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計劃已排到今年年底,“結交了朋友”被多數學員視為一大收獲,由歷屆學員組建的中民公司有望承擔培訓班的運作
-核心提示
3月14日,又有121名民營企業老板拿著結業證走出中央黨校的大門。這已是該校對外
培訓中心主辦的第65期“民營經濟理論和實務培訓班”。數據顯示,僅針對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訓已辦60多期,有近萬名學員。除了學習課程之外,“結交朋友”被許多學員視為收獲之一。占地近30畝的新基地即將興建,由歷屆學員投資的民營公司有望接手培訓班的運作。
領到封面印有中央黨校字樣的結業證書,黃全臉上綻滿笑容。3月14日下午,這位54歲的新疆某水泥制品廠廠長,順利結束了在中央黨校為期一周的民營經濟理論和實務培訓。
能在輪訓培養黨和國家中高級干部的學校里學習,黃全自感“不勝榮幸”,總結此次培訓,他想到了一個字:“值”。
在7天內,黃全沒有缺席一堂課,并且詳細做了筆記。更讓他興奮的是,此次北京之行讓他結識了一幫朋友。“以后到外地辦事就有熟人了。”
黃全參加的培訓,是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主辦的“民營經濟理論和實務培訓班”,授課者均為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培訓對象為民企老板,學費自理,一般吃住在校。
近年來,中央黨校非學歷教育逐步向社會敞開大門。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僅針對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訓已辦60多期,每期招收學員百人上下,至今已有近萬名民企老板走出中央黨校的培訓班。
在這些學員中,來自南方的一位學員的總結較有代表性。他說:“是中央黨校為民營企業家搭起了學員和領導、學員和專家、學員和學員之間溝通的平臺。”
百余民企老板“充電”
“文化素質低,想不出個道道來。”黃全說。此時,當地工商聯組織老板進京培訓,黃全沒有猶豫就參加了。
位于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北側的中央黨校,是中國輪訓培養黨和國家中高級干部的基地,被譽為集訓中國政治精英的最高學府。
3月7日,警衛森嚴的中央黨校引來了一批新的客人。這批客人共計121名,分別是來自廣東、遼寧、浙江、內蒙古、新疆等地的民企老板。他們中,個人擁有的資產總額少則上百萬,多則上億。此次中央黨校之行,主要是參加第65期全國民營經濟理論和實務培訓班。
黃全也是其中一員。在沒來之前,黃全自稱是一個有家長作風的老板,廠里廠外的事情都由他一人拍板,有時還沖員工發點脾氣。幾年下來,工廠的產值始終徘徊在300萬元左右,如何使工廠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成了黃全最費腦筋的事。
“文化素質低,想不出個道道來。”黃全說。此時,當地工商聯組織老板進京培訓,黃全沒有猶豫就參加了。
3月8日,培訓正式開始,地點安排在中央黨校辦公樓東側的教學樓206房間。在接下來一周時間里,共計13位專家教授了“如何實現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持續健康發展”、“企業生命周期與管理重組”、“民營企業現金運營與財務風險控制”、“民營企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民營企業家如何學習運用禮儀學”等課程。
這些專家分別來自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此外還有中華全國工商聯的領導和有關企業的老總。講課形式是專家講授為主,學員討論為輔。培訓每天進行6個小時,晚上還安排了座談會、聯誼晚會和自由活動。
對于課程表上的科目,一些老板紛紛表示雖然看上去很專業,但內容聽起來“不錯”。一位遼寧的老板在飯桌上談起此次培訓,深感“不虛此行”,“以前困惑自己的一些問題,到了這里都解決了。專家們對一般性規律的認識,比我們把握得更深刻、更準確。”
“賠一次都不止一萬”
這次七天培訓,黃全共交費5000多元,包括教學費、資料費、住宿費、飲食費等。他覺得“一點都不虧”。
因急于趕回家的飛機,3月14日中午,一些民企老板紛紛退掉客房,準備下午領了結業證書,直接回家。
黃全顯得沒這么急迫。這是他首次來北京,計劃多住一天,去趟長城。
