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末到2006年年初,被譽為“華北明珠”的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再度出現大面積水污染和死魚事件。4月3日出版的《財經》雜志就此刊登了關于白洋淀治污的調查報道。
3月下旬,《財經》記者來到白洋淀,在發黑發臭的湖面上,目睹了一場場漁民們從污水中搶救魚苗的激烈但又徒勞的爭奪戰。
據《財經》調查,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氣候干旱、上游斷流、大量水庫修建、上游和周邊城鎮工業的興起等等,諸種復合因素,使白洋淀陷入持續十余年的干淀和污染的惡性循環。從2000年開始,白洋淀死魚事件頻頻見諸報端,爆發于2006年的,只不過是最新一輪污染惡果而已。此次新發污染,究竟污染面積有多大、水質變化到何等程度、死魚數量多少,至今未見官方公布。但許多當地漁民對記者說,今年的水污染感覺比往年更為嚴重。
這篇題為《白洋淀絕境》的封面文章揭示,白洋淀水污染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缺乏天然水補給。歷史上流入白洋淀的九條河流之中,目前只有一條河流府河流入白洋淀,但這條河卻成為保定市排放生活和工業污水的主要渠道,水質為劣V類,污染程度更甚于最高的V類,已超過國家標準的范圍。為了防止干淀,又不能開閘放掉污水。于是,今日的白洋淀,便成為一個只出不進、失去了循環能力的死湖。
除了缺水,白洋淀的無序圍埝,對白洋淀的生態環境也構成了破壞。《財經》有關調查指出,為了“發展旅游業”,環白洋淀四縣一市紛紛在白洋淀開展“圈地運動”,導致白洋淀水域面積不斷縮小并被割裂,令其自凈能力大大降低。
此次白洋淀污染,是繼去年松花江苯污染之后又一個公共衛生大事件。除了處分責任官員、關停限產企業,保定市采取的另一個緊急措施是“補水”——宣布從安格莊水庫和王快水庫共計調水9600萬立方米,并力保5000萬立方米水量入淀,以稀釋污染。但《財經》調查發現,隨著“補水”進入白洋淀,新的污染和死魚事件卻發生了。因為補水并不能治理污染,只是稀釋污染,更何況還會把沿途的污染帶入白洋淀。
“白洋淀治理的根本,在于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統一管理的機構和管理辦法,光靠補水或者治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白洋淀管理處處長李清祿告訴《財經》,曾經有設立“白洋淀縣”的說法,但并未真正提上日程。
在同一組文章中,《財經》還發表了武漢大學教授、環境資源法博士生導師呂忠梅的評論文章,指出白洋淀的根本問題是管理體制問題。呂忠梅表示,目前的水管理體制嚴重違背了水的自然屬性,是一種典型的“九龍治水”方法。與水相關的各部門都對水有一定的管理責任和權限,但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地域分割(行政區域),相互之間缺乏協調和銜接,造成了污染的失控和治理的失效。
新出版的《財經》雜志在“財經觀察”專欄刊登主編胡舒立撰寫的社評,認為從白洋淀環境災難的案例中,可以對政府改革的要義有更多的理解——很顯然,增加和改進公共服務,正是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糾正政府在環境治理等諸多公共服務領域上的缺位,正是當務之急。
全文詳見4月3日出版的《財經》雜志
白洋淀絕境
宿命白洋淀
突破“九龍治水”瓶頸
白洋淀治污與公共治理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