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最大的幸福,就是選對產業” 黃梅每日經濟新聞[2006-04-03]
“現在民企要生存、要發展,必須要有產業意識,而不再是單純地停留在搞經營、搞管理的層面了。”昨日下午,財富黑馬、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嚴介和,頭頂著“2005胡潤中國富豪榜第二名”的光環,在復旦大學與400多位企業老總們展開一場推心置腹的交流,并慷慨激昂地為民企們謀出路。
在這場題為《東方管理思想塑造企業文化》的演講開始之前,《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現場不少企業老總級人物都是沖著嚴介和,尤其是嚴介和的企業之“道”而來的。一位來自浙江的民企老總表示:“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后,一把手通常都會遇到很多痛苦,比如管理、人才流失、發展門檻等,我就希望能從嚴介和這里學到些化解的方法。”
從1987年起,嚴介和前后做了20年企業老總,其中10年國企掌門人,10年私企掌門人。因此,當這位年僅46歲的百億富豪談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艱辛時,他感嘆“體會很深刻”。
嚴介和告誡民企們,如今,要做好企業,一定要有產業意識———對企業來說,“管理第一、經營第一的時代即將過去,而產業第一的時代很快將來臨!”這與當前企業界中惟“經營”、“管理”是從的觀點有較大差別。嚴介和解釋說,無論是經營,還是管理,這都是可以復制、可以流動的,并不具有絕對優勢,但產業是無法復制和流動的。一個處于上升階段、市場飽和度低的產業,能夠帶領企業迅速攀升。“企業最大的幸福,就是選對產業!”
傳統產業:企業越大死得越快
“如果你的企業還是在做傳統產業,那么我的主張是企業做得小一點,千萬不要大,越大死得越快。”嚴介和玩笑般的建議引起現場企業老總們會心的笑聲。他建議仍停留在傳統產業中的民企考慮轉型,“可以通過與新產業、好產業搞配套的方式”,從而走出傳統產業,進入新型產業然后再一步步成為新型產業中唱主角的人。
事實上,這是太平洋建設集團初期的一個重要經驗。1992年嚴介和成立引江建筑工程公司(后改制為太平洋建筑公司、太平洋集團)時,該公司一度只能在江蘇省內接一些小單。1995年,南京市繞城公路開工,沒有任何背景的嚴介和只找到了3個沒人肯干的涵洞工程,而且是第五輪承包。嚴介和為這單工程賠了8萬,但活兒依然干得相當漂亮。最終,嚴介和憑著這單工程,被公路建設指揮部選中做指令性分包工程,半年內承接了價值2700多萬元的工程,凈賺800萬元,并成功地讓公司跨出江蘇、走向全國,成為“主角”。
用人之道:越犯錯誤越提拔
此外,嚴介和還與在座企業老總們分享了他特立獨行的“用人之道”:越犯錯誤越提拔。嚴介和解釋說,一流的人才通常也有著不為常人所容忍的怪脾氣,“當他犯錯誤時,不但不批評,反而給他一個項目,繼續提拔他、重用他,讓他內疚、自省,把他原先的驕傲自動轉化為動力”。
在太平洋建設集團,嚴介和的這套方法獲得了80%的成功率。“很多事情是用時間來贏得空間的。若企業家連這點包容心都沒有,那他做不成大企業。”嚴強調,企業家一定要學會“用人之長,容人之短”,要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去對待下屬。大成在德,小成在智。通過這樣方法,嚴介和將大量有才之人收至麾下,并最終成就了太平洋建設集團這樣一艘超過百億元資產的巨艦。目前,嚴介和正逐漸淡出太平洋建設集團。他計劃到2008年,手中除了留下25%的股份外,其他75%股份全部分給其他管理層,自己則開個商學院,重新過上教書育人的生活,培養自己心目中的商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