之前,黃全給記者沏了一杯茶。只見他用開水先把杯子涮了一遍,然后倒掉,再拿出一袋茶葉,手抖了兩下,茶葉從袋中直接掉入杯底,此時再倒入開水。黃全說,這些待人細節是從上午的培訓中學來的,體現了對客人的尊重。
當天上午,金正昆為此批學員講授了“民營企業家如何學習運用禮儀學”一課,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教授。
金正昆說,一些地方的企業家以自我為中心,在待人接物上不重視細節,結果往往是自以為的禮貌之舉,卻給對方留下不良印象。
黃全評價金正昆教授的話是金玉良言,也為自己以后的生意談判敲了警鐘。
“如果你不學這些知識,影響了一單生意,賠一次都不止一萬。”黃全說。
這次培訓,他共交費5000多元,包括教學費、資料費、住宿費、飲食費等。他覺得“一點都不虧”。
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主任丁東紅告訴記者,一般的民企培訓班收費在一兩千元左右。有一些特殊班次,安排了一些特殊的活動,那是他們自己另外的開支。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表示,中央黨校對民企老板的教育培訓順理成章,因為該校擁有全國最優秀的師資培訓隊伍,而民營企業又是國家經濟一個主體構成。
本期培訓班就是丁東紅所在的對外培訓中心主辦。
該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利用黨校教育資源,面向社會,統一負責學校計劃外辦學、短期培訓的機構。其培訓對象為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非公有制企業的管理層人員等。
該中心網站資料顯示,目前,中心已舉辦各類短訓班240余個,受訓學員達30000余人次。
策劃者袁青鵬
把民營企業家吸引到中央黨校學習,是“歷史上以培訓縣處以上領導干部的中央黨校工作的一大創新”。
“當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尤其是中小企業主,最缺乏的是綜合素質的提高。”民企培訓班的主要策劃者袁青鵬說。
袁青鵬,男,1969年8月出生,山東臨沂市臨沭縣人。據其個人履歷,1995年起開始涉足中國民營經濟調查研究及教育培訓工作,曾在山東省東營市掛職任東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職務,并兼任山東青島市政府、黑龍江省伊春市政府、江西省贛州市政府的顧問,以及20余家民營企業的顧問和獨立董事。
名片顯示,他目前的正式職務是北京華商管理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華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這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民營研究院,與各級工商聯保持著緊密關系。
袁青鵬說,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經歷了遭受敵視、遭受歧視、不可忽視和引起高度重視幾個階段,在這過程中,民營企業家經受了很多坎坷。目前,已在經濟上獲得一定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面臨進一步提高素質的問題。
需要交代的背景是,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2月24日,《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公布,在對□本報記者吳學軍北京報道
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方面放寬之外,意見還明確提出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提高自身素質。
一位曾給民企老板講課的大學教授私下感慨,一些民企老板文化素質確實亟待提高,他們在生意場,還停留在靠灌酒下訂單的認識上。
“既然市場有這方面的需求,我們就滿足它。”袁青鵬說,他所在的華商研究院是培訓班的承辦方。
從7日到14日,所有學員的吃住問題均由華商管理科學研究院負責。它的辦公地點設在中央黨校北門一居民樓內。員工有20多人。
華商研究院內部一份資料顯示,把民營企業家吸引到中央黨校學習,是“歷史上以培訓縣處以上領導干部的中央黨校工作的一大創新”。
記者在華商研究院版權所有的網站上看到,今年類似的培訓已經安排到12月。
地方黨政與工商聯力推
