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審計署發布第一號審計整改結果公告,各大網站在第一時間都予以報道,相關的評論也閃亮登場。在處理問責力度不夠、不及時,不能令人滿意的大背景下,審計開始由揭露問題走向“問責”,而且糾正和整改情況堪稱良好,人們無不為之鼓舞和振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也有極少數單位和部門仍未整改到位,這個問題對于民主與法制進程加快的國家來說,不可小覷,不可掉以輕心。這里,筆者抄錄一些數據:12個預算編報不真實的部門,有2個部門仍未將虛報多領的預算資金納入下年度部門預算統籌安排,糾正率為83%;隱
瞞截留財政資金和其他收入的19個部門或其下屬單位,有2個中央部門或其下屬單位未撤銷賬外賬、“小金庫”賬戶,糾正率為77%;違規轉移挪用財政性資金的26個部門,有3個部門尚未糾正,糾正率為81%;11個部門、單位滯留閑置財政資金的問題,糾正率為73%,等等。面對這些數據,筆者幻化出一幅整體飄紅的股市圖景,而這些未糾正的極個別單位和事項仿佛是閃爍其間的綠色股票,遠看雖然模糊,辨不清名字,但令人疑惑,使人揪心,讓人清涼。近幾年來,為根治屢審屢犯的頑癥,中央和地方開出了兩劑“猛藥”,一是政府在授權審計部門向人大匯報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時,也向人大匯報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和糾正情況,給人民一個負責、滿意的答復,這一點已寫進了新修訂的《審計法》,上升為國家意志;一是向媒體公告審計情況和審計整改的結果,鏈接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這兩種方法,基本上符合國際審計上審計結果出來后,提交議會和拿到新聞媒體上公告之慣例,是對審計工作基本規律的遵循,所以,2005年審計整改是歷年來最好的一年,應該不在意料之外。特別是向媒體公告審計情況和審計整改結果,暢通公開渠道,增強審計結果、案件處理情況的透明度,有助于百姓知曉,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共識,即國家對這些違紀行為決不會放任不管,一定會堅決處理,給廣大百姓一個說法。同時,也給社會和公眾打開了一個了解政府部門誠信度、甚至一貫行為表現的窗口。哪些部門改了,哪些部門改得徹底,透過這扇窗,可以一目了然。一位偉人曾說過,一個人犯錯誤不要緊,只要改了就好。這對勇于糾錯、敢于承擔責任的單位和部門來說同樣適用。所以,這些改了、改得徹底的單位和部門的社會評價,不會因為曾經存在的問題而受到削弱,也不會有人抓住“小辮子”不放。相反,未整改到位的極少數單位和部門,無視賦予權力的人民意見和呼聲,我行我素,知錯不糾,手中的權力總有一天要被人民收回的。也許這些單位和部門未整改到位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有兩點是要受到質疑的。一是時間,審計從公布情況,到公布糾正結果,前后近一年,應該是很寬裕的,沒有整改到位,是不是給人留下了蒙混過關的企圖。二是困難,其他部門能改并改得徹底,為什么你這個部門就搞特殊,不能改,是不是整改的壓力還未到位。審計公布的糾正結果,都是上一年度查出問題的糾正結果。未整改的部門和單位的問題,除非本年度繼續立項審計,還會在審計報告中再次“露面”,否則,就要說聲再見了。如果未糾正整改到位,或者只是糾正、改正了之,而不依法處理和“問責”,那根本不能讓這些部門吸取教訓,今后很可能還會發生違紀行為。所以說,對未整改到位的單位和部門,不能輕易使其逃脫監督的視野,應該在審計糾正結果里點名道姓地點出來,在人民面前亮相亮丑,并且利用一切機會追蹤反饋,直至其糾正為止。否則,將未糾正的單位和部門掩姓埋名,掩蓋在糾正的部門和單位的汪洋大海里,這是對糾正問題部門和單位的不公,其負面作用令人擔憂。沒整改到位的,被保護起來,逃過一“劫”,毫發未損,今后,可能會放縱,在違法違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僅如此,其他整改的部門和單位很有可能感到吃虧,而效而仿之,而削弱整改的內在動力。這就是一位偉人說過的,好的制度能使人無法干壞事,不好的制度能使好人走向反面。這應該不是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的本意。當前,全黨正在開展“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教育活動,“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將喚起人們心中的道德自律感,營造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價值取向,營造曉榮后尚、知恥后勇的輿論氛圍。無疑,這為審計整改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道德輿論環境。當年,毛澤東同志在回答共產黨人怎樣走出興亡周期律時,說了兩句非常深遂的話,即人人負責,人民監督。天時地利人和!愿審計結果公告這把監督的利劍更加鋒利,毫不留情地指名道姓地披露審計的問題單位和人個,督住不放,一督到底。(周翔平華)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審計機關和本網站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