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得國家250億元投資,規劃500億元投資項目,巴斯夫、拜耳和德固賽成招攬重點
本報記者程維發自重慶
重慶正試圖設計一條石油化工中下游產品的產業鏈,以改善當地經濟過多倚重于汽車、摩托車產業的局面。但這個宏大的石化基地計劃,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原料。黃奇帆
赴德招攬石化巨頭
3月28~30日,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率領該市石化代表團赴德國訪問了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和德固賽公司總部,與這些公司高層討論了在該市發展聚氨酯、聚碳酸酯及有關精細化工產品的合資、合作事宜。
上述德國三大集團均為世界排名前列的化工巨頭,在重慶方面所欲洽談的產品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目前均已在上海化工園區投資建廠。
重慶媒體報道說,這次訪問,是落實國家去年批準該市發展石化中下游產業而進行的招商活動,涉及的項目總投資額達數百億元。這次訪問得到了三大集團的重視,巴斯夫公司董事兼亞太區主席薄睦樂、德固賽公司董事歐伯翰、拜耳下屬的材料科學集團董事長漢根羅森伯格等參加會談,訪問取得了“重大實質性進展”。
目前,重慶市是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但當地的石油化工卻基本未成型。去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表的《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指出,大西南綜合經濟區中的重慶應建立重化工業組團。
去年底,國家計劃投入450億元,在西部建立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其中成都分得200億元的石化上游產品項目,重慶爭取到250億元的下游產品項目。重慶據此規劃了投資約500億元的石化項目庫,并用該項目庫對外招商。重慶自舉七大發展優勢
黃奇帆在德國稱,重慶發展石化產業有七大有利條件:
一是交通輻射范圍廣。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重慶輻射范圍內有兩億多人口,同時又是西部唯一集高速公路、鐵路、水運和航空于一體的交通樞紐。
其次是配套產業已成規模。目前,重慶是國內第四大汽車生產基地,2005年生產汽車60多萬輛,預計2010年將達150萬輛。重慶還是西南地區主要的家用電器生產地,海爾、格力、康佳、美的、TCL這五大國內家電巨頭均在該市投資建廠。
其三,建筑業發展迅速。該市建筑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與周邊的川、黔、滇等各省共同形成了每年1億多平方米的房地產市場。此外,制鞋輕工業初具規模,聚氨酯、聚碳酸酯等產品的需求量較大。
四是重慶的資源和能源供應條件優越,天然氣已探明儲量達數千億立方米,遠景儲量達上萬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產地。另外,巖鹽儲量達數十億噸,硅礦儲量達數千萬噸。目前,重慶的資源和能源價格低于東部沿海地區40%左右,成本優勢顯著。
此外,重慶身為我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化學工業基礎較好,天然氣化工和鹽化工發達,氯氣、氫氣、一氧化碳、氨、硝酸、燒堿等配套原材料供應有充足的保障;專業人才資源豐富;擁有目前國內最優惠的投資政策環境等。成渝石化業原料之渴
重慶市經委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提供的《重慶市化學工業“十一五”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00~2004年,該市化工業4年的銷售總額僅為155.89億元,但當地計劃到2010年。全市化工業年銷售額達到600億元。
去年底,黃奇帆曾對媒體稱,國家投向四川的200億元將用于建設年產80萬噸乙烯的項目;投向重慶的250億元將用于建設一批石化企業,這些企業主要以四川的80萬噸乙烯為原料,對其進行深加工,從而在重慶形成完整的石化系列產品鏈。
重慶方面的“如意算盤”,是成為成都乙烯產品的下游加工基地。根據川渝兩地當時達成的初步計劃,四川乙烯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將向重慶提供高吸水性樹脂(3萬噸)、丙烯酸及酯(3萬噸)、特種酚醛樹脂(2萬噸)等8個產品。
但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科員周建新隨后卻對媒體表示:“這8個產品到時是否都給重慶,目前還很難說。”因為成都方面要同樣規劃圍繞乙烯項目發展石化產業鏈,重點推進聚乙烯、丙烯酸酯等乙烯下游產品,“我們的乙烯產品,光是西南市場就可以消化70%以上,其中四川是大頭,重慶只占很小一部分。”
目前,四川80萬噸乙烯項目的原料也沒有得到落實,因為西南地區不產石油。成渝兩地正寄望于終點為重慶或成都的中哈(中國-哈薩克斯坦)及中緬(中國-緬甸)石油管線建設獲得國家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