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設部住宅產業司司長沈建忠表示,當前宏觀調控對房地產結構性矛盾的影響并不明顯,對于部分熱點城市將動用行政手段予以調節。作為住宅建設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這種表態很值得關注,或許意味著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對于這兩年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大家已是有目共睹,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房地產價格的快速大幅度上漲。除上海因為前期價格大幅上揚實施宏觀調控后價格有所回落外,其
它地區都在上漲。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數據,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售價同比提高了19.2%,而今年一二月份同比又上漲了17.3%。從目前各地的情況看,房價以兩位數上漲的城市不在少數。
對房價大幅上漲的原因,業內人士進行了多方探討。基本的看法是,房價上漲涉及到許多原因,但住宅供應的相對減少則是其中主要的因素。
事實上,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就是從減少供給并抑制需求開始的。供給的減少是明顯的,最明顯的是房地產開發投資減少。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數字,2005年北京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525億元,同比僅增長3.5%,增幅比上一年回落了19個百分點,2003年的增幅也超過20%,為21.5%。
而需求卻并未得到抑制,從各種房展會上那擁擠的人流就足以證明了,而數據也作出了同樣的證明。北京市2005年商品住宅現房買賣成交面積同比增長了20.2%。
在看到旺盛的需求的同時,卻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人們通常認為,住宅消費對拉動內需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情況似乎還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因為過高的住宅價格已成為廣大居民的沉重負擔。北京目前期房價格為6776元/平方米,按100平方米計算,每套住宅近70萬元。而北京市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500元,按一家三口人計算則一年全家收入不足5.4萬元,購買這套住宅全家人不吃不喝大約需要13年,如果其中一半收入用于支付住房,則需要26年的時間。為了支付每月的貸款和利息,居民不得不壓縮其它開支。因此住房消費雖可以拉動建材鋼鐵等行業的發展,但同時也會嚴重抑制其它消費需求對相關行業的拉動作用。
從根本上來講,要保持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應增加供給,同時還要對炒房行為進行打擊,而對個人的投資行為也要進行適當抑制。
沈建忠并未披露將采取何種行政手段進行調控,但毫無疑問的是,行政手段無論在力度上還是在見效時間上,會大大強于經濟手段。因此,沈建忠的表態對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而言,應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調控力度還將加大,且會以新的形式進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記者 王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