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日元升值的前車之鑒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7日 00:13 北京現代商報

  日元升值的前車之鑒

  在匯率是否應該升值方面,日本是前車之鑒。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日本鋼材、汽車、機械和半導體的出口快速增長,出現巨額的貿易順差,這使得歐洲和美國的工業界深感不安,并由此產生了不少貿易爭端。美國的財政部長們和權威人士常常威嚇日本讓日元升值。日本一方面正式同意“自愿”限制這類出口,另一方面默許通過日元升值來解決這些
爭端。結果從1971年1美元兌360日元一度上升到78日元,近日也維持在117以內。尤其是1985年7月的“廣場協議”后,日元對美元等主要國際貨幣不斷升值,日元對美元在不足10年的時間內升值了4倍多,日本出口產業幾乎喪失了價格優勢,不得不向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周邊東亞國家遷徙,鼎盛的日本經濟喪失了國際競爭力,最終陷入到漫無邊際的衰退之中。

  日元的大幅升值不但沒有消除日本的貿易順差,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日元的堅挺還對日本衰退中的經濟強加了

通貨緊縮壓力,并迫使其名義利率趨于0。日本也因此掉入我們常說的“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趨于無效。

  日本的經驗表明,政府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應慎重考慮貨幣升值問題。日本在“尼克松沖擊”和“廣場協議”以后,為應對日元升值而采取的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導致了嚴重的通脹(1973-1974)和資產泡沫(1988-1990)等一系列經濟問題。需要指出的是,“尼克松沖擊”以后,日本政府試圖通過擴張的貨幣政策來抑制日元升值;通過擴張的財政政策來減輕日元升值的通縮效應。1972年的這種擴張性的政策導致了1973—1974年嚴重的通脹,在“廣場協議”期間,日本政府放任日元大幅度升值,同時采取貨幣財政雙擴張政策,以抵消日元升值的通縮效應,從而導致1988—1990年資產泡沫的產生。資產泡沫最終破滅,導致上世紀90年代乃至進入新世紀的最初幾年經濟的長期停滯。由懼怕日元高匯價導致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對經濟的危害超過了日元升值本身產生的危害。

  商報記者 劉杰/整理

  中國匯率制度變革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實施時間匯率制度掛牌價和調劑價的復匯率制階段1979年-1994年在改革開放之后一直到1994年之前,中國實行的是雙軌外匯政策,一部分是計劃內的、銀行體系中運行的外匯交易,另外一部分是調劑市場。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1994年-1997年1994年匯率并軌以后,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賬號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 1997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但此后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防止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貨幣輪番貶值使危機深化,中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此舉有力地增強了中國匯率政策的公信力,也對東亞經濟迅速走出危機的陰霾大有裨益。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1997年-2005年1997年,中國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采取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實際上成了固定匯率:美元對世界其他主要貨幣走低,人民幣隨之走低。同時,人民幣同美元相比也同樣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一旦同美元脫鉤,人民幣就會全面升值。這種盯住美元的辦法本身不利于資源配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至今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日本匯率制度演變三個時期三個時期實施時間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末期的調升期1949年-1971年從1949年至1971年的22年間,日本一直采取1:360的固定匯率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1968年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國力的上升使得日元匯率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1971年12月日本調整匯率,從1美元兌360日元升值為308日元,并以此作為標準匯率,上下浮動2.25%,這是日元持續升值前的最初一次較大幅度的調升幣值。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時期1973年-1985年日元開始了第二次升值,1973年2月13日,日本從固定匯率制向浮動匯率制轉變,開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日元從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為1美元兌240至250日元。自由浮動匯率制時期1985年至今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至今, 今天美元兌日元的市場價117.35。

  李烝/制表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31,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