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克萊夫-格蘭杰:中國應縮短經濟普查周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6日 02:01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邵芳卿 發自廈門 “只要想一想在過去的3至5年中美國的汽車行業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你就會知道(中國專項經濟普查)10年一次的周期可能太長了。”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經濟計量學家之一,克萊夫·格蘭杰(Clive W.J.Grang
在廈門大學85周年華誕前夕,這位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應邀參加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宏觀計量經濟學國際會議暨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實證研討會”。會后,他在北大經濟分析與預測中心外方主任陸懋祖的陪同下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得知前不久中國國家統計局進行經濟普查,經濟數據補差修正幅度近20%,工業和第三產業普查的周期長達10年,格蘭杰說,人口普查10年一次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人在這10年當中才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但對于現代工業化發展而言,可能時間太長了一些。你只要想一想在過去的3至5年中美國的汽車行業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你就會知道(中國專項經濟普查)10年一次的周期太長了。但經濟普查是耗費很大、投入精力很多、組織事務很多的工作,到底怎么去實施,還需要中國自己好好考量。”此外,這位高中時因一時口誤將“氣象學”說成“統計學”而改變命運的諾獎得主坦言,諾獎給他帶來的變化就是受到所有人的注意,有時因此開心,也有時因此煩惱。 格蘭杰認為,創新并不是自己拍腦袋拍出來的,與別人進行思想的交流非常重要。 格蘭杰在上世紀80年代就是與另一位學者合作,開創了協整理論(Theory of Co-integration),至今仍主導著當代經濟計量學和實證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踐。200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并被英國女皇授勛為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