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決定拿出5000萬元,資助1000名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完成大學學業。掏錢不難,難的是還得花更高成本找到1000位名實相符的受助人。因為他們上過當:“窮孩子”搖身一變,原來是當地領導之子。對于今年尋找貧困生的成本,估計在200萬元以上。 (4月16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跟帖讀者:涂豆山
現行慈善制度不夠規范
這真是捐助者的無奈,出了錢不說,還要勞心費力!雖然捐資人親自運作慈善項目,可以保證資金的落實,但導致捐助成本上升,慈善效率下降,這無疑也是他們打心里不愿意的。那么,他們為什么還要親自去找受助人呢?
因為某些慈善機構弄虛作假,讓捐助者產生了不信任感。2001年李書福創辦宏志班,免費供讀貧困學子,有關部門送來的名額中就摻進了“假貨”:有些學生并不貧寒,出手闊綽,甚至有的是當地某些領導的子女。這些并不貧困的學生占用了受助名額,不僅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得不到幫助,也讓捐助者感到很尷尬,有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哪敢再相信他們?
其次,是現行慈善制度不夠規范,讓人心存疑慮。
跟帖讀者:王學進
尋訪受助人是否必要?
200萬元的花費估計是在該院以往尋找受助人的經驗上得出的,去年他們千里尋訪并最終確認42名貧困生花費10萬元。這筆錢花得有點冤。假如把這10萬元和將要投入的200萬元尋訪費拿來資助貧困大學生,按5萬元資助一位算,就可多資助42位。捐資企業親力親為去尋訪受助人是否必要?
北京吉利大學校長羅曉明回答說,在當前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相關機構不透明的情況下,企業運作自己的捐資很有必要。羅曉明的看法得到了胡潤“2006中國慈善家排行榜”上榜慈善家的認同,一半以上的慈善家都對相關慈善機構投了不信任票,而更愿意親力親為。看來,尋貧困生的錢雖然花得冤,也不能責怪企業呀。
跟帖讀者:彭興庭
請公布捐款去處
我曾經看過一個報道,大概的內容是講“中國企業家不慈善”。依據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統計顯示,目前在我國工商行政部門注冊的1000萬家企業中,僅有10萬家曾經為慈善事業捐過款物。于是,有媒體評論“中國企業家不懂散財之道”、“富不外露”甚至“為富不仁”,板子果真全能打在企業家身上嗎?就拿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希望工程”來說吧,每年有那么多的捐款捐物,可是什么時候又曾有過一本明細的賬目向社會公布這些款物的具體去處?
為了尋找到1000名真正的貧困生,吉利集團竟然要花費200萬元以上的資金。這或許就是慈善的額外代價了。正是這種辨別成本的高昂,使許多人變得很不“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