培訓班的另一個主辦方是中華全國工商聯宣教部。對此,承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辦班離不開工商聯,因為它有遍布全國的網絡,容易組織生源。
去年10月,《黑龍江日報》消息,在黑龍江省民營企業家中央黨校第五期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出席并講話。
同年11月,廣東佛山市工商聯消息,該會分兩批組織39位執委和會員到中央黨校參加“民營經濟理論與實務培訓班”,費用由市政府專項撥款支付。
佛山市工商聯張立雄撰文說,中央黨校是黨和國家培養高級領導干部的搖籃,作為民營企業家能到中央黨校學習,感到無限的光榮和自豪。
華商研究院的招生簡章顯示,培訓班的另一個主辦方是中華全國工商聯宣教部。對此,承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辦班離不開工商聯,因為它有遍布全國的網絡,容易組織生源。
來自全國工商聯網站的消息稱,工商聯現有縣級以上地方組織3059個,已形成覆蓋全國的組織網絡。截至2002年末,全國共有工商聯會員164萬。
事實上,在中央黨校培訓班基礎上,袁青鵬還牽頭開辦了五屆全國民營企業家工商管理(MBA)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進修學員近300人,與地方有關政府共同舉辦了五屆全國民營經濟理論與實務培訓班同學聯誼會。
除此,袁還先后深入到全國600多個市、縣(區)、700多家民營企業深入調研、考察作專題報告200余場次。需提及的是,這些考察與專題報告,基本都是由各級地方工商聯邀請。
3月13日,參加第65期培訓班的一位浙江老板明確告訴記者,就是沖著中央黨校的牌子來的。他說,雖然此行會耽誤一些業務,但能夠感受一下黨內最高學府的氛圍也是值得的。
“中小民營企業家在這里培訓,也能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溫暖。”袁說。
據其透露,每年中央黨校舉辦的此類培訓都有十幾期,每期都在百人左右。
人脈擴展“新平臺”
14日下午6時左右,所有的反饋表被交至袁青鵬手中。“結交了朋友”被很多學員作為此次培訓的收獲。
3月7日,剛到中央黨校報到的遼寧老板李清(化名)遭遇了尷尬一幕。承辦方為每位學員印制了一個胸牌卡,名為“中央黨校會議證”,學員憑此卡聽課和出入校園。可李清的名字被印錯了,“清”字少了三點水。李清立刻要求承辦方給予更正。經協調,承辦方單獨為李清重辦了一張會議證。
“來中央黨校上課的機會很難得,容不得半點遺憾。”李清說。在培訓期間,她住的學員宿舍屬于地廳級干部住宿標準。回顧一周的培訓,讓她開心的是,認識了幾個知心朋友,此外就是黨校美麗的校園環境。
3月14日下午,每位學員收到承辦方華商研究院發放的一份反饋表,要求對授課老師進行評價,并讓學員寫下自己的感受、收獲、不足和建議。
一位河南學員用“不白活一回”總結了此次培訓的收獲。
在華商研究院主辦的《學員通訊》上,一篇署名袁青鵬的文章說,“關系和圈子可以改變人的命運。
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到中央黨校學習。一是搭建起企業家互相交流的平臺,取長補短。二是整合了資源,搭建起民營企業家與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交往的平臺……還有機會與國家或地方高層領導相識,也是促進企業發展難得的機遇。“
“培訓班的班長也成為學員們競相爭取的對象之一。”來自湖南郴州的民企老板李民主曾參加過中央黨校2003年的民營企業家培訓班,他介紹,這是因為承擔這一職位不僅可以協調與組織其他學員,還能較親密接觸黨校教師等層面。
14日下午6時左右,所有的反饋表被交至袁青鵬手中。“結交了朋友”被很多學員作為此次培訓的收獲。
培訓班“試驗田”
在中央黨校東門外百米,一塊30畝的地盤將蓋起一個三星級的培訓基地。由歷屆學員組建的中民公司有望負責運作。
3月15日,第65期民企老板培訓班結業后第二天,20多名女性學員在中央黨校開始了新的一輪培訓。
這是第6期民營企業家“賢內助、女性管理者、女企業家”理論與實務培訓班。
除了與民企老板培訓班內容相同的一些課程,還有“如何關心、愛護、理解民營企業家身心健康”等有特點的課程。
承辦方解釋,以往不少民企都是“夫妻店”等家庭企業,但隨著規模發展,家族、家庭、夫妻等內部矛盾上升,因財產、婚姻關系發生的糾紛屢見不鮮,甚至因此而毀掉了自己的企業。這種類型的培訓班就是專門針對此類問題而舉辦的。
他還透露,針對一些家族企業面臨接班人困境,還準備開設民營企業家子女培訓班。
此外,華商研究院還要繼續組織同學聯誼會,由地方申辦。同時舉辦招商引資會,為學員投資提供信息服務。
