指出“需要控制貨幣信貸投放,采取綜合措施,解決銀行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問題。著力優化貸款結構,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加大對農業農村經濟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目前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投資仍不低。到2月為止,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97652億元,同比增長39.8%。該數字相當于去年GDP總量的60%。 但是投資信貸放緩,又可能導致壞賬產生,這又是一重難題。多名專家表示,投資壓得太多,會引起反向的結果。比如供給減少,將導致房價持續過高。在去年4月20日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布會上,其新聞發言人鄭京平承認,投資的增速開始放緩,但居民住房需求確實比較旺盛,導致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 不過,國家發改委手中的產業、價格和行政政策可能會有所作為。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投資所的王元京指出,從土地、信貸兩個閘門來看,土地的閘門很有效。目前要做的是提高資源價格,讓資源對于經濟的貢獻體現出來,以此來讓資本追逐資源。 今年以來,隨著煤電油的價格不斷上調,以及今年3、4月份國家分別對石油開采企業征收暴利稅,對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征收出口暫定關稅,此似乎表明通過資源價格上漲的倒逼機制,來控制投資的作用在強化。 不過,緊縮信貸政策不該是為了單純放松油門,根本的問題仍是要轉變增長方式。 沈利生做出的研究報告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盡管高速增長,但是增長質量在下降,比如反映增加值與總投入比例的增加值率,從1981年以來達到0.48的最高值后,2000年已經下降到0.35的最低值。 總投入包括原料、燃料等初始投入,以及其他的中間投入。中國經濟增加值率的下降,反映出中國資源利用效率的降低。 中央顯然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4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之一是,“盡快建立對各地區降低能耗、減少排污和保護耕地等方面的統計、考核和公布制度。今年7月國家統計局要公布上半年各地區和主要行業的單位產值能源消耗情況! “嚴格執行土地規劃和計劃,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注重運用土地供給引導和優化投資結構,新上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防止部分行業、地區投資過快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