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發展陷入困境 政府介入引發經濟模式地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5日 01:37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記者 蔡國兆 曹薇 實習記者 彭友 政府強勢介入經濟進程力推產業升級 民間力量為主導的傳統發展模式前景不明 在人們把目光過多地投向溫州炒房團、炒煤團時,溫州模式正在遭遇變革中的陣痛。
在浙南,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是: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溫州市政府正日趨強勢地介入當地的經濟發展進程。這無疑對以市場力量、民間力量為主導的溫州模式產生重大沖擊,在當地引發一場“地震”。 “地震”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引發這場“地震”的是溫州現任市委書記王建滿的“治溫思路”。自上任以來,王建滿曾在不同場合提到“無外(外資)不快、無外不活、無外不強、無外不高”,他希望通過“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迅速提升溫州企業的產業結構和產業能級。 在溫州市政府出臺的諸多政策中,一份名為《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與海內外著名企業合資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見》的文件引起最多的爭議。這份文件稱:與世界500強企業合資合作,投資強度達到一定要求的,確保其生產經營用地需要,土地價格按同一地段綜合價下浮20%;與世界相關制造業龍頭企業合資合作,投資強度達到一定要求的,優先安排其生產用地,土地價格下浮10%;特別重大的合資合作項目,用地實行一事一議,可享受更加優惠政策。 溫州歷來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說,土地資源緊缺。這一政策無疑觸動了不少溫州企業的神經。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溫州老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溫州又不缺資本------我們當地企業批地要幾畝、幾十畝都非常困難,現在政府把開發區的土地預留給所謂的大企業,無疑擠占了我們的生存發展空間。 而在更深的層次上,溫州市政府的有關舉措也觸動了溫州模式的神經。溫州模式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政府對經濟的推動力量“相對弱勢”;二是市場力量、民間力量為主導,是“老百姓經濟”。在溫州當地,不少人擔心的是,溫州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介入具體經濟進程,會不會引致溫州模式的終結,而溫州企業在這一過程也將受到實質性的損害。他們說,溫州市政府提出了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和“12345”工程,其中“12345”工程提出三年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0家、擁有銷售產值超1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30家以上等要求。目前有關量化指標已經分派到各區、市、縣。這種政府強勢主導的經濟安排會帶來經營環境上的不公平。 困境: 溫州模式面臨產業結構壓力 溫州模式在中國改革發展史上已經成為一個經典。溫州市為何要突破這一模式?背后的緣由是,溫州經濟近年來出現了明顯的增速放緩跡象。王建滿將溫州的困境概括為三個方面:產業發展難以為繼;要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難以為繼。 據了解,目前溫州有30萬家企業,但絕大部分卻是低、散、小,稱得上規模企業的只有六七家。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評價說,沒有品牌、同行之間價格血拼,導致溫州產品的利潤空間越來越窄,甚至只能依靠外貿的差價存活。照這樣的路子走下去,溫州企業前景堪憂。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內源性民營經濟的發展相當不錯,但產業結構演進比較緩慢,現在基本上還是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與此同時,大量溫州資本外流,溫州出現某種資本空心化的狀況!敝袊鐣洕到y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博導史晉川說。他提出一個問題,溫州資本外擴只是傳統產業在空間上作了一個平面擴張。這么多民資,為何沒有留在溫州區域經濟內部幫助企業做產業、技術、產品升級和傳統產業改造的工作? 史晉川認為溫州模式正面臨一個產業升級換代的門檻。他說,基于地緣、血緣、親緣的人格化交易方式導致溫州商圈比較封閉,因而,外資進入溫州決不是一個簡單的資本問題。溫州不缺資本,但外資進入的"鯰魚效應"將帶來新的產業發展理念、新的資源配置理念、新的技術和市場信息,促進溫州產業升級、企業技術進步以及企業組織形式的轉變。 而來自政府內部的聲音也力挺“以民引外”。溫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外資管理處處長潘平平說:民企和外企體制相融、經營觀念相通、資源優勢互補,是最容易聯手聯姻的“天然同盟軍”。溫州的民營企業,要實現新的跨越,“以民引外”是最佳捷徑。 隱憂: 如何“有為”需要摸索 面對專家、官員列舉的諸多“以民引外”好處,一些溫州企業家卻難以認同。他們認為,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如果在外力的作用下進行,必然會伴隨巨大的成本。資本的逐利性要求利潤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他們提醒說,民營企業占溫州工業產值的95%以上,占財政收入的70%以上。一個可能的結果是,外資巨頭來了,個別企業“跳上龍門”,溫州GDP也上去了,但一批中小企業會破產或者外遷。 正泰集團與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合作,共同投資設立通用正泰(溫州)電器有限公司是溫州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以民引外”匯報材料中反復提及的一個案例。但正泰集團新聞發言人廖毅對合資問題卻持相當審慎的態度。廖毅承認合資在經營理念、管理方式以及品牌效應方面的提升作用巨大,但他說,寄希望合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片面的,一個可能的結果是,企業會淹沒在合資之中。正泰集團與通用的合作只限于幾個產品的合資。 2005年,溫州市新批224個外資項目中,“以民引外”的項目占145個,占總數的64.7%;累計合同外資31626萬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資的35.5%;實際利用外資19527萬美元,占全部實際外資的54.7%。 在溫州,招商引資活動紅紅火火,溫州下轄區、市、縣的招商引資指標也已下發。一位溫州企業家說,溫州企業、溫州產業升級換代需要政府“有為”,但如何“有為”,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好好把握的問題。 2005年,溫州市新批224個外資項目中,"以民引外"的項目占145個,占總數的64.7%;累計合同外資31626萬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資的35.5%;實際利用外資19527萬美元,占全部實際外資的54.7%。 在溫州,招商引資活動紅紅火火,溫州下轄區、市、縣的招商引資指標也已下發。一位溫州企業家說,溫州企業、溫州產業升級換代需要政府“有為”,但如何“有為”,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好好把握的問題。 |