目前,培訓班先后與南非總商會、青島市政府、山東東營市政府、山東省臨沭縣、山東臨沂市、山東汶上縣、北京市大興區、密云縣政府合作在培訓班舉辦招商情況介紹會。
這些由培訓班衍生出的種種活動,被袁青鵬稱之為“資源”。
在中央黨校東門外百米,一塊30畝的地盤將蓋起一個新的培訓基地。按照計劃,這里將建成一座5層的樓房,建筑面積35000余平方米。
今后,中央黨校的民企培訓班將統一在此舉行。
“總投資有8千多萬。”華商研究院一位人士介紹,該基地由北京中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民公司)投資并經營。這家創建于2004年12月6日的公司,由歷期全國民營經濟理論與實務培訓班的學員聯合出資共同組建。
據公開資料,這些企業家們投資中民創業的目標是:“形成全國民營企業家的人才、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項目流的中樞,利用中央黨校所提供的發展平臺,打造一個全國名牌民營企業,向更加廣闊的發展領域進軍。”
在3月14日下午的65期培訓班結業儀式上,袁青鵬透露,培訓基地將于明年5月1日之前建成,是集學習、聯誼、食宿、健身于一體的三星級培訓基地,可以同時容納600多學員。
結業儀式結束后,袁青鵬站在教室門口,和離開的學員一一留影并握手告別。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后,袁青鵬告訴記者:“中民公司將是一塊試驗田。”
(本報記者 李艷 對本文亦有貢獻)
-對話
黨校優質資源要為社會服務
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主任丁東紅說,培訓班和黨校正常教學是不同渠道,兩者間并未有過交流
2006年3月24日下午,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主任丁東紅教授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新京報:民營經濟理論和實務培訓班已舉辦到65期,能否講講當時是怎么想到要辦這個培訓班的?
丁東紅:民企培訓班是中央黨校對外培訓中心和全國工商聯合作合辦的。中央黨校是培養黨和國家干部的重要基地,這里有優質的教學資源、政策資源。對外培訓中心是中央黨校的一個下屬機構,主要完成中央交給黨校的培訓任務之外的面向社會的培訓,運用黨校的優質資源為社會服務。
新京報:舉辦這個培訓對社會有哪些積極作用?
丁東紅: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于培訓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包括基層黨政干部、企業負責人,其中就包括民營企業家。而中央黨校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專業方面,哲學學部、經濟學部、政法部、黨史黨建部等,教學都很強。如果想了解政策形勢,更深化了解黨的方針政策,我們中心是可以提供的。
新京報:在培訓中,全國工商聯做了哪些工作?
丁東紅:全國工商聯負責招生,他們和企業家聯系緊密,有這方面的優勢,對外培訓中心的優勢則在于教學資源。
新京報:在這里培訓的學員拿到你們頒發的結業證書有什么用?
丁東紅:結業證是在這學習過的一個事實上的證明。實際上對他們的盈利啊,物質利益啊,應該說是沒有的。他們又不靠這個去找工作。
新京報:一些民營企業家說參加這個培訓,主要是沖著中央黨校來的,在這里,他們可以積累很多資源和關系。
丁東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在這培訓,互相之間要了解,建立一種同學關系,這可能是一種人脈資源。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他們花錢參加培訓班,就能建立一個和黨的高級干部溝通的渠道,其實不然。
黨校主要還是完成中央交給的教學任務,民營企業家參加培訓班,是在黨校教學資源整合情況下的一種資源共享。對外培訓中心和黨校的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渠道,對外培訓中心的班次和黨校正常上課的班次間,從沒有過交流。
但是我想,我們出于教育培訓的積極想法,如果說有需要,我們可以請在校的學員,包括政府主管部門的主管干部,到培訓中心的班上來講講課,未嘗不可。但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做過。另外,我們的干部平時接觸企業家的機會也多,企業家要結識干部,何必到黨校來?
新京報:這些學員的學費是怎樣的?
丁東紅:他們的花費在一兩千元左右。在一些黨政干部培訓班中,像一些扶貧對象縣,我們只收成本費甚至我們還貼錢,有的只收幾百塊錢。民營企業家培訓班方面,收費高一點的,7天到10天左右的培訓,收費在兩千左右。有一些特殊班次,他們有特殊要求,安排了一些特殊的活動,那是他們自己另外的開支。
新京報:每個班有多少人?
丁東紅:這些班級有大有小,小的班級三四十人,大的有上百人的。
新京報:據了解,黨校之外會新建一個培訓基地,這是出于什么考慮?投資由何而來?
丁東紅:建立培訓基地可以更方便進行對外培訓,同時也不影響黨校的正常授課。投資則全部來自參加過培訓的民營企業家們,他們自發成立了一個公司來對這件事情進行運作。他們非常感謝黨,同時他們認為在這里學習后,對黨和國家的情感的認識,對國家扶持民營企業家的方針政策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并學到了關于市場經濟的一些具體政策、方針,為了表達這個感情,他們進行了集資。
新京報:培訓班中,也有中央黨校以外的教授前來授課,這是出于什么考慮?授課教師的報酬怎么樣?
丁東紅:我們的教師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我們是面向社會服務,根據不同班級的需要,也組織其他高校的教師來授課。他們的報酬,相對于外面舉辦的一些班來說,要低得多。我們學校從來沒有給我們中心什么指標,我們是服務社會為主,社會效益始終擺在第一位。
本報記者李艷(根據錄音整理)
七天培訓重在更新民企老板理念
主要策劃者袁青鵬說,培訓班要成為民營企業家交流和交友的平臺
新京報:你認為當前民營企業家最缺乏的是什么?
袁青鵬:綜合素質的提高。很多民營企業家發展到一定階段,對未來充滿困惑,感覺路越來越窄,同時又感受到市場的壓力。我總結的一句話是,民營企業發展過快,但又普遍缺鈣。綜合素質不高成為制約民營企業家二次創業的重要瓶頸。
新京報:那他們該如何提高綜合素質?
袁青鵬:民營企業家要告別創業初期的江湖式管理,靠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新京報:我注意到,這個培訓班每次只有7天,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集中學習,能達到效果嗎?
袁青鵬:通過短期的學習要想使一個人徹底煥然一新當然不現實。我想無論是為期一、兩年的MBA,還是短期的專業課程學習。
對于民營企業家而言,收獲更多的主要是理念上的更新,相對于知識的更新而言理念更新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有些企業家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短期的學習,而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迫切性,這也是理念更新的具體表現。
新京報:有學員認為,“結交朋友”是在堂校培訓的重大收獲,你對此怎么看?
袁青鵬:從另外一方面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交萬友。
對于企業家來說,學習也是更為廣泛交友以及自我放松的一個渠道。人們常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而我認為,一個人的交往圈子同樣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和高人在一起,不出三年,自己也是高人;和千萬富翁在一起,自己也能成為千萬富翁。
新京報:你目前在民營經濟中主要從事哪方面的研究?
袁青鵬:我講的比較多的是“民營企業家如何實現二次創業”,還有“民營企業家如何處理好八大關系”,這八大關系其實就是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八大瓶頸。
這八大關系是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老板和自身素質提高的關系,老板和企業中高層員工的關系,老板和家庭的關系,老板和政府的關系,老板和社會的關系,老板和理念的關系,還有企業產權和身心健康。
新京報:在這幾大關系里,你認為對于民營企業家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青鵬:把這幾大關系歸結到一點,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上還是人是主導因素。
對于目前廣大的中小民營企業而言,“老板決定企業的成敗”。老板的綜合素質,老板的決策水平通常就代表了這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規模。
新京報:你認為最受民營企業家關注的是哪方面的問題?
袁青鵬:據我了解,多數民營企業家最為頭疼的問題,還是與企業員工的關系。如何才能找到優秀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人才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
本報記者 吳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